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22 (裝配匠)   
2025-10-19 15:24:32原文標題:央企「中化國際」3年虧55億 子公司宣告破產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gYKgjV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5-10-19 8:29 AM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劉毅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國際)日前宣布其子公司「寧夏鋰電」因資不抵債 
申請破產。這是中化國際今年宣布的第二家破產的鋰電子公司。
 
中化國際在10月14日發布的《關於控股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的公告》中表示,公司控股子
公司寧夏中化鋰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寧夏鋰電)「經營業績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已出現資
不抵債且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情況」,「為避免經營和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導致破產清算等
情況,公司董事會同意寧夏鋰電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同時授權公司管理層在有關法律法
規允許的範圍內具體組織實施對寧夏鋰電的破產重整相關事宜。」
 
公告表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寧夏鋰電資產總額為24393.57萬元(人民幣,下同),
負債總額為28832.64萬元;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8813.65萬元,淨虧損2158.12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寧夏鋰電成立於2018年10月,註冊資本為5億元,主要從事鋰電正極材料 
的生產和研發。中化國際持有其94%的股權。
 
近年來,寧夏鋰電持續虧損。據《界面新聞》10月15日日報導顯示,2024年,寧夏鋰電實
現營業收入1.55億元,淨利潤-5.25億;2025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8813.65萬元,淨利
潤-2158.12萬元。截至2024年末,寧夏鋰電資產總額為2.78億元,負債總額為3.01億元;
截至2025年中期,寧夏鋰電資產總額為2.44億元,負債總額達2.88億元。
 
《界面新聞》表示,根據上述寧夏鋰電主要財務數據情況,其全部資產已不足以清償全部
債務,符合《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申請破產重整的法定條件。
 
寧夏鋰電的破產,使得中化國際接近10億元的資金面臨風險。中化國際在公告中也同時稱
,公司對寧夏鋰電的長期股權投資及債權預計無法全部收回,預計會對公司當期損益產生
一定影響。
 
這已經是中化國際今年宣布的第二家鋰電子公司破產。今年4月,中化國際子公司駿盛新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駿盛新能源)進入破產程序。8月,中化國際完成了對駿盛新能源股
權的轉讓。駿盛新能源主營軟包動力電池,覆蓋LFP、NCM等技術路線。
 
據澎湃新聞10月17日消息,2018年10月,中化國際完成了對駿盛新能源的併購,正式進入
鋰電池領域。中化國際當時表示,未來計劃將圍繞正極材料、鋰電池、電池回收打造新能
源生態圈,構建「新能源汽車能源管理方案供應商」。2019年,中化國際擴大業務布局,
計劃投資100億元在揚州投建三元鋰電池產能基地,總規模將達20GWh。但直到2024年末,
中化國際三元鋰電池年產能僅為2.2GWh,產能利用率為2.32%。
 
澎湃新聞表示,中化國際在旗下兩大鋰電子公司相繼破產後,顯示中化國際在鋰電池的布 
局以失敗告終,這家化工企業7年鋰電夢碎。
 
中化國際是中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中國中化集團的核心上市公司
,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但中化國際2023年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累計虧損近55.7億元。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
,中化國際分別實現營收542.72億元、529.25億元、243.5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7.94%、
2.48%、5.83%;淨虧損分別為18.48億元、28.37億元、8.8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40.99%
、53.52%、7291.9%。
 
截至北京時間10月17日A股收盤,中化國際報4.1元/股,總市值147.13億元。
 
心得/評論:
這不是台股的中化
是中國央企中化國際(600500.SS)
鋰電池跟其本業化工多少也是有關
但看來仍是失敗,今年連續倒了兩間鋰電子公司
中化國際近年持續虧損
有投資中國股市中化國際與鋰電池概念股的網友要注意相關風險
 
※必需填寫滿30正體中文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