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閒聊] SF-2281主控還能再戰幾年? (+TLC SSD資料)

作者: Cubelia (天空の夜明け)   2016-03-25 16:57:59
※ [本文轉錄自 PC_Shopping 看板 #1MyuFOmM ]
作者: Cubelia (天空の夜明け) 看板: PC_Shopping
標題: [閒聊] SF-2281主控還能再戰幾年? (外加閒聊)
時間: Thu Mar 24 14:06:04 2016
SF-2281主控還能再戰幾年?
[以下嚴禁轉載]
經典的SandForce SF-2281主控
除了VB1以外還有VB2、VB3(消費級市場似乎沒出來過)、VB4的步進
從2011年戰到2016年的今天都還在戰
當時VB1被爆出不支援AES-256加密後(只支援到AES-128)就有了VB2以後的步進
由於那時的Intel 520也有採用了VB1的主控,只好也展開了回收
最後在2014年的時候大跳水,
採用Intel 25nm MLC(5K PE)的520在當時可說是一時的高CP首選
在更早的SF1222還很容易進入鎖死的Panic模式,只能RMA回原廠處理
SF2281則是剛出來有傳出BSOD的狀況,後來經過韌體的更新才解決
然後還有ES主控事件
(當年的OCZ Technology就有中槍,後面的話原x屋有一批PxY SSD也有用ES主控)
當時的話SandForce批准的是"SF-2281VB1-SDC-ES"
但OCZ Technology用的是"SF-2281TB1-SDC-ES"
PxY那顆則是"SF-2281VB4-SPC ES"
嗯...SandForce批准的步進卻與廠商實際用的是不同顆呢lol
上面的OCZ是OCZ Technology時代,
現在的OCZ是OCZ Storage Solutions,不可混為一談
================================================
SF主控能夠壓縮資料的特性(DuraWrite)可降低寫入放大(最佳狀況還能小於1)
搭上RAISE技術後的讓顆粒的壽命多少也能表現更佳
不過這點的話也讓SF主控遇到100%非壓縮資料時跑分就會相當難看(如AS SSD)
此時可壓縮資料的ATTO Storage Benchmark就成了廠商標稱速度很常用的標準
這速度有時也會被說是虛標(因此也被戲稱為"快樂表")
而隔壁棚Marvell主控則沒有這樣的壓縮特性,
在面對100%不可壓縮資料時的"跑分"表現也比SF-2281好
在髒碟(dirty state)與塞滿的情況下Marvell主控的跑分表現也會較佳
不過實際上當然不太可能都是100%不可壓縮的負載(跑分不等於使用者體驗唷)
也不太建議將SSD塞到滿就是了
(後來廠商發現原來使用者很愛看跑分...於是就開始跑分競賽,
除了用SLC Cache衝分數以外,還出了啥MAX IOPs版本呢)
而SF系列當時的特點就像台系主控那樣
一整套的方案都有
(除了主控和公板PCB以外連韌體也有提供,不過韌體還是有分啥標準和黃金版...)
只要弄到NAND Flash顆粒(支援眾多種顆粒)和含有SF主控的PCB
焊上去之後再搭配開卡程式和韌體下去開卡
最後裝上殼貼上貼紙後就能準備拿去賣
(當然也沒那麼簡單,還會有壞塊檢查和老化測試...等)
就以支援眾多種類NAND Flash這點來說...問題就出現惹
雖然SF主控的保護機制那些都很出色(如RAISE和DuraWrite)
但某些廠商在當時為了壓低售價和產量挺而走險的去用爛顆粒,最後導致返修率爆表
連非同步硬上同步都有辦法做到呢XD
說到韌體,SF-2281有個比較特別的5.2.2號稱是黃金版(gold)的韌體
在中國大陸某家xx速就有用號稱"黃金版"的韌體搭配"Intel SLC顆粒"做的SSD
不過這SLC顆粒嘛...下面會有提到
========================================
而經過了這麼久的時間
台灣市面上比較買的到用SF2281的SSD僅剩下ADATA SP900、
金士頓V300(KST標)、HyperX Fury(KST標)、Intel 535(客製版)
和用☆神☆秘☆SLC顆粒的SSD
ADATA SP900就不多說惹,自己看吧...
SF2241+同步顆粒(白片)
SF2281+同步顆粒(白片)
SF2281+異步顆粒
連mSATA轉2.5" SATA的版本也有
SP900資訊來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0&t=3847495
-
金士頓V300:
雖然說是傳說中的換料大雷貨
但最屌的是120GB單項竟然可以站穩Newegg最高記錄的八百多個評價(再加240GB就破千了)
http://www.newegg.com/Internal-SSDs/SubCategory/ID-636?Order=BESTSELLING
中國大陸的京東(JD)還破80000的評價(撇開灌水的可能性...真的也很屌)
http://item.jd.com/779351.html
V300主控用的是打Kingston標的SF-2281
一開始是第三方封裝打Kingston標的Toshiba 19nm Toggle顆粒
然後換成第三方封裝打Kingston標的IMFT 20nm非同步顆粒,跑分低落
V300從此被貶為__
最近這顆也下殺的很兇就是了
不過說實在der
120/240GB請買SSD Plus...就是別買V300
-
HyperX Fury嘛...沒啥看法
主控用的也是打Kingston標的SF-2281
繼續推SSD Plus
-
最後的話則是最近相當火紅的Intel 535(客制化的BF29AS41BB0)
主要是因為大幅跳水,加上Intel的五年保好口碑,綜合起來相當誘人
不過某些用戶看到SK Hynix 16nm MLC
還有特定狀況下的高寫入放大特性就會直接PASS就是了
特定狀況下的高寫入放大這點還蠻奇妙der
和SF主控低寫入放大的特性正好相反
如01這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0&t=4741097
個人在想樓主這顆的通電次數只有7次,但時數已經超過3100小時,E9值已經被耗到40%
相當於18天多才會有一次通斷電的循環
蠻好奇那篇的樓主實際操作的狀況如何,而且還是接在SATA 3Gb/s接口上呢
至於☆神☆秘☆SLC顆粒SSD就不多說了,沒有明確指出是哪間唷~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58170338.A.429.html
================================================
SF-2281一直戰到現在,不過和3D NAND或是TLC顆粒無緣
而繼位者的SF-3700系列從2013年的新聞到前幾年的ComputeX和CES demo過後
都沒其它的消息了
但隨著開卡工具的的流出(其實連Intel 520的PCB也有外流出)
SF1000和2000系列主控(部分台系主控也是)在中國大陸的DIY SSD
或山寨SSD市場有了新的一片天
註:SF1000和2000系列主控的開卡工具是只能在Fedora上面跑的軟體
所以SF-2281到底能再戰多久呢?
會想到要寫這篇來閒聊SandForce主控主要是因為最近弄了一顆故障的OCZ Vertex 2來玩XD
不過搞了好一陣子還是無解(PWR和FLT燈恆亮,Windows裝置管理員抓的到但就是沒容量)
不知道是不是顆粒掛了,因為SK Hynix當年的名聲不太好R
http://i.imgur.com/7X1HZxA.jpg
http://i.imgur.com/65h1sHS.jpg
SF-2281的顆粒支援:
ONFI陣營:
Intel的25nm(520/525/330)=>20nm(530/335)
Micron的34nm(eMLC)=>25nm=>20nm
SK Hynix的26nm=>20nm(有在Intel Pro 2500上採用)
=>16nm(有在Intel 535和Pro 2500上採用)
Toggle陣營:
Samsung 32nm(eMLC/SLC)
Toshiba 32nm(hMLC,有用在OCZ Vertex 3 Max IOPs版)=>24nm=>19nm
SanDisk 24nm=>19nm
SF2281支援的顆粒資料表來源: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24014-1-1.html
這邊還發現一個八卦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29417-1-1.html
原來Intel 750本來是要用SF3739的主控呀!!
還有Intel 730的繼承人本來也是有機會用SF37XX的主控呢
只可惜SandForce被LSI收購,又被Avago收購
最後SF就賣給Seagate惹...
喔對了Intel 540S應該也快來了,如果這篇沒錯的話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29557-1-1.html
看起來還沒上B0KB的3D NAND TLC顆粒(因為看消息是預計在50~34nm之間)
16nm的話...SK Hynix或Micron都蠻有可能的
SK Hynix的機率會比較高,畢竟Micron 16nm TLC還蠻慘der
主控的話至少不會是自家主控
(型號後面非GN的寫法,N為數字,表示Gen幾,可參考X25、320或730的寫法)
難怪Intel 535最近一直下殺R
然後Plextor M7V的方案也出來了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29542-1-1.html
Marvell 88SS1074+Toshiba 15nm TLC
參考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396603415.A.F82.html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21941245.A.F10.html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22065647.A.2B8.html
https://www.ptt.cc/bbs/Storage_Zone/M.1342035431.A.561.html
http://bbs.pceva.com.cn/thread-96827-1-1.html
==============================================
偷渡一下SSD Plus 480GB的最新資料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p?p=1085547065&postcount=2673
Marvell 88SS1074+還不確定製程的顆粒
但以SanDisk的韌體命名法來看SSD Plus 480GB用的是Z310開頭的韌體
一般來說字首的英文字代表顆粒製程,此例的話Z=>"可能"為15nm
後面的3"可能"是代表TLC顆粒(由X300和Ultra II可得知)
不過最近還看到更有趣的資料...嗯真的超有趣der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29395-1-1.html
[[這些和SSD Plus 480GB顆粒有關的資料目前都尚未100%證實,看看就好]]
OCZ Trion 150的耐久度測試也已經到第二階段了
(~64TBW)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27713-1-1.html
(~75TBW)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29468-1-1.html
烘烤掉速也撐過去了
目前是發現過了原廠標示的TBW後就會開始限速
看到TLC SSD越來越多,切勿崩潰或恐慌,MLC還是會繼續存在der
(請看第六張投影片) http://tinyurl.com/gv5r2r9
不自殺聲明:[以下略]
作者: SuperPenguin (企鵝會飛)   2015-03-24 16:05:00
專業推
作者: hix020421680 (※吸喀濕※)   2015-03-24 18:13:00
這篇怎麼沒釣到教主
作者: charlie20083 (查理)   2015-03-24 19:43:00
有書面資料有拆機有專業推反觀某大師就只會嘴砲然後不拿資料證明比振華哥還會放國外的測試資料還弱話說 SSD Plus 480G的拆的顆粒上面的字 拿去Google會看到些什麼資料? (好啦其實是我爬看錯字跟懶...所以可以準備去告PCHome等各大網站廣告不實了?印象中他們網頁都寫MLC...那篇 我覺得還蠻合理的 只是我覺得拿TLC當MLC或拿QLC當TLC 好像還好就是了http://tinyurl.com/h9d86tr 看九樓 感覺這下好玩了?應該說 看"相關單位"要怎麼處理了ˊˇˋ可見在別人拆之前 SSD Plus 480G的內在長怎樣 還真的沒有人知道...OCZ:GAN 耍我啊 (無誤?M主控配TLC 處於該推跟不該推的狀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