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托福五戰103

作者: keystoradio (realizedream)   2019-11-17 11:48:42
考生姓名:Alex 吳
考生身份:半職考生
學校及科系:師大化學
英文背景:學測14級(高中聽力補考過,大學共同英文分班為最初級(多益R360 L310)

大學兩年參加英文演講社的晨讀~)碩士多益725;托福91,交換一年後回國再考
考試地點:
2016/8/21 一戰台南地球村STN128741A (小教室約15人,一起考,佳)
2016/10/15 二戰台南寰宇STN10731A (大教室約25人,先到先考、佳)
2019/3/30 三戰高雄地球村STN12873A (大教室約50人,一起考、螢幕可調,佳)
2019/6/1 四戰高雄求精STN11847A(小教室約15人,先到先考、螢幕可調,佳)
2019/7/13 五戰屏東大仁科技大學STN11828A (大教室約20人,亂序入做、螢幕可調,
佳)
考試成績:
2016/8/21 一戰 R24 L18 S20(FFF) W19(FF) 300字 總分:81分
2016/10/15二戰 R27 L20 S20(FFF) W24(GG) 310字 總分91分
2019/3/30 三戰 R20 L23 S23(FFF) W26(GG) 410字 總分:92分
2019/6/1 四戰 R28 L24 S22(FFF) W25(GG) 400字 總分:99分
2019/7/13 五戰 R30 L27 S21(GFF) W25(GG) 416字 總分:103分
考試日期:2019/7/13
備考教材:字神講義、充電站、面授老師課後詢問(威廉老師email批改、Mia老師口說)
、考滿分閱讀TPO20~54、考滿分聽力TPO1~54、自組高雄台中作文讀書會(感謝小夥伴們
的幫忙^^)
(建議先試聽再決定,因為每位老師教學內容、風格不太一樣)
_
【心得/各科準備方式】
【閱讀】
我使用的是老方法,基本拆解句構、中文翻譯,每題檢討,避免猜對的(選項全看),考
前一週只檢討錯的、或是做題中(不確定的有先標示起來),檢討用小站托福的離線版
TPO1~54,如果答案解釋不滿意,再去考滿分網站上看別人的留言,我也貢獻了一些留言
XD。
解構句子是我檢討中很重要的一環,翻中文可以讓我熟記文章,因為托福經常同一主題多
篇文章出題,舉例來說Ground Water 在TPO 1 和 TPO 28 都出現過,然後2019年3月,我
又考到一次Ground water (Aquifer 含水層),三篇文章完全不同,題目不同,但主題
相同,用字類似 penetrate(穿透)、Permeability (滲透率)、Porosity(孔隙率)
,所以閱讀速度會變快,另外像是英國工業革命、馬雅文明,也時常考主題。
托福閱讀、聽力題目只要刷題TPO,就可以獲得相當足夠的背景知識,這是我選擇考托福
不考雅思的一大原因是,因為題目量足夠、此外打字作文比起手寫更接近未來趨勢(
email 工作)。
閱讀從TPO48往前做到 TPO24,考前再從 TPO49 做到TPO54,有人說閱讀分數和你做的題
目量(要檢討)呈正相關,我非常同意,但我也要補充一點,托福的閱讀、聽力有難有易
,運氣也有相當的成分,因此一次失敗不要氣餒,另外閱讀(我的閱讀速度不夠快,最後
一次考30也是寫完4篇剩下一分多鐘),我習慣先刷單字題穩定軍心(因為單字可以秒殺
,一下完成四題,還剩 18min心理壓力會變小),然後刷的時候注意句子插入題、同義句
子改寫題的位置,然後看完後按右上角的”Review”(直接跳回第一題開始做,不要再按
back浪費時間),直接go to the question 1。
最後一個心理建設,閱讀第一科最緊張,第一段通常會看最久,要安慰自己正在了解標題
和文章的聯繫,懂第一段就等於幾乎了解文章脈絡,所以第一段時間讀比較久是理所當然
的,後面會越讀越快。然後鼓勵自己差不多10min中後要做到半數題目,因為一篇文章只
有20min,我習慣把題數和時間分配記錄在紙上提醒自己(以四篇閱讀 80min為例,剩
70min =要寫到第7題,剩60min = 第14題,剩50min = 第21題….)(新制時間題目不一
樣要注意),時間到就要猜,不要戀棧,圈起來有時間再回來檢查,當進度比時間表快時
,也不要鬆懈,因為後面可能有難題,我常看時間還很多,就不小心鬆懈,慢慢做題,最
後有難題反而來不及。
答題方面,我習慣先看題目,再去文章找答案,看三四句後有個大綱,再回題目,四個選
項我都會看,然後挑出最優解,然後文章不會細讀,不會像檢討時翻中文或句子解構,只
要主詞、動詞抓到,大致了解句義,能夠解題,我就跳下一題了,只有檢討時我會細心翻
譯,每句解構。
(檢討時注意,困難句構,Ex:假設語氣省略if倒裝,參考: https://is.gd/7xzZ02)
had, should, were 都可以省略if 放句首,變成假設語氣。
2019/3那場閱讀,因為事前太輕敵沒有準備,並且上場太緊張,做題戀棧,浪費時間而考
差。曾經看到考滿分有人分享武俠小說裡的一句話,「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所有的技巧都
是浮雲」,坦白說,我遠遠不及這個境界,但我想我在閱讀上,確實沒有使用技巧,只是
用努力(做題)、蠻力(翻譯)小心翼翼地推進,加上一點運氣才達到滿分。
所以如果正在讀此篇的各位,和我一樣英語非母語、和長輩講台語、小六才學英文、看卡
通又不看美劇XD、高中聽力補考過,我相信只要努力累積,機會來時,也能打出和高手一
樣的拳法。
學英文、準備托福的過程,一直催眠自己,自己在做一件大事,像 pioneer 一樣,像 普
羅米修斯要偷智慧之火到人間,以後也要去美國學成後,再分享東西給更多人,催眠自己
,準備托福,不只學到英文,還學到很多歷史、地理、科學、知識。
因為托福的文章、口說、寫作、聽力,都是世界上真實的地名、事件。所以每次我檢討題
目,我習慣把地點放到 Google map 搜尋,存到我的最愛,不知不覺中我的map 已經佈滿
星星、旗子和愛心;繼續催眠自己,托福帶我深度旅遊,有一天和朋友、家人如果到此一
遊時,我可以分享這些歷史,引用TPO19其中一句話,”impress friends with that
little tidbit”(用小知識使朋友印象深刻)
TPO中的實用小知識,外蜜腺Extrafloral Nectaries,百香果等植物在開花前、葉子之前
會有提前分泌花蜜,看似浪費能源,其實是吸引螞蟻保護自己。巴西雖然從西班牙的殖民
下獨立,但其實獨立發起人是西班牙皇室的孩子。
_
【聽力】
初期:聽寫、跟讀
晚期:猜可能會出的六題。
謝謝布曦老師,後來我也參考很多網路資料,集各家大成,以下我要分享我的學習方法,
初期:每天聽寫2個Lecture(約3個月),並且把一整句輸入單字卡記憶(Android 使用
Anki免費,iphone可以用AnkiApp暗記),我習慣輸入三個重點去記憶;
1. 不會的單字,尤其是聲音類似而聽錯的,Ex: tour、toward。
2. 一個片語,Ex: account for(解釋),and what have you(等等、諸如此類)
TPO12。
3. 句子,有時候因為全部單字都懂,組起來反應卻不夠快,
Ex: they wouldn’t pay you anything up front(他們不會事先付款 from TPO美術系
學生想賣自己作品),Ex: things went smoothly from the get-go (從一開始(
get-go)就順利進行 for TPO 42)。
晚期:中間自我懷疑很久,想說是不是因為不會唱歌、捲舌音不分,怎麼抄寫逐字稿都沒
進步,於是開始練習主動猜題,考前一個月每天聽兩個Lecture,猜它會出哪六題,通常
我會猜中四題(這個練習對考前很有幫助!!!,會發現考題大部分落在—文章想告訴你
的新方法、問題、轉折、專業字解釋、學生教授態度)。聽力TPO1~54做完後可以做第二
次(因為會忘記,還會再錯),想要新題可以參考這各大陸網站
https://www.ximalaya.com/waiyu/18548427/ 自己做的逐字稿
https://reurl.cc/pDLM0r(Ctrl+F找標題)
最後,讓自己沉浸在英語環境,休閒時看60 second science(有逐字稿,吃中餐,用無
痕瀏覽一天可以刷2~3篇),另外看美語youtube(一次5~8min)讓自己產生很快樂的錯覺
(Conan脫口秀(適合托福)、BIG bang theory(適合GRE)),(也推薦TED ed,基本
上只要時間短、能放鬆一下即可,美劇怕看太久,不適合考前),如果沒字幕可以善用
google translate這個網站教學https://youtu.be/fPyYG32dFJk。
大量做TPO時,也補充大量英文科普,催眠自己那很有趣,像是正式考試考出(海豚會邊
睡覺邊游泳,一邊眼睛看、一邊眼睛休息,左右半腦,輪流休息),(太空中,星球除了
自轉、公轉,甚至還會左右搖晃wabbling,造成光線產生紅藍位移),看60 second
science,知道大象會換六套牙齒。
_
【寫作】
非常謝謝作文威廉老師,幫我改了很多次作文,老師會耐心將每次作業來回修改到完美。
非常感謝讀書會的幫忙、謝謝璿文、偉宸,每周幫忙互相批改,家偉、涵毓、育銘給我建
議。
作文整合我使用簡單的模板,主要著重聽力的內容。210字以上~300字左右
開頭The listening content totally refutes the reading passage in the issue of
whether S+V (or not).
作者: tyloyal (慶兄)   2019-11-17 20:02:00
推,非常詳細的心得
作者: SeungHsu (Seung)   2019-11-17 22:16:00
推詳細心得,衝第三戰中...
作者: ricelonghu (沛沛)   2019-11-17 23:48:00
推 勵志又詳細
作者: Ayenyen (Ayenyen)   2019-11-18 13:01:00
超詳細,謝謝您!!!
作者: travel3141 (travel)   2019-11-18 17:26:00
大推!! 超詳細的分享,感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