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1 TOEFL-IBT 101分 (美加)

作者: hdewyi (英文不好是不是屎了)   2015-02-12 12:48:17
《TOEFL-IBT應考日期及成績》1/11 二戰 101分
《求學背景》 台灣大學 生機所
《英文能力敘述》TOEIC 790分
《考試身份》 全職考生
《考場地點》 台南iDEA STN13056A
《準備時間》 與GRE交錯準備六個月
《準備教材》 美加講義、TPO、Crash Course、60-second science
《各科分數》
一戰(8/23/14')-R:26, L:23, S:23, W:24 rescore變20 (總:96->92)
二戰(1/11/15')-R:27, L:26, S:22, W:26 (總:101)
在讀聽說寫分開陳述之前,如果您是距離考試還有充分時間(半年以上)的同學,無論如何,請首重"聽力"的準備,平時多聽60-second science, crash course等附文稿的教材打逐字稿。托福可以說是一場聽力的戰爭,聽力的把握度提升了,後面的準備會更有效率。
˙讀- 單字量必衝
本身對於閱讀文章不太在行,就連中文也常常會花較一般人多的時間在領會意義上,因此第一次做托福的英文閱讀時簡直無法想像,要在60分鐘做完三篇,別說是想答對,就連想要答完都是個問題。而老師清楚點明了各類題型的解題技巧,以線索找答案,就算閱讀上的速度較慢,還是可以很有效率的提升答對率。除了這些技巧外,平時還是要多閱讀,熟悉句構,減少回讀,將時間留給較複雜的題型(如一些detail與summary題),以此來獲取高分。
˙聽- 切勿腦補
聽力是本身相對弱的一環,因此花了很多時間在訓練。聽力必須先找出適合自己的應答方
式-抄或不抄筆記。對我來說,各有優缺點:抄筆記較不會聽一聽就恍神,但是也容易因為
抄了而漏聽;不抄筆記則可以專注於內容(但要先訓練專注力),但在答題時有些細節容易錯置。我最後選擇不抄,以邏輯的方式串聯內容,減少細節錯置的問題,再配合老師的考點關鍵字,掌握率更高。另外就是切勿腦補,可能會因為細節遺漏,作答時看到選項會有"好像有提到,又好像沒提到"或是"這個答案這樣解釋好像也有道理"的疑慮,猶豫中造成時間浪費,又容易答錯。我認為,聽力好好聽,作答不要想太多,盡量以直覺的答案作答(前提是內容要真的聽懂),如此不但時間較充分,還可以避免無謂的錯誤。
˙說- 慢而清楚
美加的口說訓練很扎實,幾個禮拜過去,會發現從支支嗚嗚迅速的進步到可以有系統提供完整的回答。另外可以從TOEFL官方的口說回答技巧影片裡面發現一個重點"不要講太快"。寧願把字和文法用對,不需要華麗的句構,優美的詞藻,再配合自己的模板,清楚地把要講的重點表達出來,分數就不會太低。補習班的許多口說專題都非常有用,提供了快速思考的方法,也提供了一個答案可以對應多種題目的概念。考試時如果具備了這樣的認知,緊張感會稍微小些,也可以較正常發揮。
滿推薦去以下網址看看官方的評分標準,或許會有新的體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8s9prmAD30
˙寫- 充實舉例庫
寫作就是多閱讀多寫,一方面習慣自己的模板,二方面多充實自己的"舉例庫",而老師提
供完整文章分析,包含許多優良的範文,相當有參考價值,在閱讀的同時,順便將範文內
優良的句子修改進自己的模板。另外作文的字數與分數雖然不成正比,但是也不成反比,也就是說,在能力範圍內,盡量還是能寫就寫,但切記不要為了衝字而離題,寫了一堆跟內容沒有太大關係的東西,這就可能造成反效果。另外可以閱讀一些名人的自傳,像是我常以維珍集團創辦人- Richard Branson舉例,他是個有雄心,愛冒險,又善用現代科技的人,像這樣的例子,遇到不同的寫作題目,稍微變化一下都不難成為一個好的例子。
很感謝美加提供如此豐富的資源與指導,謝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