天氣小觀:11月颱

作者: daron (一)   2020-10-30 10:51:07
天氣小觀:11月颱
南方秋季即將進入後期,北方已進入初冬季節,極地更已進入永夜的隆冬;
在北極,
地面北極冷凍氣團在北極中心附近已經出現零下25度超低溫,
高空的北極渦旋中心百帕高度場已增強至15400米(想像940百帕氣旋),
不過,由於東半球的北極海冰結冰嚴重異常,至今仍少於平均值的一半,
因此,
夾在"東半球副極地"與"西半球北極區"之間的 "東半球北極區",溫度相對較高,
導致北大西洋暖流的西風脊往中亞增強,並深入北極區形成暖高壓,
更惡化"東半球北極海冰"的結冰情況;
模式預報,
未來一周往中亞的西風脊增強深入北極形成暖高壓,
由於暖高壓直接侵入北極,沒有形成阻塞高壓擋住副熱帶西風噴流,
因此,中亞脊迅速崩潰恢復平直西風帶,
但從中亞往北侵入北極的暖高壓,把北極冷凍氣團推向"西半球北極區"。
先前,
全球規模最大的北極考察團已帶回北極海垂危警訊,
看來2020年末的科技之冬,要好好觀察了。
在西伯利亞到東亞,
11月的長夜大氣環境下,西伯利亞地面冷高壓已可增強至1050百帕以上,
並且控制整個西伯利亞乾冷大陸,因此11月起就是東亞寒潮爆發的季節,
未來一周由於中亞西風脊迅速崩潰,冷高壓沒有足夠時間往蒙古堆積增強,
而是迅速往東亞擴及,因此冷空氣強度不強,但仍能擴及整個東亞,
台灣下周一起也會受這波冷空氣影響,氣溫降低;
但不僅如此,因為南方大氣環境有11月颱。
在台灣到熱帶南方,
11月的南方大氣地面秀依舊精采,從10月至今不斷有颱風形成,
未來一週天鵝颱風以及後面閃電颱風,在東北季風的大氣環境下,
颱風或氣旋擾動從台灣南方通過時,使台灣東北部帶來陰雨天;
因此,預報下週一起
東北部地區伴隨著北、東部一起,開始"N"天的偏陰/偏雨天。
而今年11月颱的精彩關注,甚至不排除接近台灣。
1.先看天鵝颱風,
由於先前南下東亞的地面高壓帶來乾冷空氣,冷空氣到南方後逐漸增溫,
槽後的西風脊在中南半島形成副高,並與太平洋高壓連成一塊,
於是,
太平洋副高 和 中南半島副高 一起稱呼 副高。
目前通過日本的西風槽正切斷太平洋副高和中南半島副高,
由於未受到日本的西風槽牽引,
天鵝颱風往西的過程中將逐漸由中南半島副高接手偏向西南西經過呂宋島南部。
但週日起,天鵝的外圍暖濕氣團上來,東北部開始出現降雨。
降雨強度倒不用擔心,因為中南半島副高完全不是秋颱共伴的條件。
2.再看天鵝颱風後面的閃電颱風
閃電颱風可能不像閃電,
因為後期大氣環境,東亞南方不如盛夏熱,東亞北方未達隆冬冷,
受到暖高壓入侵東半球北極影響,極地冷凍氣團不支援東北亞高空冷渦旋延伸,
因此,閃電颱風未接上一週後期的西風槽的話,改由太平洋副高接手偏西機率高;
這時就要看對台灣的影響了;
風迷風靡閃電,究竟會不會,閃電閃電風迷? 拭目以待囉
至於,
閃電颱風後面的新氣旋擾動,會不會是艾陶颱風,時間還久了。
(以上供參囉)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9-10-30 10:51:00
頭香
作者: jack82822005 (小郭郭)   2020-10-30 11:08:00
推!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20-10-30 12:06:00
GFS閃電的強度來到新低點
作者: singlesingle (時間之翼)   2020-10-30 19:34:00
好圓了颱風眼
作者: aabaabaabaab (simon0823)   2020-10-30 20:14:00
閃電風場剩20KT GGEC 06Z系集再度發散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20-10-31 00:10:00
要真正大補丸,還是要明年梅雨,全臺才會有豐沛雨量
作者: crimsonnight (薔蜜)   2020-10-31 12:46:00
好強的鳥颱
作者: singlesingle (時間之翼)   2020-10-31 13:11:00
天鵝強度還會再破紀錄嗎XD
作者: joseph198909 (joseph)   2020-10-31 13:13:00
神串留名
作者: reborner2009 (????)   2020-10-31 17:10:00
鵝鵝感覺要被除名了
作者: jack82822005 (小郭郭)   2020-10-31 19:05:00
太猛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