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駁泡沫說 黃仁勳APEC演說:AI已開始良

作者: partsex (部分的性)   2025-11-04 12:22:24
很多人把現在的 AI 基礎建設,類比成 2000 年左右的網際網路泡沫時期的光纖大建設。兩
者之間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不少差異。
相似的地方就不多說了,最大的共同點在於:在應用層還沒出現能大規模盈利的「殺手級應
用(killer app)」之前,就已經砸下巨額資金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當年是光纖,現在則
是資料中心。
但不同的地方也很多,以下列出幾個明顯的差異:
第一點: 光纖的技術含量不如 GPU,特別是像 GB300 以及下一代的 AI 晶片,全世界只有
一兩家公司能生產,硬體的集中度極高。
第二點: 資料中心不僅需要 GPU,還需要龐大的電力。因此,這次的泡沫連帶擴散到了比
2000 年更多的相關產業。
第三點: 即使在應用層,2000 年的網路泡沫催生了無數沒有營收的 .com 公司,但 2025
年的 AI 基建泡沫卻緊緊圍繞在 OpenAI 等少數幾家模型公司周圍,軟體的集中度同樣極高

第四點: 資料中心的投資金額龐大、建設週期又長。為了避免帳面債務以及未來可能出現
的爛尾風險,大型科技公司逐漸把資料中心的興建工作外包給第三方(也就是所謂的 NeoCl
oud)。這在當年的網路泡沫時期是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因為這些特性,這一波 AI 泡沫出現了「漲幅巨大、但受惠股票極少」的現象,延續了疫情
以來「Mag 7 一枝獨秀」的走勢。
可以說,正因為泡沫主要集中在少數大型科技公司之間,其破裂的條件也更高,同時更容易
透過財務手段加以控制——只要這些科技巨頭的獲利能力不出問題,這波泡沫的持續時間可
能會比 2000 年更長。
而且即便破裂,也不會像 2000 年那樣波及上千家網路公司——因為本來就沒有那麼多 AI
上市。
所以AI革命絕對走的比網路革命還久,
幻想2000年那種史詩級崩盤會重演的,那是在作夢。
當大家都把這波類比成1995-2000年,那他逐漸就不會是1995-2000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許多本質不同外,過程中會有很多獲利了結的資金 (因為預期心理害怕重
演2000年) 讓泡泡不要膨脹這麼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