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聖嬰現況:中太暖海溫距平向東太傳播

作者: keroromoa (發言要小心 避免踩到陳雷)   2015-06-15 22:10:01
Niño3.4指標與時間關係圖:
0.85 0.78 0.53 0.56 0.58 0.78 1.03
▆  ▅ ▃  ▃  ▃ ▅  █
2014 2014 2015 2015 2015 2015 2015
11 12 01 02 03 04 05
先講結論。
1. Niño3.4指標上升,Niño4指標下降,以及西風距平範圍增加,
顯示中太暖海溫距平往東傳播,海溫配置逐漸往典型聖嬰靠攏,
但未來半年內不排除中太暖海溫距平再度上升的可能。
2. 各國氣象局預測本期聖嬰應該能持續到深秋至初冬,強度各國仍有分歧,
可能為中偏弱至中偏強,至於初冬後會不會繼續出現聖嬰或是震盪成反聖嬰還不確定。
氣象局的結論:
■本月熱帶太平洋海溫仍維持偏暖發展趨勢,熱帶大氣與海洋有良好的耦合關
係。此一海氣耦合現象若能維持,將有利聖嬰事件持續發展。
■模式預測未來半年熱帶太平洋海溫以偏暖的機會較大。
■根據Niño3.4的同時相關顯示,未來一季(7月至9月)菲律賓附近偏冷偏
乾、換日線一帶偏暖偏濕訊號明顯。臺灣附近以9月份偏冷訊號較明顯,雨量
則無明顯訊號。
以下內容摘至氣象局的氣候監測與聖嬰展望
海面溫度
分析近赤道平均(5°S~5°N)海表面溫度距平的時間-經度剖面圖,換日線附近海域在過去1
年多為持續偏暖的海溫距平,2月中旬偏暖幅度增強,直至本月偏暖幅度略為減弱且有持續
東移的趨勢。另一方面,3月中旬南美洲沿岸至近赤道東太平洋的海溫距平由負轉為正,本
月偏暖幅度增強,部分區域已高於氣候平均值2.5度以上,除此之外,近赤道印度洋海溫本
月亦有增暖現象。赤道西太平洋(東經140度)本月維持冷海溫距平,此聖嬰發展時赤道太平
洋特有的西冷東暖的海溫距平配置於本月更加明顯。監測ENSO發展的Niño3.4指標,已由
上月的0.78上升至本月的1.03,而Niño4指標則由上月的1.23下降至1.09,顯示赤道東太
平洋海溫仍持續增暖,反之中太平洋海溫則有變冷趨勢。
本(5)月近赤道太平洋海溫除印尼群島附近外均較氣候值偏暖,其中換日線以東偏暖幅度大
,南美沿岸的暖海溫距平更達攝氏3度以上。本月南海海溫已由低於氣候值上升至較氣候值
偏暖,臺灣附近的海溫也較上月升高。
次表層海溫
次表層海溫與上層海洋熱含量有領先海表面溫度發展的趨勢,是海表面溫度相當好的預報
指引。最新資料顯示,赤道西太平洋次表層冷海溫範圍與上月差異不大;赤道中太平洋斜
溫層下的暖海水持續往東太平洋擴展,暖海溫高於氣候值3.5度以上的區域已由中太平洋東
移至東太平洋。分析近赤道上層海洋熱含量和Niño3.4的時間序列圖,海洋熱含量由2014
年8月高於氣候平均值後,於12月有一明顯下降趨勢,於2015年1月份又再度上升,於2014
年4月達到2.0,本月又略為下降但仍明顯高於氣候平均值。Niño3.4指標則自2014年9月高
於氣候平均值0.5度後,變化幅度較小,期間雖有下降趨勢,本月又略升高,因Niño3.4指
標有落後海洋熱容量變化的趨勢,顯示未來熱帶東太平洋持續偏暖的機率高。
熱帶大氣
熱帶大氣環流方面,4月份至5月份赤道太平洋西風距平的範圍增廣,幾乎橫跨整個赤道太
平洋,即赤道貿易風(東風)減弱,為聖嬰事件持續發展的現象。5月份上旬換日線以西明顯
的西風距平使得熱帶擾動活躍;5月下旬換日線以東的西風距平,使得海洋斜溫層的暖海水
往東傳播,造成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持續上升。熱帶對流方面,3月至今對流主要在換日線附
近發展,本月換日線附近的對流有減弱趨勢,而東太平洋的對流則持續增強,配合西太平
洋(東經120度至150度)持續的偏弱(偏乾),此分布亦反映目前的聖嬰事件仍持續發展,且
對流發展有往東移動的趨勢。綜合以上海氣狀況,近期暖海溫及強對流的位置均有往東太
平洋移動的趨勢,未來若大氣海洋耦合良好,此聖嬰事件將持續發展且有繼續增強的趨勢

ENSO 校驗與預報
綜合所有預報資料顯示,未來半年熱帶太平洋海溫以偏暖的機會較大。中央氣象局目前有
4個海溫預報模式,分別為建構類比(CA)、正準相關分析(CCA)、氣候持續(CLIPER)及最佳
化全球海溫(OPGSST),其中前3者為統計模式,後者涵蓋中間海氣耦合模式之預報資訊。
由半年前模式預報校驗(圖3)顯示,CLIPER為持平趨勢與實況不符,OPGSST與實際值較為
接近,CA及CCA有海溫預報過暖的情形。根據2015年5月中央氣象局模式預報資料,CLIPER
趨勢持平且略低於氣候平均值;CA及CCA模式預報海溫略高於氣候平均值;OPGSST模式預報
海溫高於氣候平均值,且未來有繼續增暖的趨勢,於秋季超過1.5℃。國際氣候社會研究院
(IRI)預測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Niñ o3.4海溫偏冷、正常和偏暖的機率分別為0%、10%、
90%;2015年9月至2015年11月海溫偏冷、正常和偏暖的機率分別為2%、13%、85%。澳洲氣
象局(BOM)整合模式預報結果,認為赤道太平洋海溫未來幾個月有持續升高的趨勢,聖嬰事
件發展至年底的機會大。日本氣象廳(JMA)分析預期聖嬰事件將可持續到秋季。由於熱帶太
平洋海溫持續偏暖、貿易風減弱、及東太平洋對流增強,良好的海氣耦合關係將有利聖嬰
事件持續發展。
對氣候的影響
由圖1和圖2顯示,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未來有持續朝偏暖發展趨勢。進一步分析Niño3.4與
大尺度環流場、臺灣測站資料在7月至9月的同時相關(圖5),此分析僅反應Niño3.4海溫與
東亞氣候的線性相關,未考慮大氣其他因素的影響。距地表2米溫度相關係數場顯示(圖5a
至5c),未來一季菲律賓海至臺灣東方海面偏冷,熱帶換日線附近的海溫偏暖,降水場方面
(圖5d至5f)7月至9月份菲律賓附近偏乾、換日線一帶偏濕訊號頗為明顯,海溫及降水配置
皆符合聖嬰發展年夏季颱風活動偏東及偏南的概念模式。另外,未來一季臺灣附近溫度以
9月份偏冷訊號最明顯,雨量方面則無明顯降雨訊號,唯南方海面(包括南海)以9月份偏乾
訊號較為明顯。若以臺灣測站資料進行相關分析(圖5g至5l)溫度方面,7月中部山區偏冷、
7月與8月東南部偏暖、9月份東北部偏冷及恆春偏暖的結果較具統計意義,雨量方面僅7月
南部偏乾及大武偏濕、8月東北部偏乾具統計意義,其餘月份資料多未達統計上顯著程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