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ephon 2025-11-04 23:35:15原文標題:Meta神操作「AI基建金融化」 出資20%就掌控270億美元算力
原文連結:https://news.cnyes.com/news/id/6216918
發布時間:2025-11-04 21:49
記者署名:林羿君
原文內容:
Meta(META-US) 公佈了創紀錄的 512 億美元營收,另一方面卻因預計未來兩年「天量」
AI 資本支出引發市場對股價的劇烈擔憂。然而,就在這場資本質疑風暴中,Meta 提前亮
出了一張高超的「財技牌」:總額 270 億美元的「Hyperion」AI 資料中心合資專案。這
個設計的精髓,不在於投入了多少錢,而在於如何投入,以及由誰來承擔最大的前期資本
壓力。
不佔用資產負債表 仍握營運控制權
Meta 與金融巨頭 Blue Owl 的合作,堪稱一堂教科書級的 AI 基建金融化課程:
1. 資本分流與隔離:Meta 僅出資 20%,Blue Owl 及其機構投資者承擔 80% 的股權,將
高達 27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CapEx)壓力從 Meta 的資產負債表中剝離。
透過特殊目的載體(SPV)發行 A + 級債券,成功向 PIMCO、BlackRock 等長期資本募資
,資產與 Meta 主體風險隔離。
2. 支出轉化與信用維護:資料中心建成後,Meta 將長期回租。會計處理上,這筆錢轉化
為分期支付的營運支出(OpEx),而非一次性的巨額資本開支。
此舉優化了 Meta 的財務報表,使其表面槓桿率得以保持在健康水平,有助於維護高信用
評級,並保留股票回購與分紅的彈性空間。
3. 核心控制權保留:儘管只持有 20% 股權,但 Meta 負責資料中心的建設、技術選型和
日常營運管理,確保其 AI 技術路線和部署標準得以貫徹。這是一次典型的「以技術和品
牌換取資本」的合作。
4. 將技術折舊風險證券化:為確保債券達到 A + 的投資級評級,Meta 承諾在 16 年合
約期滿後,對資料中心的殘值進行保證。這相當於 Meta 以自身信用為資產末端價值提供
「保險」。
此條款吸引了對風險極為保守的保險資金與退休金,儘管他們要求比國債高出 225 個基
點的利差溢價,仍顯示出市場對這種「高評級、實體資產支撐」新型固收產品的強烈需求
。
從企業 CapEx 到「AI REITs」
Meta 的「Hyperion」專案為業界樹立了標竿,證明了 AI 基礎設施可以從單純的企業資
本支出模式,轉向以私募信貸和資產證券化為核心的金融創新模式。
業界認為,這種模式形同「AI 基建證券化」(AIBS),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
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巧妙地解開了 AI 發展受制於單一企業資本規模的枷鎖。透過金融活
水,AI 算力新基建得以源源不斷地引入數兆級的機構流動性,為整個產業的爆發性成長
奠定堅實基礎。
如同歷史上資產金融化推動了多個產業的爆發一樣,Meta 的這一策略不僅是對自身股東
負責的財技展現,更是對整個 AI 產業發展路徑的重新定義。
心得/評論:
這招厲害,財報上資本支出降低,但仍然買到算力
我建議再包一包,把算力的權利再賣給其他公司
這樣Meta就能直接套利,AI是否研發成功讓別人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