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未來一周歐洲暖脊東移,中亞寒潮爆發

作者: daron (一)   2014-10-22 10:40:58
天氣小觀:未來一周歐洲暖脊東移,中亞寒潮爆發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歐洲的暖脊阻塞型態維持不了多久,
阻塞高壓發展不是很好,但是阻塞的形態讓冷空氣往中亞堆積,
隨著暖脊東移退縮,
中亞的高空冷渦旋延伸出一道西風大槽掃過中亞黑海、裡海等地,
造成寒潮爆發,850帕0度C往南探到北緯35度。
至於東亞寒潮爆發倒是還沒看,
原因主要有一,就是蒙古冷高壓還未建立。
儘管西伯利亞冷高壓已經強大茁壯,但是蒙古仍然相對在暖區,
在冬季,蒙古是強大冷高壓的發展地區,也往往是造成東亞寒潮爆發的主要系統。
蒙古在冬季之所以成為強冷高壓發展地區,主要地形因素在於西方有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在夏季超級強大的熱源,高空的南亞高壓幾乎主宰了北半球夏季高空。
但到了冬季,青藏高原轉為冷源,形成一個冷高壓區,
高原上的冷空氣不斷順時針下沉到蒙古,
與蒙古高原的冷空氣堆積,再加上北方西伯利亞的冷氣團,
造就了蒙古成為冬季超級冷高壓的發展地之一。
但是青藏高原的熱源時期從4月到9月,冷源時期只有11月到2月,
其中3月與10月是過渡期。
因此從11月到2月,北方大陸西伯利亞/蒙古冷高壓強度會大幅增強,
但到了3月以後,蒙古冷高壓的強度迅速減弱。
冷高壓強度減弱無法抑制西風南支槽,也就是春雨季節開始。
一直到太平洋高壓增強,趕走春雨,進入短暫的炎熱春季。
接著西南季風爆發,夏季風北上遇上東亞殘存的冷空氣,東亞梅雨季節開始。
再來太平洋高壓北抬,趕走梅雨鋒面,
熱帶海洋上的擾動也蠢蠢欲到,進入盛夏與颱風季節。
八月以後,北極渦旋開始甦醒,北方冷空氣開始活動,由北向南出現秋雨。
九月之後北方大陸再次建立冷高壓,冷鋒與東北季風的出現,天氣轉涼。
十月起,夏季系統消退,南亞高壓往東南退併入太平洋高壓,西南季風逐漸消失。
南亞到南海地區進入季風變換期,由西南風轉東北風。
不過此時的青藏高原仍處於熱源轉冷源的過渡期,蒙古冷高壓還未建立。
因此,通常十月,東亞要爆發寒潮的可能性不高,
除非來個東亞大槽的幫忙,把冷氣團整個帶下來。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這樣的情況不會看到。
因此預報看來未來一周不會太寒冷,
但是這波之後,一周內還是會出現另一波明顯西風槽,
台灣北部(其次東部)是苦主,天氣就是變變變,轉涼轉熱又轉涼,下雨放晴又下雨。
(以上供參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