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aledo (Galedo!!)
2025-10-02 10:09:25剛好處於這個階段,和版友們分享一下小弟的經歷,
也幫即將奔四的自己做個紀錄~~
第一個階段:工作0~5年
這個階段大概只累積了300萬,
一方面是本業的專業能力和人脈都還在累積中,本業收入還沒有突破性的成長;
二來是股票投資幾年來一場空。
從小就看老爸用56K數據機連嘉實的報價系統研究股票,
筆記本紅線黑線畫得滿滿,研究幾十年下來也沒賺到錢(還好也沒賠到大錢)。
一到大學就馬上去開戶,也上過總大黃國華的課和追過聚財網上幾個知名的作家,
波段、當沖、期權、海外商品期貨都有做過,幾年下來最後總結是賠錢幾十萬收場,慘
這段期間對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知道自己不是少年股神的料,
後來陸續接觸綠角、John Berger、巴菲特那場10年的ETF賭局,
大大的改變了我的投資思維。
第二個階段:工作6-10年
這個階段是本業的突破期,年薪稅後約250-450萬,資產也開始累積~~
2017年購入人生第一間投資房,搭配1.58%的超香利率,體會到槓桿的威力
2018年考量家庭需求,購入第一間舊公寓自住房(老爸的遺產贊助600萬,爸我愛你)
2019年購入第二間投資房,真懷念以前那個寬限期3年,1.6%/8成的美好年代
股市的部分開始累積0050+QQQ+VTI,0050大概是從分割前70幾元開始買,
QQQ/VTI沒找到最早的紀錄了。
在這個階段接觸到生命週期投資法和Izaax愛大,
考量自身本業風險後決定成長期開槓桿。
有思考過各種槓桿工具,例如正2、融資、不限用途、期貨無限轉倉等等,
最後決定採取信貸+房貸轉倉增貸,獲取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金,
全數投入到台灣和美國的指數。
這個階段資金成本都在2%以下,信貸就借了快1000萬,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2020年疫情期間買過200左右的QQQ,
那時候把所有的信貸房貸都開完買到沒錢了,最後在無限QE加持下快速反彈,
到年底累計資產淨值大到3500-4000多萬。
這也很可能是人生在資產累積上最重要的一個五年~
第三個階段:工作11-15年
這五年就比較無聊了,就把前五年做的事情重複做
本業收入稅後500+
2021年購入第二間自住房,從小到大終於住進有電梯的房子XD
2025年三間投資房交屋
2026年一間投資房交屋
原有房產在金龍的威力下很難在繼續轉增貸,只能先陸續把1轉4,增加未來融資的彈性。
投資部分除了0050/QQQ/VTI,也拉出大概15~20%的額度嘗試做一些主動投資,
例如:鈊象、中租(已停損賠百萬)、Tsla(投信仰)、PDD
也長期看好BTC,想到就買只進不出
這個階段紀錄的比較詳細,就投資的部分歷年損益如下:
2021年:+870萬
2022年:-1100萬
2023年:+2300萬
2024年:+1900萬
2025年:+1000萬左右
2022年大盤不好照樣賠千萬,不過因為主要是大盤心裡其實還蠻踏實的;
2022~2024就持續把多餘資金丟指數,沒跟到nvda、沒跟到pltr、甚至沒有2330現股,
但有這個績效已經非常滿意。
2025年把槓桿清掉不少降低部位穩穩度過最後的榮景期,
考量一些地緣政治的風險,接下來會應該會調降台灣不動產部位,轉投美國不動產
現階段累計資產淨值大約1.3億。
回到這題我個人認為從1000萬到1億的難度比從1億到10億難多了,
以我個人的經驗,能有這樣的累積主要是靠
1. 穩定的本業收入
2. 房地產作為融資工具
3. 大盤指數近十年的長期多頭+微槓桿
1又是2+3的底氣,三者缺一不可,以及一定程度的運氣才能達到今天的累積。
就算有了1/2/3,如果有個洞需要去填,
例如:重病的家人、海外念書一年幾百萬的小孩、shopaholic的伴侶、亂投資
都會在0.1-1億這個階段大大拖延累積的速度。
但是如果已經達到1億這個階段,全放指數長期8%,30年後大約可以到10億
本業衰退、家人生病、家庭開支的各種影響相對來說都比較小,大概就是比氣長吧!
最後很認同原po,大概在3年前就覺得金錢對我來說額外的效用不高了;
目前開的車不到200萬,買買迪卡儂、韓貨網站也花不了太多錢,
吃一餐2000、3000元已經很滿足。
看到帳戶數字的增加比較多的是好像多了解一點世界運作規則的成就感(?),
把餘裕拿來好好過生活,體驗人生照顧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 引述《solumate (尼特學研究者)》之銘言:
: 想補充兩個論點。
: 第一,
: 討論錢一定要考慮年紀,
: 20歲每年有200萬可以花,
: 其實就已經爽過80歲有資產幾百億。
: 怎麼賺錢,
: 贏的是面子,
: 怎麼花錢,
: 贏的才是裡子。
: 我這輩子最成功的「投資」,
: 是在小學三年級,
: 用壓歲錢買了一台 Game Boy,
: 花幾千塊買了將近5年的快樂時光。
: 如果當初聽大人的話,
: 把那幾千塊存下來,
: 用20%複利錢滾錢20年,(極度理想化)
: 到今天大概有10萬塊了吧?
: 但我還真的想不到,
: 在20年後的今天,
: 用這10萬塊去買什麼或做什麼,
: 可以給我帶來5年的快樂。
: 人生苦短,
: 花錢是有時間限制的,
: 很多人說要學螞蟻過冬,
: 但青春短短如蜉蝣,
: 甚至活不過秋天,
: 擔心冬天幹嘛。
: 第二,
: 花錢可以買快樂,
: 但形成的邊際效應很高,
: 資產幾百萬的人,
: 和資產幾十億的人,
: 生活其實也不會差距太大。
: 高雄王ceca也好,
: 比古a十零也罷,
: 都是身家幾億甚至幾十億,
: 但你有沒有發現,
: 他們人生最大的娛樂,
: 卻是在PTT上面陰陽怪氣的寫文章。
: 所以啊,
: 賺錢很重要,
: 但怎麼花錢更重要。
: 有錢當然很爽,
: 但有錢的門檻其實不高,
: 差不多一年200~300萬這個區間,
: 就已經接近爽度的90%上限了。
: 如果要再挑戰更爽,
: 去衝擊95%甚至99%的爽度,
: 那就是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的事情了,
: 與其想辦法去賺這麼多錢,
: 不如思考怎麼好好運用現有收入,
: 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
作者: salvationist ( salvationist) 2025-10-02 10:18:00
買台股讓我月入兩三百萬,其實很夠用還可以做善事雖然這裡的多蛙身價都上億,但我很滿足
請問大叔貴庚? 爲何投向美國不動產, 是預期比大盤投報高嗎? 還是移民需求? 1.3億會不會卡住流動性嗎?
作者: aa01081008tw 2025-10-02 11:34:00
本業能500萬..說穿了就是你本金厚滾錢快啊XD這系列文一開始都是以小博大.到後面變成人生勝利組在跟大家講我錢滾錢多簡單XD 還什麼幾億很難勒XD真的就是類似那種富2代說我也很努力是一樣的感覺.哈
吹牛大集合 反正無法查證的隨便講隨便信 那麼好騙喔
工作收入才是最重要手上十幾間房,坦白說比股市簡單多了
撇除股神,40歲能夠完成這里程碑,2020時的起點資產總額很關鍵,但受益於本業確實蠻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