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三談藤原效應 / 吳德榮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5-07-10 02:00:46
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507/201507091634265.html#.VZ61rfmqqgk
三談藤原效應!
2015/07/09 08:30 吳德榮
沒想到要花這麼多篇幅來談「藤原效應」,通常它發生在寬廣的洋面,不像這個個案,「蓮
花」、「昌鴻」的路徑皆受其影響,且都跟台灣有關。「藤原效應」的物理機制是很清楚
的,純粹是兩個颱風的交互作用。預報上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兩個颱風都要有詳細、正
確的觀測資料,提供超級電腦去模擬。這在西北太平洋是欠缺的,因為沒有穿越颱風的飛機
觀測,所以數值預報模擬就可能不太正確,必須不斷修正,有時還會大幅修正,所以也說是預
報人員的夢魘。
從9日清晨的紅外線衛星圖(圖)顯示,「蓮花」雖然還被歸於「輕颱」,但己隱約可見「颱
風眼」,代表強度增強,主要是「垂直風切」減小的緣故。與「昌鴻」之間的「藤原效應」
是否會因此而稍微增大?「蓮花」受「昌鴻」外圍的導引,偏西緩步離開,不影響台灣,但「
蓮花」對「昌鴻」的導引力量的改變,就可能具備關鍵性的作用。雖然太平洋高壓的導引
氣流是「昌鴻」路徑主要的決定因素,「昌鴻」一直是向北部海面前進的,但最新的預測路
徑有小幅向北修的趨勢,隱含著新的電腦模擬資料也略為增大「藤原效應」的作用,致使「
昌鴻」中心與陸地距離增加。如果真是如此,當然對台灣的威脅就會減輕一些。
之前也分析過此種路徑的颱風,帶來的破壞,是與陸地相對距離呈正相關的。如果颱風中心
從「基隆與彭佳嶼」間通過,符合最嚴格「西北颱」定義的路徑,其破壞力最強,幸好發生
機率正在降低,。如果未來路徑接近目前「氣象局官方的路徑」,則週五在北部,包括桃竹
苗山區,甚至於中部山區,由於西北風與地形的抬升作用,將發生大而急的降雨,要注意。更
好的狀況就是「藤原效應」發揮更大的作用,讓颱風中心離陸地更遠一些,威脅也可更為減
小。不過以上分析皆在颱風「潛勢預測」的不確定性的範圍內,就防災而言,還是要針對各
種可能性去做「風險控管」,才是正確的應變之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