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媒體描述使用客人仔 客委會發聲明抗議

作者: medama ( )   2017-09-22 22:44:46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09220239-1.aspx
媒體描述使用客人仔 客委會發聲明抗議
發稿時間:2017/09/22 17:25最新更新:2017/09/22 17:25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2日電)客家委員會今天發布聲明,抗議蘋果日報新聞中使用的
「客人仔」說法是對客家族群的輕蔑之詞,顯示其對台灣族群議題認知的嚴重不足及偏頗
,要求蘋果日報儘速更正、補救。
客委會今天針對蘋果日報動新聞「咩姊台語新聞」日前刊登「正妹投身原鄉幼教5年 自學
族語助部落傳承」影片,記者旁白描述新聞主角背景使用「爸爸是客人仔(福老語發音)
,媽媽是台灣人」的說法,發布聲明稿表達抗議。
客委會指出,非常肯定此則報導能喚醒更多民眾對振興台灣母語的重視,但新聞旁白卻使
用「客人仔(福老語發音)」稱呼客家族群,這是對客家族群輕蔑的說法。
此外,報導中出現的「爸爸是客人仔,媽媽是台灣人」的敘述方式也意味著客家人不是台
灣人,這是台灣客家鄉親所不能接受的。
客委會呼籲蘋果日報應儘速更正、補救以正視聽,也期盼能藉此案例提升台灣多元族群文
化的相互尊重與理解,促進台灣社會和諧。1060922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2 23:15:00
這話是常用的.台灣人指閩南語人,客人仔=客家人.還有如美國仔,日本仔,外省仔,阿兜仔,韓國仔,山地仔.....老一輩還在用.還有阿六仔,香港仔,朝鮮仔.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3 22:36:00
還有 顯昂仔 :P
作者: sodabubble (石の上にも三年)   2017-09-24 12:03:00
想起外省仔 之前《五味八珍的歲月》播出時,就有觀眾在台劇板提出「外省仔」對他來說是歧視用語。但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我個人也覺得「外省仔」現在已非歧視用語了。
作者: njnjy (邱若男我要幹死妳)   2017-09-24 12:38:00
越南仔 泰國仔 印尼仔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4 15:03:00
總之閩語的仔,是一個後綴語,凡不屬'我們'的都可稱之.若談到我們(說閩南話的或本宗話的)就綴"人".咱台灣人/福佬人/澎湖人/金門人....不能說福佬仔,台灣仔...那相較下,你是人,他們是仔?這裡有矛盾了.於是在交際場合,你要對客家人說:你們客人. 給點臉.於是客家人說:你們ho lo人....酒喝了回家,對家裡人說:我和客人仔喝一攤....回到了原來面貌.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4 15:41:00
不至於,像我媽講 猴死囡仔,那是親密的講法,要看前後語意。小時我也用'山地人'一語,心中無有不敬。但的確可以說他們並不是山地人,只是被趕上去的,一但搬下來還叫山地人?或說平地山胞?後來創出原住民一詞,我個人認為'好吧,你很在乎,那我就順著用',但其實如果從小和我一起長大的,聽我叫'山地人'就會知道那只是個慣用語而已台灣的原住民,從前有'水準較低'的印象,但在阿妹成為偶像藝人起便有了巨大改變(藝人的確可以提升族群形象)對我來說,原住民更是充滿了敬天愛人的形象,會與大地之子,台灣之子的形象連結起來。有一次我環島從花蓮回來,在路邊吃烤山豬香腸,腰間配一把刀(我有在玩刀),最後結帳時我問多少錢(邊吃邊聊,都沒在管),對方死不肯講,最後指指我的刀,我說:這太貴又有紀念意義,我捨不得給,到底多少錢。他本來還要說交朋友,不用錢(聊太久)。後來我問香料,說很香,他就送我一大把.. 原住民真的很可愛,我哪會岐視他們..我對於'福佬沙文主義'也很不舒服,但想自我檢討,都沒人和我聊。我們真的人太多就無視他們嗎?我在客家村長大,大家玩在一起,不至於吧.. 羅時豐也是客家人唱台語歌啊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7-09-24 16:31:00
所以拿掉「仔」,客家人就可以接受了嗎?還是Holo儂完全不可以稱客儂呢?那要稱什麼?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4 17:00:00
山地人並非"被趕上去的".原住民有各種文化,大部分的都樂於平地生活,因為這樣,多數被漢化了.但少數部落喜歡躲在中海拔山地裡,不跟其他部落往來.所以保全了較純的血源與語言.只是嬰兒死亡率高,人口稀少.到近世日本人強制他們遷移到較低海拔地區與漢人共居.太魯閣族就是典型的,遷到花蓮新城鄉.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4 17:46:00
之前是聽說因為他們不懂理財,被騙光土地,只好搬去山上騙土地這事很難計較,因為都有契約,自己簽的名外省人來時又發生一次,以台灣人不懂法律,很容易被搞掉土地。新政府以登記制慢慢吃,你沒登記視同放棄所以埔里有一堆人說:我家世代耕作的土地,突然政府說收回但我們世代生根比政府遷台還早耶...這就是政權交替時不懂新法律的結果...
作者: njnjy (邱若男我要幹死妳)   2017-09-24 18:33:00
國民黨那是強迫你交出來 中國人才不懂法律白色恐怖拿槍押著 誰敢不簽
作者: snocia (雪夏)   2017-09-24 22:16:00
被騙土地的是平埔族和阿美族、卑南族,其他原住民在日本人統治時都還沒有土地所有權,而且很多是從深山被趕到山腳關於原住民被趕到山區的說法,恐怕不準確其中被壓迫而遷徙比較明顯可考的是西拉雅族和噶瑪蘭族
作者: tangho66 (謝謝你~~9527~~)   2017-09-25 07:54:00
請問一下諸位先進,"客家人"閩語要怎麼說呢?
作者: KangSuat   2017-09-25 12:49:00
直翻成客人就好了,有爭議的只是那個「仔」客人:客家人 人客:顧客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5 15:03:00
錯.'客人'兩字不分拆分.如holo不可拆分.又如達悟=人.但是外族必須在其後加上"族/人"因為漢人文書上有客人/主人.白語說"人客"=客.如此為區分而把"客家"一詞正式代表所有的"客人/客人仔"而客家人也自稱hak ka lin.有人說"客人仔"並非正確的講法,雖然語法結構上沒錯.至少在文書上我們要遵循"客家/客家人".閩南語私下說的也只能看開點,閩南語有誰說"客家人"?
作者: KangSuat   2017-09-25 15:52:00
hak ka "lin"...原來是holo客XDs大那個錯是在說印象中的客家人連「人」的發音都錯吧?我遇過的說法:客家、客人、客仔、客人仔人要寫儂也可以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5 19:19:00
我在客家村長大,對客家人不認同,不岐視;對台灣人很認同客人就是唸客人,文化上他們常遷徒,所以自稱客人 也沒錯比較有趣的是界限的模糊化,比如文化交流,通婚...之前我問同學一個問題:講了客家話就不能吃蠶豆?不會吧..當然不是;不過如果哪天閩南人遭遇戰亂,四處移民,生活變得節儉,就算把客家文化學得十足十,我也不會稱為客家人若不談通婚,客家人應該是有血統的;才有蠶豆症這問題啊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5 19:49:00
客家人的簡稱是客人無誤,台灣話(語)的簡稱是台語.畢竟那不是正統的名詞.大陸也有客家人,土家族這種稱呼.客家是客居游移的一群族人,連南洋也有客家人.但我不知道馬來華人中有否客人這稱呼.政院有客家委員會這部門.
作者: bmtuspd276b (這啥)   2017-09-25 22:02:00
我阿嬤講台語也都稱客家人為客儂(kheh-lang) , 不過我沒聽過"客儂仔"的說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語氣上的差別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5 22:03:00
有.太多台語人這樣講的,只是在非公開場合.我常聽.不過他們並非有貶意,只是習慣罷了.老人根本不說"原住民"這新詞.最尊敬說法是山地人/仔.年輕人才用原住民一詞但不會用閩語說.用國語時那個仔不會出現,代之以人.這是語言特色,揮不掉傳統的綴詞.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6 00:25:00
原來我是老人了...也是啦,四十多了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6 00:59:00
我用台語說'原住民',可是有趣的是對方不會跟說.不過視頻上到是常聽到,也許大眾傳播人比較跟得上時代啦.有些八家將出口就是番仔,我很緊張看四周,怕被打...我可體諒他們的語言學習背景,是有口無心.現在我連番字都不敢說.
作者: KangSuat   2017-09-26 07:06:00
覺得閩語圈用詞不夠正統也是可以推廣來! 小朋友! 跟著我唸一次! 客家(kheh-ka)客家人(kheh-ka-lang5)那個阿婆你又錯了! 要有「家」,沒有「家」是很不敬的久而久之,市占率必定提高至於有人會不會因為增添那個家(ka),又音變成仔(a2)產生客仔儂(kheh-a2-lang5),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KongCheng (骰子)   2017-09-26 13:01:00
媒體應該會盡量避免歧視用語,不然像這篇的新聞會超多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6 13:12:00
我們媒體喜歡將民間口語(非文書語)直接顯示(不管錄音或文字),就造成了"歧視".但在說者本身並無歧視.因為他習慣這樣說.而台語常用語偏偏與書面語不同步.如國語中有山地人/原住民/高山族/xx族...."但不幸台語中存在"仔/番",就礙事.
作者: KongCheng (骰子)   2017-09-26 15:37:00
說到"番"這個詞,我們家在說別人很煩的時候會用。我一直覺得這個詞跟"煩"的音很像,不過一個是陰平,一個是陽平。不知道這兩個字有沒有淵源,畢竟意思真的有像。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6 16:11:00
番是岐視詞啊,但山地人不是。其實我認為支那也不是岐視詞,它本來是榮耀的 China 音譯子孫不肖,自己搞到變岐視,是自己的問題啊..是要用行為去榮耀那個名字,而不是用名字榮耀自己計較這根本搞錯對象
作者: liaon98 (liaon98)   2017-09-26 18:23:00
支那變歧視詞是因為日本的關係 不是子孫不肖吧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6 21:48:00
番是所有閩南語族公用詞.在南洋華人指的是英國人和馬來族印度人語和當地土著.但在台灣,是指原住民.作形容詞是不講理的,不明事理的,腦退化的.原住民語言不發達,溝通不良,漢人以為他們不講理.
作者: KongCheng (骰子)   2017-09-26 22:42:00
不是語言不發達吧...就兩邊無法溝通而已啊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09-26 23:37:00
日本發外來語口音重,所以變成支那,但並不能說就是岐視如果當年中國很強,日本碰到支那就怕,那支那也會變榮耀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27 17:07:00
原住民語是小族語.不像漢語等有深奧典故與精密的字彙.即變當時有好的翻譯,也無法將漢語意涵轉給他們理解.總之不像閩南語與客語之間容易溝通.譬如像利息,借貸,保人等觀念,原住民毫無概念.
作者: bmtuspd276b (這啥)   2017-09-27 18:18:00
同樣原住民語裡好些概念也是漢語沒有的
作者: luckdot (ccj)   2017-09-29 23:01:00
仔不是歧視 南方語系很多都有這個語尾
作者: sodabubble (石の上にも三年)   2017-09-30 10:36:00
1PXQqUCX (TaiwanDrama) 五味八珍的歲月 相關外省仔的討論。
作者: saram (saram)   2017-09-30 12:38:00
不管有否歧視.但用詞有正式語和非正式,請問你對客家人說場面話:"你客人"?還是"你客人仔"?你一定選擇前者,而不說後者.因為"客人/客家人"是場面話/正式語/檯面話/禮貌話.就算是黑道大哥,也不敢違反這公共默契.譬如我們在美國人聽覺可及範圍內,也不該說出"阿兜仔".有很多美國人知道這是台灣話,而且敬意不足.
作者: HuangJC (吹笛牧童)   2017-10-01 15:30:00
那就說 阿兜 XDDD ; 沒補這字尾我可聽不懂...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0-01 21:51:00
說外國人或美國人就好了,
作者: ipad9 (cgj)   2017-10-29 04:18:00
四處遷徙的並不是只有客家人 閩東閩南潮州廣府都有大量遷徙世界的人 另外客家的由來也不是遷徙而得名就算地球毀滅只剩某人 台灣客家也不會缺某人的認同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7-11-11 14:43:00
「歧視」常常是說的人完全沒有意識到的,所以說的人「沒有歧視的意思」,並不表示他「沒有歧視」。這種說的人沒意識的歧視,反而更難改,一方面聽的人被傷到,一方面說的人覺得自己又不是故意,為什麼要改。我是客家人,我聽到「客人仔」會不高興,因為「仔」就是小稱詞,你們閩南人無感是因為被講的不是你。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1-21 10:16:00
我對認識的客家朋友或同事,我不敢提到客人仔或客人.他們也像隱形人一樣保持戒備態度.因為同是閩南語族談到"客人仔"這詞後緊接著大半都是批評.甚至有些酸意.尤其從小對客家人有負面看法的(受長輩暗示而制約成),所以我們真正面對客家人時,會主動壓抑這詞句.只提對方住新竹或苗栗處,不觸及更深一層."外省仔"更別論了.百分之百是貶義.這和後語關連密切.我們可處處說狗仔貓仔車仔門仔,那是對物,並無貶義.但你不可說"xx仔"一定無貶義.有的,你心裡清楚得很.我們心裡有個審判官,叫我們見人說人話,人後說壞話.客家朋友你聽過鶴佬鬼沒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