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niaque (maniaque)
2025-07-18 00:10:24※ 引述《MartianIT (Martian Institute Tech)》之銘言:
: 波多黎各面積那麼小產不了多少蔗糖
: 甜菜根換糖率遠低於白甘蔗 你去吃吃甜菜根就知道差太多了
: 玉米水解糖裡比例上的確是果糖>葡萄糖 食品原料的差不多55:45
: 但蔗糖裡果糖:葡萄糖比例也是50:50 蔗糖的果糖含量和玉米水解糖就成份上其實很接近
: 根本沒有說蔗糖比較好的道理
: 說到底糖就是糖 管它是哪種異構物
: 吃進去身體裡血糖都會高 肝臟也會把果糖轉化成葡萄糖 用不完的以肝糖和脂肪形式儲存起
: 來
: 說蔗糖比較健康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 一罐可樂有10%的糖份 等於將近40公克的糖
: (一顆方糖也不過4~5公克而已)
說個不算八卦的八卦(應該說有看看wiki 也會知道)
食品工業製程中,玉米澱粉水解後先產出的糖,
其實是葡萄糖
然後這些葡萄糖漿,再進一步透過酵素,
異構成果糖(一部分)
依照製程有分42 或55(就是 MIT 桑講的)
而食品工業特別把玉米(葡萄糖)糖漿轉化為高果糖糖漿,
理由就很簡單
"甜度提升"
蔗糖甜度定義 100 , 葡萄糖甜度 70 , 果糖甜度 175
也因此,葡萄糖漿要達到相同蔗糖甜度,
需要用到 1.4倍的量
而且葡萄糖人體吸收最快(可以直接給人體使用,GI超高)
那,42果糖漿甜度算式 175*0.42+70*0.58=73.5+40.6=114.1
只要用到 0.88倍的量,就可以達到同樣的蔗糖甜度
(要是 55果糖漿,就更少量就可以達到同樣甜度了)
蔗糖好不好?如 MIT 桑講的,<半斤八兩>,
反正人體也是靠澱粉酶去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跟果糖,
才能吸收
而 42 糖漿,嚴格說起來搞不好,還比蔗糖健康
(蔗糖是葡萄糖1:1果糖,蔗糖分解後,就是50糖漿)
用 42 糖漿,同樣甜度滿足的量(相較蔗糖),
人體只會吃到0.88倍的糖(蔗糖為 1時)
然後這裡面又只有 42% 的果糖(入人體後直進肝臟),
以及58%的葡萄糖(直送人體組織使用)
所以呢,其實當年某果糖廣告 Slogan
"X年果糖,是好糖"
其實也不假啦
蔗糖要說好處?
就是 "吸收相對慢"(相較果糖/葡萄糖),
使用蔗糖,對人體升糖速度,會比用高果糖糖漿"慢些"
至於蔗糖所獨有的特殊風味,
大概也是三普為何尬意這古早味的原因之一
畢竟在搞化學的科學家,弄出澱粉變成糖的魔法製程之前
糖可是很珍貴的
(在人類學會種植甘蔗製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