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氣象: 擾動助攻 月底引爆孟加拉灣夏季風

作者: dunking (冷鋒過境)   2019-04-23 00:56:06
4/19起一連三天受到華南滯留鋒面影響的天氣即將結束,接下來數天太平洋高壓逐漸增
強,同時該關注的焦點就要放在中南半島到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風的發展狀況了。
南亞高壓:
https://imgur.com/4IVhzdP.jpg
目前在中南半島200hpa的高空中有些大大小小的高空反氣旋在發展,但是這個胚胎還是
不太穩定,北邊的西風噴流仍強大,依然時不時的南壓抑制高空反氣旋的發展。目前還
需要一些時間觀察,看時序進入5月之後能否順利穩定的存在。
西南季風:
https://imgur.com/YIbY6M4.jpg
https://imgur.com/tmHxthR.jpg
未來夏季西南季風的發展模式預測開始有些重大突破,目前顯示MJO出現在印度洋,南
半球有馬斯克林高壓吹進低緯的東南風輻合,北半球則有西北太平洋高壓吹進低緯的偏
東風輻合,分別在蘇門答臘島西方的南北印度洋發展出一對熱帶擾動對。
https://imgur.com/DXWnegU.jpg
其中北半球的熱帶擾動是觀察的重點,模式預測,一周後期4月底位於孟加拉灣的太平
洋高壓勢力東退,使得北半球的擾動以偏北或偏西北的路徑進入孟加拉灣。EC和GFS雖
然對於路徑看法不同,但不約而同的認為擾動南側將引進西南季風進入孟加拉灣。因此
目前預測在4月底5月初的時候孟加拉灣的西南季風將有望爆發,夏季季風即將重返北
半球。
對於台灣而言,南海的西南季風的爆發通常要等到孟加拉灣爆發的兩周後,其中最主要
的原因是要看太平洋高壓的臉色是否東退引進西南季風。統計顯示南海夏季季風肇始日
,也就是正統典型的梅雨鋒面,通常要等到5月中旬後才會正式展開,在此之前,台灣
天氣通常受到太平洋高壓籠罩的偽夏季因素影響,晴朗炎熱,偶有殘存的東北風南下意
思意思降降溫,未來模式預測的天氣也是如此:
4/23~4/25: https://imgur.com/QleiTux.jpg
由於目前的MJO在印度洋,因此整個南海到太平洋地區就形成MJO沉降乾區,太平洋高壓
偏強西伸,全台都是晴朗炎熱的天氣。
4/26~4/27: https://imgur.com/OfBgMfH.jpg
北邊開始有西風槽東移南下,逼退太平洋高壓,槽後有微弱的東北風南下降溫,北部地
區高溫將下滑轉涼,迎風面偏濕。但也由於冬季系統偏弱,因此這一波滯留鋒面壓不到
台灣上空,頂多有鋒前不穩定帶接近導致迎風面北部除外的地區偶有驟雨。
4/28~4/30: https://imgur.com/jk2qEpn.jpg
東北風離開後,模式預估MJO將進入海洋大陸,如此一來太平洋高壓的勢力難以西伸,
高壓脊線北側持續有暖濕的西南風吹進台灣地區,全台仍是晴時多雲偶有驟雨的天氣。
5/1之後: https://imgur.com/30LPCF2.jpg
https://imgur.com/T4Rhj1n.jpg
目前模式預測較大的天氣轉變預估出現在5月初之後,華北地區有一波較深的槽線東移
,配合MJO輻合區在海洋大陸導致太平洋高壓較偏弱,梅雨季的第一道滯留鋒面將南下
影響全台,目前預估水氣偏多,全台都是容易下雨的天氣。但是這波嚴格來看還不算
是典型的梅雨鋒面,除了南亞高壓還在發展之外,槽後有較偏強的冷空氣南下。850hpa
溫度場顯示16度線抵北台,部分模式顯示12度線甚至逼近台灣,配合水氣較多濕度較
高的情形下,北部空曠地區有機會出現低於20度的低溫,因此在條件不成熟之下正統
梅雨季還是要再等等囉。
長期模式監測:
CWB三月的監測報告指出整個中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溫仍然持續偏暖,值得留意的是
未來熱帶海洋的暖海水區域有略往東太平洋移動的趨勢,海氣耦合的狀況和過往的聖嬰
模式不太相似,未來中東太平洋區的海溫仍是持續偏暖,澳洲氣象局和日本氣象廳認為
異常弱聖嬰現象將持續到今年夏季,這對於梅雨季後大氣配置和颱風季的發展,是否會
和去年類似,後續值得觀察。
(以上說明僅供參考,請持續留意模式預測可能出現的變動)
作者: jack82822005 (小郭郭)   2019-04-23 01:43:00
參推結尾的意思是指,東太平洋是暖水,所以是聖嬰,但是偏弱的意思嗎?
作者: railwaytaiwa (鐵道員)   2019-04-23 12:02:00
個人感覺,今年四月沒有去年四月熱;今年3-4月雨量也比去年正常。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9-04-23 15:08:00
看要不要挑戰3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