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托福68進步到95申請交換

作者: dukee (dudu)   2018-12-08 14:44:16
[求學背景] 大二在校生
[英文能力] 學測10、舊制多益665
[考試日期] 2018.10.27
[考場地點] 時代站前6樓(STN11537A)
[托福成績] R16/ L19/ S17 / W16總68
R23/ L27/ S22 / W23總95
比起一堆托福破百的,好像考到95不怎樣蠻心虛的,
想說英文底子沒那麼好的可以參考一下我這篇超普底的,增加大家信心~
是第一次發文如果有任何問題再請各位跟我說,或者是有問題想聊都可以站內信給我~
考托福的原因是這樣來的,沒事就會逛逛學校網站發現公布欄有申請交換生的資訊,
說實在科系的關係真的沒想過出國這件事……
好奇心驅使下仔細讀了申請的條件,其中蠻吸引我的一間學校交換資格是要「iBT 80分以
上」這成績對於不瞭解托福的我來說還沒什麼感覺,去查了才發現英文聽說讀寫四項都要
到20分以上才有辦法。
或許比起破百對很多人來說80不是什麼難事,但本人英文程度超普並不是很好,
而且連多益都考得不好,本來想說就一直逃避英文到大學畢業吧……
托福這件事實在是想當作放水流沒想要考,而且還是用電腦考我看到密密麻麻的英文網頁
就頭昏了,覺得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阿~
直到有天跟直屬學姐吃飯,聊一聊發現自己還很迷惘不知道未來的方向,
也不像學姐有實習又一直加強自己考證照等等。
想說家裡也願意贊助我出國交換,不如就把交換當作學習英文的目標,
有個目標才會有動力呀!
以下方法不敢保證一定有效,也許可以提供你們參考、試試看,
說不定其中會有適合各位的方法。
reading
因為實際考托福閱讀每篇文章對我來說難易度不同,
而且又會緊張感覺讀起來就更慢了……
平常練習就要嚴格掌控時間一篇不能夠超過20分鐘,
真正考試時才比較不會失去原有的水準。
剛開始除了每天背單字,也有去補習班上課老師會教閱讀的技巧提升速度,
主要都是要能夠理解文章內容、架構。
我覺得上課好處是可以認識夥伴,下課有時間也會一起約練習,
老師也很好會回答很多問題、平時自己的練習也很重要。
所以準備托福的過程自己是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吸收,
整理出一些不懂的部分到上課時再跟老師討論。
另外考滿分、小站用來輔助背單字還蠻不錯的,上面有超多托福常見單字,
也會不定時更新。
像我第一次考托福時就是英文底子不夠,所以才會先從這方面下手,
之後慢慢做題目看到不會的字也不會覺得卡,相對提升作答信心!
然後就是自己分類做單字本,把TPO裡面不懂的單字整理出來,
快考試那幾天拿出來複習。
其實要能夠掌握長篇文章真的就是多看,閱讀是有付出就會有收穫的!
我習慣先看題目再讀對應的文章段落,先有個概念知道問題是甚麼,
讀文章時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答案在哪裡。
先把第一段看完,看完之後再看後面每一段的第一句,
因為每段的第一句可以告訴你這段大概在講甚麼,在看的時候同時把每段關鍵字做筆記。
重點是盡量在讀第一次時就搞懂每一句的內容,遇到比較難的就先跳過沒關係,
可是至少要明確知道每一段在講甚麼、用了甚麼例子或證據。
這樣在做題目的時候才可以很快選出答案,而不是讀完文章還搞不懂內容,
做題目的時候還要再回頭從文章裡找答案,這樣會花掉很多時間。
listening
聽力的進步連我自己都驚訝,的確是剛開始聽會讓人感覺到有些麻煩,
但偏偏托福聽力實際所佔的比重又很高。
連口說和寫作也都有聽力的部分,而且可以說需要聽力才能作答,
因此越早開始累積聽力同時英文實力增加是必然的。
其實每個人情況不同,我認為提早個半年以上開始累積為佳,
因為第一次考試就是前三個月左右才衝刺進步當然很有限!
後來補托福拉到半年以上因為已經接觸英文一段時間,
上課都是全英語環境蠻重要的,跟外籍老師交談有順便培養用英文的邏輯思考。
沒事就是讓自己長時間沈浸在聽英文的環境,你可能會覺得很煩都沒什麼興趣,
但好習慣的養成是很重要的。
不只是接觸托福相關的內容,放鬆之餘也可以好好利用Youtube來培養一些興趣久而久之
增強英文聽力。
我覺得關掉字幕,嘗試專注聽+邏輯推斷很重要,
第一遍發現太多聽不懂可能會手癢直接打開字幕邊聽邊看,千萬別這麼做啊!!
只要你這麼做就是沒有幫助英聽,而且會養成依賴中文翻譯,
正式考托福根本連英文字幕都沒得看阿。
建議是聽不懂先多聽幾次,習慣播放速度、發音,試著練習做筆記跟關鍵字,
一次聽不懂很正常,那就再聽個三、四次瞭解至少一半內容。
所以素材的挑選依照每個人可接受長度,剛開始一定很難忍受3.4分鐘長的TPO,
很容易聽一聽就恍神無法專注了。
然後是先聽懂再做筆記,托福聽力常會有不重要的資訊混淆在裡面,
因此不需要每個字都聽寫下來,反而會浪費作答時間。
練習抓重點就好,聽完後自己總結段落大意,用自己的話來整理剛聽過的內容,
同時練習聽力和口說。
培養英文的思考邏輯讓準備托福更能夠整合,才能較輕鬆地應付essay和各種報告考試。
speaking
要克服開口說英文其實是需要預先做心理建設的,
可能因為不習慣所以會覺得怕別人聽到自己說的英文不流利。
建議的是先不要求自己要用很厲害的單字或片語,
因為腦袋在思考這些比較高級的單字片語時,其實說起來就會卡卡的。
所以我是先把自己要表達的重點先順順地說出來比較重要,而且語速盡量不要太慢,
用字的話以不要過度重覆為主。
除了在補習班上課跟人對話練口說,我回去也會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花個10分鐘,
試著用英文表達當天發生的事。
雖然是用自言自語的方式來練習,好像沒有什麼幫助,
從上課被糾正的文法、句型再用一次正確的方式描述。
我覺得重點是在訓練自己直接用英文思考、造句,而不是用中文想好內容再翻譯!
所以上課時跟別人練習就是要一直講、盡量不要停頓,
就算還沒想到要講什麼還是要儘量說好說滿,
可以知道別人到底懂不懂你用英語表達的內容。
如果是自言自語的情況下,比較沒有什麼壓力,
隨便講講第一個從腦袋中浮現的東西也好,甚至是講一些心情、無意義的話也沒關係。
如果是找不到人練習、或不好意思在別人面前講英文,
可以順便錄音這是一個蠻不錯的練習方法。
剛開始練覺得很難還要跟外籍老師對話,然後腦袋還會不自覺地用中文思考,
出現中式英文的句型……
這時候只好盡力拋棄腦海中這些中文的文法,
試著回想平常看的影集聽到的音檔都是怎麼表達的,
講得不太順沒關係多聽多練會變好的!
writing
推薦的方法之一就是常常看範文,從文章內容學會矯正自己的寫作邏輯。
第一次考托福時才16覺得自己埋頭苦寫不是辦法,
還好後來上課老師有幫我逐字逐句改幫助最大。
因為很多文法不是用錯而已,是外國人完全沒有這種說法XD建議大家還是先用英文的思維
出發想點。
然後看看自己跟那些好的文章差別在哪,
整合寫作就是可以簡短但要架構明確、主旨清晰從聽到跟看到的重點條列對比。
獨立寫作的話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中間兩段內容充實豐富、字數也要夠多、一定要有例子支
撐你的論點!
第一段要先清楚表明你的立場,最後一段結尾再簡單重申一次支持的理由和自己的立場就
可以了。
我自己考試時也是採取4段的架構,字數的話是控制在450-500其實總佔比整合寫作的還要
花更多時間。
覺得寫作可以進步這麼多到有2字頭,真的超感動~跟準備托福閱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看了很多文章大概都知道應該要把重點寫得越清楚越好,
不像中文以前就是前面感嘆一下然後結論才知道整篇文章要表達什麼。
而且透過有系統學習英文寫作幫助很大,
不只是考托福還有之後到國外要寫作業也都是必備的技能。
現在即將要展開交換生的日子,很多文件都是要自己寫才發現這麼好用XD
而且看文章的速度也有提升,可能是抓重點的技巧已經練習很多次,
就大概知道一篇文章應該要如何讓人看得懂甚至是一眼就抓到主旨。
心得
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遠大的目標,為了去交換還跑去補英文~
想想也沒什麼損失頂多就是考差沒辦法出國體驗,而且能夠把英文學好,對我來說學好就
是要跟外國人自然的交談。
第一次裸考想說先試試水溫,建議不要輕易嘗試等於就是把報名費丟入水中……
也因為申請交換最慢要在明年前繳交托福成績,所以對我來說直接去補習班是比較有效益
的方式。
不敢說我有多認真上課,特別口說因為是小班制要跟同學、老師聊天互動,
所以強迫自己一定要講英文,這樣每周逼自己開口真的增強我勇於說英文的信心。
當然我自己也是很努力爬文+回家唸英文準備托福,不過當時也很糾結到底要不要補習,
現在拿到的成績比我想得好而且也有幫助,真的沒有白費我比較那麼多間~
然後如果有人想要問我上課的心得可以站內我囉~
我原本是有想過如果努力自修的話聽力跟閱讀一定可以進步,只是口說跟寫作就沒什麼把握了。
原因就是必須要有人告訴我哪裡需要改善,才能夠針對那些問題修正,
好險知道成績後雖然沒有破百,95分也算是努力這麼久還滿意的成績!
最後想說的是比我高分的大有人在,
但是想分享的原因是自己這麼普通的英文程度也能進步這麼多。
要相信自己可以突破困難,準備的過程很辛苦又漫長,
希望透過我的小小心得能多多少少幫助到正在準備托福的大家囉!
作者: tennis1038 (13nash13)   2018-12-08 16:34:00
作者: owl96 (貓頭鷹)   2018-12-10 15:13:00
推!謝謝分享
作者: t0a6ng24 (Ryder)   2018-12-10 18:58:00
作者: michelle130 (min130)   2018-12-11 19:44:00
作者: evakao (mushroomhan)   2018-12-12 10:41:00
請問dukee大裸考跟最後一次考試間隔多少><
作者: govem (聞聞)   2018-12-12 21:42:00
想知道在哪裡補~請收一下站內謝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