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為母語發聲 林昶佐:應列入12年國教必修

作者: jdonaldson (Donaldson)   2016-03-06 10:00:24
我想在這版上的人應該都對台灣各母語的發展感到憂心。
解決之道則大家的想法各有不同。這位立委的提案立意
極佳,但這個理想要實現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挑戰:
1: 在這個整體社會氛圍以"提升競爭力"為主軸的環境,要通過一個以增加母語時
數為訴求的方案可能有很大的挑戰
2: 目前學校裡的母語課時數根本不夠。就算此方案通過,母語還是要跟華語跟英
語搶時數,依現在家長的心態,恐怕母語課能增加的時數也並不多
我覺得有沒有可能改為一種選修的制度。讓家長們在華語/母語/英語三種語言中擇
其二。同時更改各級考試的制度,增加母語考試,讓母語好的學生,可以像英語/華
語好的學生一樣在考場上佔優勢。
我認為這樣的方案有以下幾個好處:
1:現在母語在家人的通行率很低 (個人觀察。我這兩年回過台灣兩次,還沒聽到任
何一個小朋友講台語過)。現在的小朋友學母語已經跟學英文快沒什麼兩樣,除了
學校之外已經用不太到了。所以光靠一個禮拜一堂或兩堂母語課是不太可能有什麼
大作用。但要是能花上像學華語課那樣多的時間的話,是有可能增加母語的使用度
2:即使學生們選了英語/母語這樣的組合,並不代表學生不會講華語。除了語言課外的
其他課程還是以華語授課。
3: 當然會選擇英語/母語的家長相對會較少 (我猜可能在10%上下)。但不改成這種制
度的話,原本那10%會講母語的小孩有很大的機會被身邊廣大講華語的小孩淹沒。這
個制度目的就是要將這10%的小孩集中在一起,給母語留個本。我聽說過很多本來講
母語的小孩去上了學後就不肯講母語,我認為我們若能將這些小孩集中在一起將更
有可能保留他們的母語能力。
4:因為有考試制度的保障,選了母語的家長們也不用擔心他們小孩長大後發展會吃虧
不知道版上大大們看法如何?
※ 引述《ngiiong ()》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Msn75rg ]
: 作者: karic (karic) 看板: Gossiping
: 標題: Re: [新聞] 為母語發聲 林昶佐:應列入12年國教必修
: 時間: Sun Mar 6 01:04:54 2016
: ※ 引述《Lawleit (騰格里)》之銘言:
: : 自由時報
: : 為母語發聲 林昶佐:應列入12年國教必修
: :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621979
: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時代力量立法委員林昶佐近日用台語幫「台灣母語聯盟」拍攝影
: : 片,在影片中林昶佐表示,他主張台灣母語應該要列入12年國民教育裡的必修課程。
: : 林昶佐表示,他期待新的政府和新的國會,能好好面對台灣母語流失的問題,因此,他主
: : 張台灣母語應該要列入,12年國民教育中的必修課程。
: : 他說道,期待我們所有的族群,都能好好學自己的母語,將流失的文化再救回來。
: 一、名稱與範圍界定
: 母語一詞沒有確切定義,可以是最熟悉的語言或父母長輩的語言,可以只有一個或多個。
: 該列入課程的語言不是母語,而是第二本國語言。第一本國語是官語短期內大概不會變,
: 第二本國語言則是閩、客及諸南島等本國固有(甚至特有)且非他國官方的語言。
: 依此界定,近年外來移民語言如越印等不屬第二本國語。政府仍然可以鼓勵新移民子女學
: 習這些外來語、成立週末語言學校、列入中學第二外語*及增設東南亞語文學系與推廣課程
: ,但這些移民母國本身就有立法保存、使用且推廣的語言不列入台灣學校必修(選)之第
: 二本國語言*。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移民及其子女學習新國家的語言,絕大多數的國家都
: 是如此。
: * 例如柏林是土耳其外有最多土耳其人的城市,土耳其語僅列為中學(七年級後)的第二
: 或第三外語選修課程(http://goo.gl/7pm6ak)
: 二、為何要給學生徒增負擔?
: 學生不需要增加負擔,第二本國語課程時數完全轉移自原「國語文」課程。根據十二 國
: 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http://goo.gl/kVcKjk),國語文在十二年的時數分別是 /6/6/5/5
: /5/5 /5/5/5 /4/4/4,實際上大概都會更多,尤其十年級以上的 /4/4/4 是每週35節(含5
: 節團體時間/彈性學習時間)下的數字,加到 /6/6/7 也很常見。假設每週 2 節改為第二
: 本國語(目前十二國教綱要中本土語言為前六年必修但僅一節),則第一與第二本國語的
: 比例為 5 : 2 及 3 : 2 之間,相較於愛爾蘭必修課英語和愛爾蘭語的比例為 4 : 3.5
: (http://goo.gl/BPrbb9)仍偏低。
: 「國語文」減少的部份以古漢語書面語(文言文)為主,這部分目前七至九年級約30%、十
: 至十二年級則 60% 外加「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高中課堂上一般至少85%的時間都在解
: 釋古漢文。這部分的教學時數加上現有一至六年級每週必修一節,差不多就是十二年每週
: 兩節。減去古漢文課程除給予第二本國語空間外,還有兩個原因:1. 日常溝通甚少用到。
: 2. 不屬台灣各族群的共同歷史與文化。除去古漢文,也讓「國語文」課成為貨真價實的
: 第一本國語(官語)課,以滿足全國人溝通為目的,但不過度強加古漢人價值觀於各族
: 群。而對古漢文有興趣或打算朝東亞文史哲發展的學生,可以另外在中學開設相關選修課
: 程。
: 三、第二本國語必修課程有什麼價值?為何不拿來學英語?
: 本國語言除作為國人溝通工具外,最重要的價值是乘載文化,而文化則是生活的總和。能
: 用漢語言拜年,會有人想用英語嗎?能用族語舉行祭典,會有人選擇英語嗎?沒有語言,
: 客家戲、布袋戲、歌仔戲、南島歌謠、傳說要怎麼傳承。就算把那兩節課換成英語,台灣
: 人的英語也不可能跟英語系國家相提並論,換到的只是更多非物質資產的空虛罷了。
: 四、師資
: 偏鄉及小語種師資缺乏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自然多少已有解決辦法:1. 遠距及多媒體網路
: 教學(https://goo.gl/XI5oG7 https://goo.gl/8gHC7L http://w1.thes.tp.edu.tw/nktpthes/)
: 2. 跨校共聘教師。至於閩客等大語種,其實有很多各台灣語言系所畢業的潛在師資,只是
: 礙於目前必修只限國小而礙於師資培育制度難以成為正式師資
: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40812-lDu3)。
作者: sitifan   2016-03-06 10:21:00
我從1993年就是國中老師,你的建議完全沒有可行性
作者: jdonaldson (Donaldson)   2016-03-06 10:25:00
可以請教這方案的問題在於哪裡嗎?
作者: sitifan   2016-03-06 10:39:00
台灣的教育制度和學校師資還有文化氛圍都不可能採用
作者: jdonaldson (Donaldson)   2016-03-06 10:44:00
教育制度是大障礙沒錯。但目前我能想到唯一鼓勵學母語的東西就是考試制度。這個沒得改的話我的看法是就等著看母語敗亡 (傷心... )師資的話其實很多語言系所的畢業生都可以幫忙。社會氛圍的部份,我離開台灣太久,不敢評論。但版上的大大覺得會有10%的台灣家長願意讓小孩接受母語教育嗎?而且這方案對於對母語沒興趣的家長而言會不會反對力量會小一點。這方案下小朋友可以連一堂母語也不用上
作者: fakeguest001 (假訪客)   2016-03-06 12:54:00
很多人至少都會一點聽、說卻不會讀、寫我覺得要教讀寫會被排斥也會有問題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6-03-06 15:38:00
1,既然目標為文化保存,只可能和古典漢文搶時數2,為增進實用性,地方自治須納入語言文化政策3,以本國語文學程取代唯一華語課程,多元入學納入評鑑這幾年我再觀察再修正,幾乎可以確定只有以上3點可行以華語英語二選一為第一語言理論上可行,實際阻力很大
作者: aidao (愛到)   2016-03-06 23:51:00
讚 更好的方案是直接把國語的內涵改為英語中國普通話讓有商業需要的人自己去學就好,就像早年的香港的英粵雙語。差別在於台灣是英(閩客原自由三選一)雙語以現在中國影嚮力之大,就算學校不排中國普通話課程,一般人基本聽說也沒問題了,閩客原台灣三大族群本土母語才真的要搶救至於有沒有家長願意讓小孩接受母語教育?目前一定很少,因為過去洗腦太久,還是很多人認為母語是上不了台面的,這要從政治思想改變開始,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絕大多數家長是跟著政策走的,至少要有個方向出來,其他慢慢調整了。
作者: KangSuat   2016-03-07 01:25:00
再顧慮社會上的種種想法就只有被普通話淹沒了
作者: lysimach (lysimach)   2016-03-07 01:26:00
不選華語的小孩要怎麼跟上所有其他用華語教學的課程?
作者: jdonaldson (Donaldson)   2016-03-07 03:22:00
走這條路的話母語教學可能還是得用漢字,如些學童才能有相同的華語讀寫能力。母語是被政治力壓下去的。我覺得沒有政治力的配合,很難不讓母語滅亡 (我已不敢奢望"復興"母語,能不亡就不錯了
作者: lysimach (lysimach)   2016-03-07 05:59:00
用漢字寫阿美語?
作者: jdonaldson (Donaldson)   2016-03-07 06:26:00
的確沒考慮到原語的問題:( 大大們有何好提議?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6-03-07 08:07:00
即使不考慮實用性也得顧忌選票。全族語教育至少現況是行不通的訂定必修課先鞏固族語文化工作,地方有自治語言更好。上層建設做好,民眾對族語前途才有信心,再推全族語教育才可行現況是要找可以全族語的文化工作者都不可得了,教學工作更沒辦法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3-07 10:08:00
我所知道住在城裡的原住民都講一口很溜的台語.接受現實吧.別玩種族分離教學.
作者: KangSuat   2016-03-07 10:30:00
咦? saram其實是市區原民?
作者: aidao (愛到)   2016-03-07 13:37:00
kangsuat大 是 大方向要明確 讓一般人有調整心態的機會現在的母語無用論想法就是過去洗腦的結果 要救本土三大族群母語絕不能順著洗腦結果走不用直接對衝對幹 但要指出一條方向 提醒人們有別的思考角度本土三大族群母語才有機會關鍵還是教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