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台灣保險公司過太爽了吧

作者: tommy87605 (街頭Cool)   2025-06-14 23:37:56
這個問題 我想我可以大概回答你
因為本人是金融系畢業的
台灣的保險公司因為受保險局規定
所以有比較嚴厲的法律規範
例如責任準備金的部分
所以收到的保費並不能夠完全的拿去投資
有這兩項限制:
1. 應提準備金限制
保險公司需先提列責任準備金(如壽險準備金、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理賠準備金等),這
部分資金需用於支付未來的保險給付。只有在超出責任準備金的部分資金,才能進行風險
性投資。
2. 投資資產占可用資金比率
投資行為應受到資本適足性規範(RBC)及其他審慎投資規定的限制。保險局會要求保險
公司依照「保險業資金運用辦法」來進行投資管理。
先說責任準備金的部分
他的計算方式為:「純保費現值法(Net Premium Reserve)」,計算的依據會考量,保
單餘命期間、預定利率、預定死亡率等等,然後再扣除費用,剩餘的再去投資。所以若保
險公司收取到的一筆保險費用,可能只有50%才能去做運用(這要交有保險精算師計算,
每張保單不太一樣)
還有金管會又有預定利率限制,會針對壽險保單有訂定「預定利率上限」,每年公告一次
。目的是為防止保險公司以過高的利率設計商品來吸客,卻無法長期負擔責任準備金。
再來投資方面的限制
根據保險資金運用辦法,有各個上限比率
國內不動產投資
約 30%(包含自用與收益型)
海外投資
約 65%(需依規定申報、避險)
股票投資
上限通常不得超過 45%
私人股權或創投基金
限定比例內
高風險資產
須考量公司風險承擔能力與RBC要求
根據這些規定,想當然爾,臺灣的保險公司也無法給民眾更高的收益率。而您舉的新加坡
、香港,都是法令比較自由的地方。(他們連贈與稅跟遺產稅都不收了),所以他們的保
險看起來收益率就比較高了
在你覺得臺灣保險公司過太爽時,其實他們在國外可以過更爽。說句額外話,臺灣有間本
土金控買了國外的保險公司,彷彿發現了新大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