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敬我了你」與電影的表現形式

作者: hansli (我想悠閒的過生活)   2010-03-22 21:47:34
終極的電影形式-3D? - 阿凡達、環球影城和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
圖文版: http://blog.yam.com/hansli/article/27873898
最近在電影<阿凡達>的大鳴大放之下,
一籮筐的3D電影突然像是雨後春筍的冒出來,
好像進入了一個觀賞電影形式的新紀元,
原本平面的影像似乎不甘於停留在螢幕上,
透過3D的技術活靈活現的躍然在觀眾眼前,
讓觀眾更能身歷其境,
更深刻的體驗電影所描繪的各種旅程。
(最近竟然還有人在鬼片之中加上3D的技術,光想像就嚇死我這平常就對鬼片敬謝不敏的人。)
3D電影會是電影表現的最終極形式嗎?
日本的環球影城當中的一個娛樂設施,
<4D史瑞克歷險記>,
除了3D的立體影像之外,
我可以感覺得到濺起來的水滴,
聞到散發出的香味,
甚至可以感受到亂竄的蜘蛛(還是老鼠?)碰到的感覺,
這是真正刺激五感的電影。
另外,還有一個娛樂設施也讓我印象很深刻,
<魔鬼終結者2: 3D>,
這是已經有點年紀的電影,
想阿諾都已經息影當加州州長當不知道多久了,
都快20年前的3D技術當然不能和現在相比,
但是這仍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設施,
因為這不單單是一部3D形式的電影而已。
這個設施中還有安排演員的演出,
一開始戴著墨鏡的演員(飾演阿諾)就騎著貨真價實的哈雷機車出場,
然後看著他騎著機車進入一陣煙霧之中消失,
下一幕,就看到電影螢幕上也出現了騎著機車的阿諾,
彷彿電影中虛構的人物突然出現在你面前,
而這像是真實的人又進到了電影之中。
不只如此,當怪物透過3D,浮出螢幕,
像是要打到你一般的時候,
螢幕中的阿諾也再度出來,
透過真實的演員和怪物互動,一會兒又進度螢幕之中攻擊怪物,
不斷地虛實轉換,讓我大呼過癮,
雖然是已有20年歷史的作品,
但讓我的感官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電影經驗。
上個月,因緣際會之下,到國家音樂廳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表演,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
這是角頭音樂的創辦人張四十三所策劃的表演,
很難歸類這是哪一種形式的表演,
當中融合了電影、音樂劇、交響樂演奏等等,演唱則包括了紀曉君帶有流行氣息的演唱、胡德夫、陳建年和南王部落的原住民音樂…。
故事的一開始,場景就設定在兩廳院,
螢幕上出現兩廳院的場景,
螢幕內和實際空間上,同時有不同的人佔據了不同的時間但相同的空間,
讓置身在音樂廳的觀眾頓時就有一種空間存在扭曲的衝擊。
螢幕裡的主角出現在音樂廳的舞台上,
從電影轉變為舞台劇表演的形式,
這是一齣舞台劇,
接著,紀曉君渾厚悠揚的歌聲,
配樂竟是國家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奏,
這是演唱會,這是演奏會,
或是某種形式的音樂劇,
場景一換,原本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員們,
又再次透過電影螢幕回到原住民的部落中,故事進行著,
這是電影。
我想著音樂,
一般電影中居功偉的音樂,
再怎麼樣也只能當個配角,我們叫它做”電影配樂”,
主角總是影像,總是電影中的表演和對白,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讓國家交響樂團佔據舞台最中央的位置,
當樂團演奏的時候,它就是主角,
電影反倒成了提供音樂背景脈絡的配角,
讓觀眾更能細細聆聽音樂,從電影的角度來品味演奏出的交響樂,
這樣刻意錯置的安排也讓我重新去體驗。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挑戰你的感官的還不止於此,
舞台上的、電影上的、音樂上的表演,
只是刺激你的五官怎麼足夠?
在舞台上的表演結束之後,
更將表演延伸到戶外,帶著觀眾一起,
繞著預先就安排好的營火,
演員、觀眾一起跳著部落的傳統舞蹈,
觀眾、演員一起共譜出屬於彼此,獨一無二的表演,獨一無二的經驗。
雖然沒有讓人目眩神迷的高科技3D影像,
不僅透過電影的螢幕刻畫出故事的背景,
透過演員的現場表演傳達出感動,
從舞台的呈現表達出戲劇張力,
讓國家交響樂團帶給你震撼,
我體驗著這種多重感官,飽滿的啜吸著表演,
當然,自己的參與,讓這次的表演是絕無僅有的。
3D拍攝的手法,只是呈現電影的一種形式,
一個好的故事,或是挑戰觀眾感官的特殊呈現才是一部好電影最重要的元素,
爛片就算拍成3D,也是一部有3D特效的爛片(最近看好多),
雋永的電影,不一定有炫麗的特效、華麗的鏡頭,
3D技術的發達,讓導演多了一種可以說故事的方法,
但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高級。
參考網站
<環球影城>中文網站: http://www.usj.tw/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活動網頁: http://tif.ntch.edu.tw/program/program_03.php
圖文版: http://blog.yam.com/hansli/article/2787389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