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al ( )
2025-10-06 14:41:32: 政府All-in科技業放生其他產業的行為本質上和依賴石油的國家一樣危險,
: 但差別是石油國還可以把賣石油賺來的錢回饋給全國人民。
: 但台積電是私人企業,它只會回饋給股民,且外資還佔7成。
不是啦
台灣就是一個中小國家 海洋國家
不要被小時候國譯館的教科書給騙了
什麼中華民國是泱泱大國 秋海棠
什麼產業都想要發展
問題是
你根本沒那麼多人才可以支撐你什麼都想要發展的產業
荷蘭病是一種靠天然資源出口去擠壓別的產業
導致別的產業沒有競爭力 薪水少也找不到人才
更不可能有什麼技術在別的產業
如果天然資源突然沒了 那所有的產業都慘了
但台積電不一樣
台積電要持績研發 要發展新技術
而且台積電也持續要求合作廠商進步
就算有一天台積電被什麼科技彎道超車了
那除非這些累積的科技與研發都無用了
否則還會有別的被台積電扶起來的廠商
他們還是會賺錢
跟荷蘭病是不一樣的
一個是靠天然資源不用研發
一個是靠後天努力研發 是可以累積的
然後台灣人就是只有二千萬
醫生還是第一志願
我是覺得醫生不用讓台灣最聰明的人去當
落到第二志願讓有志從醫的人去當
總之
我覺得以台灣的人口
全力發展科技是合理的
當然可以更好
例如扶植文創產業 像韓國日本
讓文組人才可以獲得高薪
汽車產業在去除關稅後
看可不可以也有所發展
政府積極打房
不要讓資金流入房市變成死錢
教育人民理財
懂得不是只有買房才是理財
並且股市上漲也能回饋給人民
以後科技發展
那些石油國的利益就下降了
說實話
如果台灣只能選一種產業
那也只能是科技業
科技業可以顛覆各種產業
傳統汽車也要面臨AI汽車的考驗
醫療產業 未來AI加入以後 就不缺工了
房產業 AI 可以讓你不用住蛋黃區了
石油業 AI叫你改用電力
藝文 也是AI可以節省數千萬的拍片成本
那些基層
多給他們理財財商 才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