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股民補充保費收定了! 石崇良:謝謝高股

作者: minazukimaya (水無月真夜)   2025-11-06 14:02:00
※ 引述《westdoorcard (West)》之銘言:
: 股民補充保費收定了! 石崇良:謝謝高股息、 高股利者貢獻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 衛福部擬明年啟動修法,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首當其衝就是存股族、定存族
: 以及包租公們,480萬人荷包恐大失血,消息曝光一天,網路上滿滿民怨反彈,怒批政府
: 是土匪搶錢,拿中產階級開刀。拋出政策的衛福部長石崇良今(6)日中午臨時召開記者
: 會,親上火線,強調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健保是全民最大的資產,「謝謝高股
: 息、 高股利者會貢獻很多」。
: 石崇良日前接受媒體專訪主動拋出啟動《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1條修法,不漲健保費前提
: 下,提出「補充保費」三大改革,包括:股利、利息、租金所得改採年度結算、單筆扣繳
: 上限1千萬提高到5千萬、高額獎金扣費門檻調整為最低工資的四倍。預計明年提修法,希
: 望116年上路。
: 影響最大一塊就是股利、利息、租金的結算制,三項收入只要一年內累計超過新台幣2萬
: 元門檻,就需收取2.11%的補充保費,引起大批網友反彈,有定存族怒批「定存利息1.7%
: ,政府還要拿2.11%」、存股族則不滿「股票貼息,還要繳稅給政府!」質疑不合理,政
: 府變土匪。
: 石崇良中午親自出面說明,他指出,健保的財務改革一直逐步檢討如何更健全,補充保費
: 部分正進行檢討,目前尚在研議階段,會繼續聽大家的聲音。不過,他也重申改革三大重
: 點,是本於互助互惠的健保精神,讓有能力的人可以多幫忙弱勢,多負擔一些保費的部分
: 。
: 石崇良說,三項改革都是為了公平性,以獎金為例,過去起徵點以投保薪資的四倍為基準
: ,可能出現月收十萬者,獎金要超過四十萬才會收取,而領三萬塊薪水的上班族,超過12
: 萬就要收取,很明顯產生不公平。另外,導入結算機制,也是為了避免像一千萬存款拆成
: 十張定存單後,就一塊錢的補充保費也收不到。
: 石崇良表示,改革重點是有能力者多貢獻,大家起徵點相同,導入結算機制符合健保公平
: 付費的精神, 修法草案近期會跟各方溝通後,才會送行政院,修法進度,快的話在今年
: 底明年初就會報行政院。
: 針對存股族大反彈,石崇良說,一旦調整補充保費,民眾多繳了二塊,政府也會多撥一塊
: 進健保基金,大家的貢獻對未來健保財務穩健跟病人需求很有幫助,他也謝謝高股息、高
: 股利者會貢獻很多,但這幾年台灣股市很不錯,不認為會影響到多大,畢竟健保是台灣人
: 最大的資產,在高齡化之下,健保收入75%全靠薪資上班族繳的保費,補充保費僅占9%,
^^^^^^^^^^^^^^^^^^^^^^^^^^^^^^^^^^^^^^^^^^^^^^^^^^^^^^^^^^^^^^^
: 勢必得改革。
^^^^^^^^^^^^
其實健保制度運作至今,時空背景已和當年開辦時完全不同
是真的到了該大改的時侯,而不是靠著補充保費這種小修小補
一年多個百來億,和健保總預算一年近一兆相比
改這種小地方,徒增民怨,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健保制度的根本問題是,其專款專用的稅制(健保=社會安全捐=稅捐=稅)
稅基來源和支出的錯配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
這個再分配機制的不公不義感,其實多數人都感受得到
我呼籲將健保收入端的結構進行大刀闊斧改革
取消當前健保費的收取方式,改由國庫支出
每年在預算審議時決定今年的健保預算總額
健保費收入當前約在8000億/年的規模,支出是1兆/年左右的規模
是時侯讓健保制度正名,回歸到政府預算中的稅制與醫療支出來處理了
專款專用的健保基金,如今對於政策討論與形成共識
已是弊多於利,小修小改引來的民怨反彈,不如大刀闊斧作出根本性的改變
一次性的大改,可以在新制度下解決很多當前的不公不義
比方說健保的使用資格,過去是有參保的人就有資格使用
但問題是無工作高齡者的健保費,很多又是政府補貼 = 0元
面對現實,「有參保」在現況,根本無法作為健保使用資格的判斷基準
回歸到國庫支出,可以把健保使用資格定義為「有納稅義務及有長住事實者」
這樣一來可以照顧到在台工作,合法向台灣政府繳稅的外國人
也能排除掉長居國外、在台灣無居住事實的本國人
當然,針對有短期保障需求的人,可以依「合理的定價」給予短期參保的金額
這個金額就可以合理的計算商業保險應有的價格來開了
有國籍者也許可以優惠可以打個六折之類
再來,一年支出1兆看似很多,不過也就總預算的3成多一點
加上健保收入會以新的形式轉入稅收中,國庫收入也會提升
台灣的稅稅負擔率加計社會安全捐,一向是全球倒數的低
再加以近年經濟發展好,企業所得稅每年都是高速成長
將社會安全捐中最大筆的健保收入+支出納入國庫
不會影響台灣的長期財政穩健度
最後在收入端,如何將當前的健保收入(主要稅基來自工薪)
以一個過渡期逐步轉換為國稅收入
我覺得可以從綜所稅(主要稅基也是工薪所得)及營所稅(主要稅基來自企業利潤)
參考當前政府負擔1成,勞工3成,企業6成的比例
直接調整 綜所稅和營所稅的稅率來補足缺口
而且也不用補滿8000億,畢竟政府近年每年都有超徵
實際上設算下來,讓綜所稅上升2000億,營所稅上升4000億,大致就能重回財政平衡
這個轉換實際上是減稅,又能釋放經濟活力
: 現行二代健保,除收取一般保費(現行費率5.17%)之外,還針對六項特定所得(或收入
: )金額達2萬元以上,而未超過1000萬元部分,收取2.11%的補充保費。六項分別為:高
: 額獎金、兼差所得、執行業務收入、股利、利息、租金。
: https://cnews.com.tw/003251106a03/
: 謝謝台灣股民的貢獻
: 高股息 存股族 默默賺了這麼多年
: 也是時候回饋一下社會了
: 大家會記在心裡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