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深秋寒夜銀河靜

作者: daron (一)   2019-11-04 16:22:19
天氣小觀:深秋寒夜銀河靜
深秋時節,台灣欒樹紅褐色的蒴果掛滿樹梢,樹木開始落葉,
自然界的秋天是一個百花蕭條、眾芳搖落的季節,
在文學上,蕭瑟肅殺的秋天可以視作具有隱喻意義的意象。
它像徵著一種繁華的消逝和一個更加殘酷的未來,
古代文學家普遍而深刻的失落心態有著某種自然的契合。
在描寫秋天的詩文中,可以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傷感。
見秋霜而悲華髮,觀殘英而泣紅顏,望歸鴻而思故鄉,聽寒蟬而歎餘生,聞秋雨而斷愁腸
……
但其實文人到了秋天並沒有消沉,只是思想和情感更複雜,表現出更深的意境。
例如"11月的蕭邦"、"楓葉"、"秋蟬"...
等膾炙人口的中文歌,和世界著名"Memory"、"命運交響曲"...等。
而,
對大氣迷而言,秋天就是過渡的季節。
入秋以後,北方大陸轉冷,大氣含水量降低,
再加上地面層變冷的逆溫層(地面冷高壓),更不利水汽對流,使上層空氣乾燥了。
因此,每年10月以後,北方很明顯的乾燥空氣往台灣而來。
在不考慮南方的海洋型氣候的話,
從10月->11月,全台降雨量應該都是遞減的,
進入12月後,由於寒潮爆發的冷氣團擴及南方,台灣雨量又開始比11月略多,
之後,1月又比12月多(寒潮爆發頻率最高),2月又比1月多(華南雲雨帶開始)。
但是,秋季的季風輻合秀、(類)共伴秀是地面大氣的重頭戲,
因此,台灣的雨量不完全看向:東亞的冬季大陸型氣候。
尤其,
現正熱映中是90W的類共伴秀,90W位於南海中部偏西南
西南象限90W,東南太平洋高壓,東北西風槽,
雖然不比標準的秋颱共伴:南颱風、東副高、北槽線,
但這種共伴從南海北部到巴士海峽,再到沖繩群島西南方海面形成共伴鋒面,
而,共伴降雨最強烈處就落在巴士海峽,
對比 西南-90W 東南-副高 東北-槽線 =>降雨中心最強烈出現在巴士海峽
\ /
\ /槽線
\ ......共伴降雨中心最強烈落在巴士海峽
/ \副高
/ \
90W
南海中部
換成 槽線
|
|
作者: railwaytaiwa (鐵道員)   2019-11-04 16:38:00
額頭推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9-11-04 21:19:00
今年首次冷氣團不知道什麼時候來
作者: moriyaorange (hoax day)   2019-11-07 18:00:00
麥德姆變布布,還重新長大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