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台灣漢人過年的由來

作者: hoopps (none)   2018-02-17 12:08:24
作者:溫宗翰(民俗亂彈編輯、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臺灣人因為特別喜愛「祭拜」,什麼神、什麼鬼都會祭祀,尤其每逢秋冬,都有一連串酬謝神明的「謝冬尾」祭典。然而,忙於祭祀的臺灣人,卻始終忽略在供桌上為神靈舉蠟燭燈臺的:「燈猴」,忘記特別祭祀酬謝祂的辛勞,因此令燈猴特別不悅。
有一次冬至時節,燈猴特別上奏天庭,向玉皇大帝告狀說臺灣人浪費食物,將湯圓拿來遊戲,黏在窗臺娛樂,完全不知感恩。玉皇大帝因此震怒,決定要懲罰臺灣人,於是發布天旨,要讓臺灣島沉入海底。
眾神明聽聞以後,都感到相當不可思議,於是紛紛勸阻,但玉帝旨意已決,苦勸無效。就在年底尾牙之時,臺灣人進行最後一次酬謝土地公的祭祀,土地公於心不忍,於是告知民間百姓,臺灣島即將沉沒,要大家趁早準備,另一方面也向觀世音菩薩求情,請求協助,此時天神相聚天庭,向玉帝求情。
https://gushi.tw/wp-content/uploads/2016/02/12604724_184764538547531_5034089776816083197_o.jpg
土地公是臺灣民間信仰裡,最基層且與民眾最緊密依存的神明。
在人間的臺灣百姓,因得知臺灣島即將毀滅,不忍眾神受累,於是焚香奉請眾神返回天庭,隔日,天神見民間「送神」後,缺乏神靈庇護,所以派遣天兵天將下凡鎮守,於是這就成了日後「二四送神、二五神下降」的由來。由於臺灣人各個在「年關」將至時,依然虔誠求神拜佛,也有民眾在小年夜時祭祀玉皇大帝,玉帝受到觀世音菩薩與眾神求情,再加上民眾祭祀虔誠,聆聽了民間疾苦聲音後,決定收回旨意,特赦臺灣百姓。
此時民間還不知情,百姓宰雞殺鴨進行祭祀,藉以告別諸神與祖先,晚上烹煮食材,與家人共進最後的晚餐,晚宴以後,將錢財分給家人,以期黃泉路上可用;接著全家一起守候在即將面臨滅絕的夜晚,準備共赴黃泉。
意想不到,天亮以後臺灣並沒有沉入海底,全家人安然無恙,於是焚香酬謝神靈庇佑,始為「開驚」之習俗,出門互探鄰人平安與否,見面互道恭喜,並至寺廟祭祀,成了後來的「走春」;隔日為確認娘家平安,於是「轉外家」探訪親戚,到了第四日,趕忙將眾神迎請回來,就是日後的「初四濟神」的由來,第五日確認全島平安無事後,又開始恢復平常的工作了!
這則精彩的民間傳說,無疑就是臺灣版「最後的晚餐」,最早的文字出現在 1936 年李獻章出版的《臺灣民間文學集》書中,後來日人金關丈夫編輯《民俗臺灣》時,也有人討論記載。到了戰後,胡萬川教授推動各縣市進行民間文學採集時,分別在清水、龜山等地區都有收錄到,甚至龜山版本的傳說中,還提到「 十二月二九暗乎,會大地動啦。抑算講歸的人攏會死。」 ,版本雖然各有些微差異,但是將過年看作是即將地震、沉地,臺灣人面臨「毀滅」與「重生」的橋段,卻是共同的脈絡。
https://gushi.tw/wp-content/uploads/2016/02/12647179_184830091874309_3592756489326873655_n.jpg
有關《臺灣民間文學集》更多討論也可參考:http://goo.gl/cEZbZY
故事中的燈「猴」與「地震」,都是臺灣常見的自然景象,遠較於「年獸」如此大型動物,恐怕還要貼近臺灣人的生活。臺灣沉地傳說的消失,與戰後教育體制密切相關,在教科書版本開放以前的節日教育,大抵僅有兩個,一是過年,二是端午節。
過年由來源自年獸故事的說法,最早版本就是來自教科書;事實上,總覽全臺灣各時期民間傳說採集,以及文獻史料,乃至於口述訪談,可以發現年獸故事並非根源自臺灣的傳統,坊間民間故事書的年獸故事,絕大多數是受到戰後官方民族主義宣染影響,版本傳抄而來,相近的案例,在端午節起源環繞著屈原故事裡也可看見,這使得我們對臺灣民俗的認識,跳脫在生長環境以外的想像世界,面臨文化「失語」的窘境。
沉地傳說完整交代了臺灣過年習俗始末,包含「圍爐」、「紅包壓年」、「不睏」(守歲)等等,而上述兩種自然環境特點與細節,則可看出這則過年由來具有強烈的臺灣性格,同時表現著臺灣人面對島嶼空間的想像。更值得注意是,傳說故事裡,面對歲末年終空間即將毀滅的時刻,人們開始珍惜這段僅存時間,開始一連串儀式行為,為「赴死」做最妥善的準備,而不是失序破壞,這種連續性行為儀式的情節,正反映著人們對此空間的依存感,也藉此凸顯此年關時節的重要性。
民俗生活的時間與空間意涵,往往超脫凡俗概念,「人間」與「天庭」對應「世俗」與「神聖」,雖然有所間隔,卻是「人神共體」,互有靈通。傳統社會中,透過儀式進出神聖世界,是宗教人與常民百姓必然共有的生活法則。同時,神聖世界的想像,也與常民世界具有相同的模式背景。我們不僅能看見臺灣過年傳說表現著農業社會時期,漢人面對臺灣生活空間的體認,也涉及漢人移民在此落地生根以後,對此地產生了何種新的世界觀。
我們也能透過這個傳說,與過年儀式的諸多對應,了解到節日時間之所以能不斷地逆反循環,即是為了要透過各種儀式習俗的反覆祝聖,來求得生活空間與個體在面對宇宙循環的和諧與寧靜,這種空間依存與時間祝聖的緊密互動,恐怕就是所謂的「著根臺灣」。
感謝觀世音菩薩與土地公,感謝玉皇大帝與諸神,與我們一起守護臺灣土地。
原文:https://gushi.tw/newyear/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8-02-17 20:59:00
文章很好 但建議你自己的評論不要亂寫啥台灣文化受到中國文化的徹底覆蓋至少單就新年這件事 這故事裡面的玉皇大帝 難道是起自台灣? 不好意思 玉皇大帝是中國漢族道教的神土地公 在中國 也是最基層且與民眾最緊密依存的神明喔明朝著名小說西遊記 裡面那隻猴子 新到一個地方打妖往往第一件事就是請土地公出來 打聽消息這篇台灣新年故事 就我感覺 應該是中國文化的分支另外 這個故事沒解釋為什麼新年要放鞭炮耶 (笑)喔喔 一查 發現更有趣的 這故事好像不是台灣獨有耶中國福建好像也有這類故事耶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7532161.htmlhttps://goo.gl/bt1QYrhttp://www.mnw.cn/wenhua/ms/1081839.htmlhttps://goo.gl/YGDnyS另外 非常有趣的 漢聲中國童話這套書 選擇除夕故事時並不是選年獸 恰恰是選燈猴https://goo.gl/sSuHNe這樣好了 我替你到八卦版問^^
作者: tobinaga1 (歐力克斯‧巴弗樓)   2018-02-18 10:59:00
你是把神話當作歷史脈絡來探討?還有人家老師寫的文章標題勒?不知道漢人是什麼就不要亂用 老師有說臺灣是漢人嗎?只知道依循傳統而不解其意,等於宣告文化的死刑,你再重看一下老師怎麼寫的吧。慘,只會吵架 提不出論點 加油我比較好奇你看完文章怎麼還能講出這些話給你推回來 你講的話在我們這些做學術的人眼中真的特別好笑 謝謝你給我們快樂的新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