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金管會祭新規,高配息ETF神話走向終章?

作者: ej03xu3 (Touerin)   2025-07-28 17:01:54
原文標題:金管會祭新規,高配息ETF神話走向終章?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Om439v
發布時間:2025-07-28
記者署名:是新聞網 記者/林偉志
原文內容:
高配息ETF一直是國人追捧的「現金奶牛」,動輒10%以上的年化配息率讓許多投資人愛不
釋手。然而,金管會近日發布全新ETF配息實務指引,被市場視為投資遊戲規則的重大轉
折,預告高配息神話恐將告一段落。
ETF高配息 關鍵在資本利得
高股息ETF已成為台灣投資顯學,短短三年暴增16檔,規模突破2兆元新台幣,受益人數已
達760萬人,等於每兩位台股投資人就有一人持有高股息ETF。這波瘋潮背後,最大誘因來
自「高配息」:近年不少熱門ETF年化配息率一舉衝上10%以上,明顯高於過去平均5%~6%
的水準,主要關鍵就在於「資本利得」挹注。
目前不少高配息ETF的配息率明顯高於其追蹤指數息率,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等熱門
ETF,年化配息率遠高於它們追蹤的指數息率。
例如00919今年5月年化配息率達12.92%,對比其追蹤指數息率僅4.59%;0056於6月配息率
更達13.44%,指數息率僅4.51%。這背後的差距,主要來自ETF將股票賣出獲利(資本利得
)納入配息來源,讓投資人感受到現金流「月月進帳」的快感。
新指引畫下紅線:高配息恐難為繼
然而,這樣的配息結構並非無風險。為了確保ETF配息以穩定股息為主,降低過度依賴資
本利得、侵蝕本金的情況,金管會在最新發布的《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
實務指引》中明確規定,ETF實際配息率原則不應超過參考配息率(通常為追蹤指數的股
息收益率),且配息必須以每單位實際配息金額計算,藉此防堵ETF以資本利得「硬撐」
高配息,進一步保障投資人權益、降低「吃本」風險。
然而,指引亦保留彈性空間。若實際配息率高於指數息率,只需基金公司提出差異原因分
析並備查即可。此舉雖設下制度防線,但也引發市場質疑:是否形同虛設、為高配息留後
門?
配息將回歸基本面,投資焦點轉向總報酬
由於目前多檔高配息ETF的實際配息率,已是追蹤指數息率的兩倍以上,主要仰賴資本利
得作為「補貼」,倘若金管會未來嚴格執行指引,現行動輒10%以上的配息率恐難以為繼
,未來配息水準勢必向指數收益率(約3.5%至5.5%)靠攏,00919、0056等「配息王」恐
將面臨降息壓力。
對仰賴ETF現金流的投資人而言,原本的高額配息將大幅縮水,勢必得重新規劃投資組合
或另尋收益來源。同時,未來投資焦點也將逐步轉向總報酬表現,而非只盯著配息率。
面對變局,三大策略因應
高配息不是萬靈丹,面對配息環境變動,專家建議可從三方向調整策略:
檢視投資目的:若追求穩定現金流,可考慮債券ETF、REITs等較穩定收益工具;若偏向資
本增值,建議挑選追蹤優質指數的ETF,專注總報酬率。
留意配息來源:新指引將促使配息來源更加透明。投資前應檢視基金公告,釐清股息與資
本利得占比,避免落入「吃本金」陷阱。
分散配置、降低集中風險:勿全押在高配息ETF,可以分散投資到不同資產類別(像是股
票、債券、商品),強化投資組合韌性。
整體而言,金管會新指引意在讓ETF市場回歸健康、透明本質。高配息時代若終將落幕,
未來投資人的焦點也將從「誰配最多」轉向「誰的報酬最穩」。在規範與市場機制的共同
作用下,ETF投資將邁向更健康、可長可久的新常態。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
負盈虧。
心得/評論:
高配息ETF回歸基本面
有助投資市場更健康發展
雖短期影響現金流
追求高股息季季配還是月月配的就沒救了
不過不領高息 價差滾入淨值對長期對投資人更具保障與穩定性
可想而知 接下來短期賣壓拋售潮要開始了 今天很多高股息已經在吃綠K棒
這些高股息ETF折價賣機率很大 應該是要咕嚕咕嚕囉
不要再肖想年配息率可以10%啦 那些都很虛幻
該醒醒了
作者: Like5566Like (㊣ 永遠的5566 ㊣)   2025-07-28 17:17:00
睪丸仔跟債蛙差不多 頭很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