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預報:未來一周,鋒面壓過台灣,未滯留

作者: daron (一)   2016-05-29 21:27:17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鋒面壓過台灣,未滯留
最新模式預報出爐,
原本看好的周末的梅雨鋒面接近台灣後,會改成以冷鋒型態壓過台灣。
因此台灣在幾陣大雨過後轉涼(北部較明顯),
鋒面壓過台灣後離開,未滯留台灣。
後頭偏北風帶來涼爽空氣抵達台灣。天氣轉為乾燥舒適。
即將進入六月,但最新模式預報看來,是冬季系統的攻擊。
未來一周,東亞高空大槽形勢偏強,
未顯現出梅雨型態的槽脊分布,
反而是冬季西風系統的大槽發動兩波攻擊,
第一波攻擊是高空冷渦旋通過日本後回流,與鄂霍次克海的冷渦旋結合,
之後發動第二波攻擊,伴隨伴隨延伸出西風槽從日本往東海。
第一波攻擊使太平洋高壓的勢力開始往南撤退,
冷空氣一波波逼近,大約在一周後期會感受到溫度轉涼,東北風抵達台灣北部。
緊緊接著第二波攻擊,將原本第一波對峙的滯留鋒轉為冷鋒壓過台灣。
同時東海出現溫帶氣旋往東北東移出,
風向轉為北北東風南下,會將更強(更涼)的冷空氣下來,台灣北部轉涼。
受到冬季系統兩波攻擊,太平洋高壓勢力也重新分布。
西側南海上的太平洋高壓勢力受西風大槽影響,退往熱帶低緯度南海,
高壓場勢力很弱且近似斷裂。
東側西北太平洋上的高壓勢力仍然盤踞在副熱帶緯度,
值得注意的是,若屆時伴隨東海出現溫帶氣旋往東移的過程中,
使西南季風轉向匯入西北太平洋,與太平洋高壓的東風相遇。
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對流加強,可以觀察是否有熱帶擾動發展,
另外,未來一周,東北風的出現,讓西南季風和東北風的戰爭開打。
這狀況在秋天很常見,秋天的地面系統總是很精采,
尤其九月中過後,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總是打的如火如荼。
但是在春末夏初的梅雨季節,雖然少了東北季風,
但是偏北風或是東北風仍然會和西南季風相遇。
不過通常是以旺盛的西南季風大戰東亞殘存冷空氣的滯留鋒形勢,
像這種東北風南下,和西南季風大戰,甚至驅趕西南季風的形勢,
並不多見。
換句話說,在秋季,東北風南下,冷鋒過境的這種模式,
在梅雨季的表現,通常是東北風南下,梅雨鋒面南移,
但冷暖對峙仍然持續。
因為在梅雨季,高空形勢有很剽悍的南亞高壓在壓陣。
東亞對應槽往往維持著梅雨的滯留鋒型態。
而旺盛的南海西南季風在低層清除著東亞殘留的冷空氣。
但是今年似乎還沒見到標準的梅雨鋒面維持"一周"
(低層旺盛的西南季風)
反而是這種冷鋒過境台灣的鋒面,
看起來實在不像是梅雨季該有的型態。
用一句話類比就是,
秋末冬初,出現偏南風的春雨鋒面並不常見。
同理,
春末夏初,出現偏北風的秋雨鋒面也不常見。
總之,
也許用嚴格定義來看,今年梅雨遲到非常非常..久。
(以上供參囉)
作者: didiasdididi (魯魯)   2016-05-29 21:53:00
也好不然真是熱希望日本梅雨跟台灣一樣延後
作者: billlushana1 (藍腹鷴火箭炮)   2016-05-30 09:2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