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測試] SAMSUNG PM851 256GB M.2 SSD 測試分享

作者: qxxrbull (XPEC)   2015-07-30 14:49:47
※ [本文轉錄自 PC_Shopping 看板 #1LkSLpB_ ]
作者: qxxrbull (qxxrbull) 看板: PC_Shopping
標題: [測試] SAMSUNG PM851 256GB M.2 SSD 測試分享
時間: Thu Jul 30 14:34:23 2015
網頁好讀版:
http://goo.gl/P0NfIQ
=====================================前言=====================================
由於筆記型電腦輕薄型的需要,因此許多筆記型電腦都搭載了mSATA、M.2這一類可供固態
硬碟使用的薄型介面。在去年intel 9系列晶片組發表時,也有許多廠商發表了搭載M.2介
面的主機板。
而M.2介面的SSD,又有分成走SATA協定,以及走PCI-Express協定的裝置。兩者在速度上
與售價上,基本上是有一些差距的。部分主機板上面就算有M.2插槽,可能也只有支援PCI
-Express協定的裝置。如果插上走SATA協定的M.2裝置時,將會無法使用。
http://i.imgur.com/75Yy6Ku.jpg
↑技嘉的Sniper B6主機板上有M.2插槽,不過僅可支援PCI-E協定的M.2裝置
(圖片取自技嘉官網)
http://i.imgur.com/6rqHF5T.jpg
↑PCI-E協定的M.2 SSD,通常會比走SATA協定的M.2 SSD還要來的貴上一些,當然性能方面也會好上一些,畢竟如果是走SATA協定,將會受限於最高6.0Gbps的物理帶寬限制(圖片取自原價屋估價系統)
這次要介紹的是SAMSUNG PM851 M.2 256G 這一款SSD,在許多筆記型電腦上,常常會見到
他的影子。目前大部分的筆記型電腦裡面出廠內置的OEM SSD,廠牌多以SAMSUNG、SAMDIS
K、TOSHIBA、MICRON等等的這幾間為主。畢竟這幾間擁有顆粒的生產能力。相較於模組廠
,甚至貼牌廠,在供貨與品質上相對更有保障。
=================================使用注意事項=================================
由於如果使用走SATA介面的M.2設備了話,需要佔用到由PCH拉出來的SATA。因此會有部分
主機板上的SATA接口無法使用,這點需要注意,尤其是擁有多顆硬碟的玩家。
http://i.imgur.com/4kPnzk0.jpg
↑本次測試使用的MSI H97 Guard Pro,官方網頁上有提到M.2儲存裝置的相關說明,其中
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當在M.2介面安裝模組了話,SATA5和SATA6插槽將會失效。也就是
說,你只剩下其他四個SATA插槽能夠使用
還有一點,基本上廠商會針對新產品方面,更新BIOS以增加相容性與穩定性。建議將BIOS
更新到最新。
http://i.imgur.com/iaNyAQ3.jpg
↑在MSI H97 Guard Pro的BIOS下載區,裡面就有一個版本的BIOS的更新描述提到了「改
善與 SAMSUNG M.2裝置的相容性」
===================================外觀一覽===================================
http://i.imgur.com/061rliF.jpg
↑該SSD的正面,這塊SSD是從聯想筆記型電腦上拆下來的,右側有Serial ATA的標誌,證
明該產品是走SATA介面的。
http://i.imgur.com/mue8l1w.jpg
↑背面的部分就沒什麼,左側的一些洞洞基本上就是JTAG調試用的,一般用戶應該用不到
至於內部的部分,由於貼紙撕下之後保固方面就會失效。因此無法實拍給大家看,不過仍
然可以從網路上找到一些相關的資訊。
主控採用Samsung自家開發的主控,跟部分的三星零售版本(840、840PRO)的SSD是一樣的。
Samsung 3-core 300Mhz MDX Controller
快取的部分是512MB的LPDDR2快取,這部分基本上也是採用三星自家生產的快取顆粒
而顆粒部分也是採用Samsung自家的顆粒,為Toggle Mode2.0的MLC Nand Flash,
21nm製程,由兩顆組成256G的容量
在快取與顆粒的方面基本上應該都是使用original原廠正印顆粒
http://i.imgur.com/swL2GJo.jpg
http://i.imgur.com/X6EcjBk.jpg
↑這塊SSD是M.2 2280的,2280代表著其外觀的大小(2.2cmx8.0cm),當然還有其他規格,
如2260、22110。如果要升級M.2介面的SSD,需要注意可支援的長度,避免無法安裝
http://i.imgur.com/LhWqzQv.jpg
http://i.imgur.com/tCfIDbv.jpg
↑安裝過程,以微星這塊板子來說,需要準備一把小型的十字螺絲起子將上方螺絲旋開。
將M.2 SSD裝好之後,再將螺絲鎖回去
http://i.imgur.com/UEEc1HI.jpg
↑測試平台的樣子
測試配備:
CPU:intel G1820(使用內顯)
MB:Msi H97 Guard Pro
RAM:AVEXIR DDR3 1333 8G
SSD: SAMSUNG PM851 256GB M.2 256G(測試主角)
HDD:Seagate ST1000DX001(混合碟)
PSU:全漢 黑騎士 550W
OS:Win7 x64 專業版 UEFI模式下安裝
驅動方面均全部更新至最新的WHQL版本,以得到比較精確的測試結果。
不過這次測試的對象(SSD)是空盤狀態的就是
===================================效能測試===================================
http://i.imgur.com/MBMRRqr.jpg
↑首先先來一張Crystal Disk Info的截圖,一些S.M.A.R.T項目、溫度、壽命百分比都有
辨識出來。可以看到上面支援的功能有寫著DevSleep深度省電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系統的
耗電量。對於筆記型電腦這一類續航力需要被重視的設備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http://i.imgur.com/xc3ja8E.jpg
↑SSD LIFE也是一樣,當然比較可惜的一點是寫入量的資訊沒有辦法給出就是
http://i.imgur.com/LU5v4vU.jpg
http://i.imgur.com/Rf5WWyw.jpg
↑AS SSD的標準測試,全部均預設,分數得到了1042分
相關速度與IOPS請大家詳見圖檔
http://i.imgur.com/hLfHrc5.jpg
↑AS SSD Copy-Benchmark
http://i.imgur.com/cBWtljQ.jpg
↑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壓縮測試)
基本上曲線部份並不因高壓縮率還是低壓縮率影響,速度部分都保持差不多。
不過這款的循序寫入只有大概260MB/s左右就是,相較於市面上一些循序破400多,甚至接
近SATA3極限的速度來說。算是低一些的
http://i.imgur.com/MNfqlEC.jpg
↑Crystal Disk Mark跑分,全預設模式
http://i.imgur.com/evGdV9u.jpg
↑Crystal Disk Mark跑分,單純數據(0Fill模式)
可以看到兩者跑分不會差很多,不過0Fill下還是略高一些就是
http://i.imgur.com/Bmo5i0L.jpg
↑HD Tune寫入效能測試,同樣也是大約保持在260MB/s
http://i.imgur.com/QxB44rE.jpg
↑HD Tune讀取效能測試,大概在430 MB/s左右
http://i.imgur.com/LryUOii.jpg
↑ATTO Benchmark跑分,設定全預設
http://i.imgur.com/vjI9xBN.jpg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跑分,總分為4155.40分
http://i.imgur.com/sMWHZAi.jpg
↑TxBENCH跑分
http://i.imgur.com/Kd6sgUz.jpg
↑PCMark7 存儲性能評測
storage score:4997分
RAW storage score:3333分
http://i.imgur.com/RJuRPxA.jpg
↑PCMark8 存儲性能評測
storage score:4783分
存儲頻寬為169.82MB/s
http://i.imgur.com/fPBNiXQ.jpg
↑IOMeter 混合負載測試設定
這個設定使用之前OCZ在官方粉絲團上放上的IOMeter .icf的設定檔案
所有的參數均是預設的
分別測試大檔純寫入的RAMP、8KB 67%讀取的 Database、不同大小檔案混合80%讀取量的
Fileserver、8KB 80%讀取的 Workstation,以及不同大小檔案混合但純讀取測試的Web
Server以上四種條件,每種測試將進行三次
(第一個項目跑完三次之後才換成第二個項目跑,以此類推)
=====================================心得=====================================
可以看到這款SAMSUNG的PM851 M.2 SSD,其實感覺看起來就有這麼一點像是零售版的
產品,不過在整體速度表現上,跟市面上那些零售版的Samsung SSD算是有些差距的。尤
其是寫入方面,個人認為寫入方面會有所降低的原因,應該是為了增加其壽命、穩定性。
所以才故意在韌體上有所特調,畢竟這款SSD很多商務等級的筆記型電腦都有搭載,這方
面的設備需要更重視穩定性與耐用性。在性能方面的差距說實在的也沒有這麼有感覺。所
以這方面的設計是十分合理的
以及M.2薄型化的優勢,不用再額外接上SATA線、SATA電源線。如果是超小型主機了話,
倘若未來SSD的價格能夠更加便宜(現在東芝也已經發表成本方面更為低價的TLC SSD),那
麼未來或許一些設備將會捨棄體積更大的2.5吋設備,改用這一類的薄型設備。
全文完畢 感謝大家的收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