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講 為什麼配息要股價除息 就是台灣證交所訂的規則而已 並不是財務還是會計準則
台灣證交所自己寫過解釋為什麼它們要這定這規則 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公平而已
除權除息制度說明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現行網頁上發布除權除息股票,並計算除權除息參考價格
,理由說明如下:
一、茲因上市櫃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時將使保留盈餘及現金減少,公司資產、股東權益總額
會減少,但發行股數未變動,股票價值亦應下修,考量投資人於除息交易日及之後買進並
無法參與配息,為反映除息前後權利差異,證交所於公司除息交易日計算「除息參考價」
,以除息前一日收盤價減除息值。
二、另當上市櫃公司配發股票股利時,公司的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均未變動,但因發行
總股數增加,所以每股價值即變低,相同股票的內含權利在除權交易日已少於之前,為反
映除權前後買進投資人可參與或無法參與配股權利差異,證交所於除權交易日計算「除權
參考價」,乃以除權前一日收盤價減除權利價值。
三、又因現行股市每日有10%價格漲跌停幅度限制,爰以除權除息參考價為基準計算漲跌
停價格,供投資人參考。
在鄰近交易所如東京、上海、香港等交易所均有計算除權除息參考價格,計算方
式皆與我國相同。在歐美市場,大部分投資人屬於機構法人,雖然沒有漲跌停幅度規定,
但證券商和資訊廠商,會根據上市公司的權值及息值計算參考價格,提供自身客戶下單之
參考。
計算除權除息參考價格係為確實反映上市公司配發股利之權息價值,且提供投資人充
分的價格資訊,而開盤價係第一盤由買賣雙方委託撮合後呈現之價格。影響市場個股成交
價的因素有很多,投資人綜合考量各項因素後,進行買賣決策,買賣之供給需求決定股票
價格,而除權除息參考價非個股成交價,僅提供投資人下單參考。
我國「配息除息」制度符合學理,且是國際絕大多數市場的作業原則。另我國證
券市場仍以散戶投資人占多數,若「配息不除息」,即在除息交易日不計算除息參考價,
對資訊掌握較不靈敏的散戶投資人,反而可能因為資訊不充足而造成不公平的現象。
簡單來講,其實就是定一個除息的參考價基準而已,你公司發放股利出去也不是在那天啊
發放現金股利就資產負債表來說 就是股東權益跟流動資產一起減少而已 也就是淨值減少
其實跟市值是不一定有啥關係 沒人規定你淨值減少 市值就該變少
所以為什麼要定除息(參考價扣股利),證交所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