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相隔五年後二戰109 自修心得與分享

作者: sevenwan (七個萬)   2014-09-03 01:49:14
《考生身份》 在職中
《求學背景》 台大管院
《英文背景》 英文學測15級、英文指考91、居妹700(2011/1)
《考試地點》 馬偕護校(後面稍微分享一下)
《考試日期》 2014/08/23
《準備時間》 應該算一個月
《一戰成績》 R:26 L:30 S:22(???) W:25(??) TTL:103 (2008/11)
《二戰成績》 R:27 L:29 S:27(FGG) W:26(GG) TTL:109
由於大三的時候,為了申請交換學生要考托福
暑假草草念不到一個月就去考了,分數有破百還過得去
但除了剛畢業時考GMAT英文正巔峰,卻也因為托福的時效僅兩年
沒在當下趁勝追擊,直到工作後也越來越少使用英文,可以說是每況愈下
但隨著工作近三四年後,也萌生出國深造的想法,就開始重拾英文
第一階段就先把過去的感覺慢慢找回來,再開始針對考試來準備
《備考教材》
.TIME => 大約考前兩個月開始,讓自己重新習慣閱讀英文文章
.TED => 平時運動或無聊時會看,加上看電影跟影集,還能維持一定聽力
.TPO => 坦白說,真的忘了托福怎麼考;大概考前一個月開始做
.PTT => 必須感謝網路資源,除了必考單字和各種模板建議外,大概就是機經了
一戰時完全沒想過看機經,GMAT時則是報到換題危險期,就放棄看
這次特別為了說和寫做練習,畢竟是當年考最差的兩項...
因為效果不錯,所以我也想多花些篇幅分享這部分
希望能有參考價值,或是拋磚引玉讓更多人分享各自的想法
《閱讀》
我閱讀不算快,但是找關鍵字跟句子還OK
特別是補AT後有學到一定的閱讀方式,想辦法在腦中化為中文最快
但我認為勝敗差別還是在於單字題,只要夠快,就算閱讀再慢也會有時間看
所以如果手邊有相關資源,每天花20-30分鐘看一些
多中一個單字,考試每篇就會省下2-3分鐘
這次比較可惜是沒有到期望的28分,主要還是常常針對語意鑽牛角尖
以我而言,通常大概猶豫五題會錯個三題,如果又是最後大題就更尷尬了
只能說,閱讀的運氣有點重要:主題熟悉度、單字難易度跟考場因子...
《聽力》
這邊想要探討一件事:筆記
我很不會做筆記,舉凡上課筆記或開會的meeting minutes
應該是說常常不知道哪些該記,反而因為記東西可能恍神
到考前我都還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做筆記,事實證明...
不應該!!
當下我還是非常順手的拿起筆,寫下聽到的東西
想當然爾,手寫的哪有人講得快,於是乎反而手忙腳亂
有一題就這樣漏聽了,可能也因此導致退步成29分
個人建議,除非你對自己的短期記憶很沒信心
或是無法當下聽到就記起來,這種才要筆記,否則不要分心
耳朵聽的同時,嘴巴可以跟著複誦一次加深印象
平常在練習的時候也是,不管是看影片或是做題目
《口說》
首先,有機經就多利用
畢竟就算只是當練習,沒考也不吃虧嘛您說是否
再來,如果是有18分以上實力的人
不要找模板,自己的模板自己練!!!!!
最後,口齒要清晰但不要像電子辭典...
善用pause來幫助增加思考的時間,創造明確的段落
當然某些主題很難講滿時間,也能多消化些秒數 lol
.第一題:熟悉的事物
訓練自己想例子,而且隨時可以改
就算只有一個也沒關係,只要你能講的好又完整
這題理應是最簡單的,除非問題很刁
但我這邊拿了個F,自己知道這裡有非常大的失誤
因為機經完全命中,但我卻沒發現練習時例子舉錯
導致正式考試回答時一度自相矛盾,反而草草結束
.第二題:支持或反對一句話
很多人會喜歡重複題目,再說自己支持或反對
也就是模板,還是希望大家...自己的模板自己練!!!
我的做法會是,先想到例子之後用它當開頭
這次遇到的題目跟機經一樣:學校要換電子書
我否定的切入點是:個人習慣、執行成本、設備限制
所以第一句話是 Well... I don't have an IPad, so...
再帶到電子書可能會需要相應的裝置
而我因為也習慣翻書、用筆作筆記畫重點
所以也才沒有買任何平板電腦或電子書
不過也可考慮在最後補上一句
如果怎樣怎樣,可能就會發生or會同意
營造出我不是死背例子,而是有想法的
.第三題 & 第四題
看一段話再聽一段話,重點通常是聽力那段
這邊只要穩紮穩打,有條理地把寫下來的重點完整表達出來
我認為不會有什麼問題,但記得要先快速brief文章主旨
其中第四題我自己有個小技巧
因為通常題目是某個學科的內容,會有一個topic
我不會像很多模板講出topic後再開始闡述
反而是直接說講者的內容、範例
講到差不多一個段落後,再recap說
上面這些林林總總阿撒不魯的,就是文章所說的topic
不確定是否有用
但至少不讓回答千篇一律或是太制式化
.第五題:problem與solution
我練習時,常常花太多時間描述發生什麼問題
後來發現能短就短,把重點放在which solution & why
老實說會話中都會把pros & cons講給你聽
選邊站後複誦一遍就不會有問題
但可以自己再稍微延伸說一些五四三的點
例如我遇到題目又跟機經一樣
講作品花瓶摔破,兩天後就要交了
黏起來可能會被扣分,重作又可能來不及
還有其他final exams要準備
所以切入點是:
既然重作不一定來的及,而且還有很多科目
黏起來頂多被扣分,至少不是遲交或fail other subjects
而且搞不好教授人很好,不會在意 => 這句就是對話沒出現的五四三...
.第六題:Lecture
這跟第五題類似,但lecture通常更死
也不用選邊站或自己在那超展開
建議就跟第三題一樣,穩穩地把記錄下來的內容講完就好
《寫作》
我寫作一定要用模板,因為我打字不快
但一樣,自己的模板自己練!!!
你可以看過十數種模板後,擷取你覺得最順的精華
盡可能的拼湊出自己的一套模板
第一題的形式很單純
除非聽力聽不好,否則就是照著例子一一反駁
第二題就要看運氣,題目好不好發揮
寫作我機經都沒有中,但透過機經練習還是很有用
我習慣的舉例邏輯是
1.身邊的例子,即便是虛擬的也掰一個出來
2.普羅大眾或較為籠統的例子
3.想一句話先打臉,再反打回去 => 這比較需要練習
我的題目是現在年輕人比以前更有機會改變世界
先舉了我一個朋友,捨棄banking高薪去了NGO
過去並沒有這麼多機會,讓他透過工作或各種組織來參與相關活動
第二點說50年前,可能大多數人都還要思考如何溫飽
哪來心思想改變世界,改變艱困的生活已經很難了
最後就先打臉,說雖然年輕人在這個社會常常被認為是troublemaker
可是!! 我認為這是小眾,我還是有很多人願意付出
無論是個人或工作,甚至是從政來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最後打完350字,竟然還剩10分鐘
我自己也滿驚訝的,就有時間慢慢檢查
所以寫作的模板是有一定的幫助在
《補充》
1.可能有些人需要更扎實的準備方式,會覺得我有些東西太好高騖遠
 但千萬記得不要死讀,特別是當托福跟AT不同有口說的時候
 當然基礎打底還是要穩,平常讓自己習慣英文很重要
2.只能說機經真的有幫助,但不要看閱讀跟聽力
 通常這兩部分的機經都會比較零散些
 反而可能會讓你考試時候更混亂
3.馬偕考場除了遠了些,個人覺得還算不錯啦
 設備都還OK,但螢幕有點高可以俯角往下調
 比較麻煩是沒有隔板,可能會被旁人影響
 還有那邊沒有衛生紙,要自己帶或買喔
  
4.我自己在練習口說與寫作,常常會問同事
 特別是例子自己生不出來時,有些其他意見也很好
 
一出分就想要來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也歡迎一起討論並提供想法
祝大家都能考到自己想要的分數,還有中秋節快樂(?)
作者: getsmart (不聰明)   2014-09-03 07:45:00
作者: akblover (Yi鳴驚人)   2014-09-03 08:51:00
感謝分享~
作者: knt2014   2014-09-04 13:18:00
分享的好仔細,感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