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trose (小子木日免)
2025-07-04 20:52:58※ 引述《Smaragdus (Smaragdus)》之銘言:
: 先講結論
: 進口商沒辦法想換就換供應鏈
: 出口商也不可能為了不掉單去吸收關稅
: 但是無論誰吸收,最後都會反映在價格上
: 最後就會造成通膨
: 首先關稅並不會讓供應鏈立即轉移
: 因為今天的全球供應鏈,是過去幾十年全球化分工的結果
: 不是企業按一個按鈕就能換供應商的簡單邏輯
: 全球製造業的分工從
: 高階設計:美國
: 高階製造:日本 韓國 台灣
: 組裝與勞力密集:中國 越南
雖然只是舉例,但請你面對現實。
台灣能自己生產港口重機嗎,高雄明知面臨輿論風暴還是要去買
台灣能自己生產LNG天然氣船嗎
台灣去年工具機完出口量掉到全球第七,今年面臨關稅和匯率問題,繼續死1/4也不是不可能
大陸可以生產特斯拉95%的零件,台灣有這實力嗎
大陸的無人機、掃地機都橫掃世界了,台灣有嗎
大陸可以自產醫療CT機了,台灣有嗎
大陸的電動汽車和AI都是世界第一梯隊,台灣有嗎
大陸提供了美國機器人視覺系統五家中的四家,台灣有
什麽年代了。還在念20年前的老經。你坐馬自達難怪你塞車
面對現實吧。台灣只有高汙染、美國控股、電力不穩的半導體代工而已。
至於這次的關稅,台灣沒牌,某個產業比越南更讓美國尤其是川普芥蒂,不給個20%可能嗎
我壓20%
: 這套模式都是企業成本最佳化跟效率最大化形成的結果
: 假設今天iphone用sony的鏡頭,若日本被課30%關稅
: 蘋果有辦法馬上把供應商換成其他低關稅國家的廠商嗎?
: 當然不可能
: 要換供應商,不只是價格問題
: 需要產品驗證與測試流程
: 產能建置與備貨能力
: 以及非常多要考慮的事情
: 這個過程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
: 所以很多跨國公司不會貿然轉單
: 就算是一般沒什麼利率的紡織產品也一樣
: 今天越南被課20%關稅
: 你會馬上改去找被課10%關稅的英國去進口紡織品嗎?
: 若這麼好替代
: 為何進口商要跟出口商談誰吸收關稅?
: 就是因為不能替代,才會談判「誰吸收關稅」
: 但是這筆成本不會憑空消失
: 不管轉嫁給出口商
: 或是加到進口價格
: 最後都是由消費者買單
:
:
:
作者: chewthelife8 (咀嚼生活) 2025-07-04 20:56:00
嗯大陸是啥 你在說中共國喔
作者: NoMomoNoLife (\MOMO/\MOMO/) 2025-07-04 21:04:00
怎麼跟中國的稅率不同?台灣跟中國是兩個國家嗎?ixrose家族竟然有人不認識XDD噓的就台灣人?那我不客氣了
講到關鍵了 很多人觀念還在20年前他們課本念或聽人講的…我猜30%啦川普恨透台灣了
作者: cherokee2006 (峰哥) 2025-07-04 22:03:00
一堆吹串國自製XXX的都碼是買國外零件組裝而已市場大當然可以做一堆別人也能做的,結果關鍵零件還是進口
作者: shingostrong (寒江雪) 2025-07-04 22:10:00
原po我推你補血,事實很殘忍
作者: polarbearrrr 2025-07-04 22:25:00
匯率15%關稅25%
最糟糕的是川普目前為止從來沒有說過台灣一句好話啊,都是說台灣欠美國的….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