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北京大學(北大)光華金融碩士申請經驗分享

作者: norandme (Learning Machine)   2015-04-19 00:58:57
2010年北京大學 (北大)光華金融碩士申請 + 面試經驗分享
由於2008年在北京的2個月暑期實習給了我一次美好的屌絲生活體驗,讓我萌生了大學畢
業後就讀北大清華研究所的念頭,2009年年底採自助申請取得北大光華和清華經管金融碩
士的面試機會,面了北大放棄了清華,最後順利拿到2010年北大光華金融碩士offer,但
最後依然因為其他因素考量選擇放棄。感謝過程中幫助我的許多朋友,其中有很多北大清
華的台生、大陸本地朋友和老師等等,沒有各位的熱心和無私的幫忙,這個光華金碩的
Offer是不會出現的。2010年的錄取到現在才分享是晚了些,但願還不算遲,希望可以分
享我自己的經驗幫助未來有志於申請北大光華金融碩士的台灣朋友做個參考
申請上當年背景簡述:
學校: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輔修數量財務學程,經濟系必修全修完但沒有拿雙學位 (Overall
G.P.A. 3.50)
工作和社團經驗: 2008年北大方正集團北京總部資產管理部暑期實習生、2008年經濟部標
準檢驗局實習生、2007年緬甸”再見”家鄉服務團國際志工隊員、2006年台灣日本學生會
議社團幹部
獎勵或榮譽:
2009年獲選參與日本東京大學ACIT 亞洲文化交流國際會議、2008年以組員身分參與台大
社科院讀書小組計畫獲選表現優良、2007年台灣大學-北京大學菁英交流計畫學生、2007
年以組長身分領導一個組參與台大校級讀書小組計畫得第一名並榮獲校刊報導、2006年獲
選參與第一屆台灣日本學生會議
個人陳述和研究計畫:
由於申請材料要填指導教授和撰寫讀書計畫,我第一步先去網站找有哪些光華教授的研究
領域是我感興趣的,後來找到光華劉玉珍教授的行為金融學讓我非常嚮往,特別是研究人
類對於金融事件的行為模式再依此設立預測模型的研究。另外劉教授本身是台灣人讓我格
外有親切感,讓我當時深深覺得如果她願意當我的指導教授應該是非常理想的選擇,很幸
運的是寄信詢問的結果也獲得劉教授的同意。確認了指導教授和研究領域後,我的讀書就
學計畫就很自然得圍繞著行為金融學這個主題,架構大致為1. 研二預計會做哪方面的行
為金融學研究和論文方向; 2. 從研究設定的目標回推現在的我以及研一的我應該要做哪
些準備或加強
推薦人:
台大管院副院長 (數量財務學程有修過她的課)、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政治系
有修過他的課)
面試:
以下資訊是我當年的個人經驗,若未來有調整讀者自己要隨機應變:
面試流程:
面試官分兩組,考生會被選去哪組面試不一定,我那年聽其他考生聊天是說有一組的老師
會問比較硬的題目,像是拿近期時事來考應試者對金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另一組聽
說相對輕鬆一些,我那年剛好是去面其他人口中的輕鬆組(面試老師有四位,其中一位剛
好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劉教授),但實際上到底有沒有比較輕鬆? 我覺得不一定
面試問題:
開頭自我介紹,介紹快說完時突然被問”為甚麼想來這裡念金融碩士”,我透過這個問題
帶入我2008年在北大方正集團總部資產管理部做暑期實習的經驗,好說明我選擇報考的理
由,可能因為這個實習經驗他們特感興趣,後面又問了很多跟我大陸實習經驗有關的問題
,再加上我面試時用的口音是我在大陸學的北方捲舌音,口音已經像到很多大陸朋友第一
次聽絕對不會認為我是台灣人,從表情看得出來大陸教授對於我這個會講大陸北方口音的
台灣人感到非常有趣,估計有給他們留下印象
其中有老師特別提到一位幫我寫推薦信的教授 (她當時是台大管院副院長),說之前學術
交流參訪彼此有切磋過彼此認得,所以我猜如果有推薦人是他們認識的,也許面試時聊聊
可以拖一點時間順便爭取一點印象或好感度。學術問題我就被考兩個,其中一個教授畫了
個鐘形曲線問我這是甚麼,我一看是常態分配曲線後有再問教授更具體想問啥,但他好像
只是想看我知不知道這個東西,我回答說是常態分配他說是正態分配 (大陸名詞),後來
劉教授幫我解釋兩岸名詞差異(其實就是normal distribution),然後教授就點了下頭
,這題似乎就這樣過去了;另外一考就是有位老師寫了一題偏微分,然後給我紙筆要我當
場解,我就這樣在好幾位教授的注視的壓力下把這題一步步當他們的面算完,坦白說壓力
很大,我印象中那題我應該有算對 (雖然他們最後沒告訴我正確答案以及做對與否),教
授們考完這題後接下來就進入最後的Q&A時間,面試全程約半小時,大致上是這樣
如果各位對我其他申請海外學校的經驗有興趣,歡迎至我的個人網站參考:
https://allenmihaelchen.wordpress.co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