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aron (一)
2020-04-15 14:28:30天氣小觀:南風起,天氣轉熱,一周尾聲又東北季風
4月中罕見的強烈冷氣團過後,
冷高壓出海變性,今起一連五天南風起,
天氣漸漸變熱,下一波冷高壓較弱,
模式看來,週六從黃海東移出海,
主要是東北風和東南風交會的地面氣旋讓東部天氣較不穩定,
但時間不長。其他各地依舊暖熱。
而真正大變化是下周二以後,
鋒面南下且竟然又是一波東北季風到達。
自從前兩天的強烈冷氣團過後,可預料到今年特殊情況,
目前冬季系統的威力猶在,
模式預報,
未來一週又醞釀一波西伯利亞冷高壓,
冷高壓中心威力在蒙古竟然可以堆積到1048百帕,
蒙古地區出現零下15~25度的超寒冷低溫,
這種大氣形勢,在4月下旬,真的罕見。
往年4月下旬,蒙古冷高壓的東北季風無法直吹台灣。
這是因為,
4月下[email protected]旬,即便有較強的蒙古冷高壓率領冷空氣南下,
東亞很快就會遭遇暖空氣抵禦,產生鋒面。
這時,北方冷高壓若要影響南方,則勢必要南下,
由於冷空氣南下受日照增溫,冷性氣團明顯減弱,
因此,南下的冷空氣特性很快和源頭冷空氣產生差異,
於是,難以避免的 南北產生 兩股高壓中心,
北方地面高壓偏冷較強,南方地面高壓偏暖較弱
兩冷高壓之間因氣團秉性差異,中間再度產生鋒面,
因此,
往年4月下旬,就算蒙古出現較強冷高壓,
也幾乎不可能見到,冷高壓中心吹出的"正統"東北季風直達台灣。
當然,
更遑論4月下旬,經常連蒙古都不冷了,何來冷高壓。
對比之下,
今年罕見4月中旬的強烈冷氣團大氣形勢,
4月12日最低溫 台北12.1度 嘉義12.4度
4月13日最低溫 台北10.3度 嘉義11.8度
不但東北季風在4月不退場,一週尾聲,
甚至又一波西伯利亞冷高壓率東北季風南下南下。
♪ ♪ ♪眼看這一季就要過去 夏季迷的夏天 還沒有來
模式預報,
未來一週北極冷凍氣團再度大量地往亞洲遠東地區南下,
對應中亞脊北上,冷氣團往西伯利亞堆積出1048百帕的冷高壓,
由於冷氣團勢力十分龐大,因此堆積出的西伯利亞地面冷高壓也很龐大,
這顯示了冬季系統還保有驚人的威力。
由於中亞脊北上再度被冷渦旋推擠而很快東移,
因此一週尾聲,對應東亞的西風大槽也迅速轉直,
西伯利亞冷高壓快速南下,冷氣團進入東亞往南方侵襲。
而南方,暖氣團在南亞已經熱烘烘,並擴及東南亞,
南下東亞的冷氣團與東南亞北上的暖氣團在華南地區相遇,
冷暖大戰產生鋒面,這場冷暖戰爭至少三天三夜,
儘管暖氣團勢力不弱,但冷氣團還是佔有些微優勢,
慢慢地將鋒面壓到台灣上空,
地面東北季風控場下,降雨還是偏向北部、東北部;
中部和東部也因鋒面和東北季風有一些雨,
反而,模式顯示
這波以冬季系統為主的鋒面,南部雨量依舊不多。
這就要留意後續梅雨和西南季風了。
往年4月下旬,台灣偏南風居多,太平洋高壓勢力崛起經常掌控台灣,
南部山區午後熱雷雨的機率大幅提高,
同時,中南半島的熱低壓發展並且每日的熱雷雨,大量釋放潛熱。
再來印度洋的赤道渦旋北移=>於是,副高斷裂。
再來孟加拉灣季風降雨,熱帶Rossby波東傳=>於是,太平洋高壓東退,
最後重點,
就是南海西南季風爆發。
但模式顯示,未來10天,中南半島熱雷雨還是不樂觀,
偶爾且零星,儘管印度熱低壓發展,但副高勢力從太平洋一路連結到南亞,
加上地面東北季風不退,
中南半島的熱雷雨釋放潛熱,還要等等了,當然了,南亞高壓也沒有影子。
好在對台灣降雨來說,少了西南季風,
依然可以看梅雨鋒面情形,這就要到5月初再觀察了。
當然,未來一連五天,天氣轉熱,
但東北季風不退場,棉被還不能收就是了。
而,
即便東北季風不退場,
也看不到秋季地面秀東北季風大戰西南季風的情形。
因為,東北季風本身就是驅除南海西南季風而登場;西南季風是清除東亞殘餘冷空氣,
兩者作用不同。
因為,東北季風可以吹到南海南部,但"南海西南季風"吹不到西伯利亞。
但若看高空,西風脊可以推到北極,但西風槽壓不到赤道。
(以上供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