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dhws (sdhws)
2025-05-04 14:34:56扣除房地產和生活中實際在使用的動產
我手裡只有少量的台幣做生活花用
剩下的資產的資產基本上等於35%黃金與白銀、30%澳洲元計價直債與定存、
35%美元計價直債
這樣的投資思路為:
1.若美元升值則貴金屬下跌、直債下跌、其他國際主要貨幣下跌
但因為貴金屬是美元計價,結合美元計價的直債,因此美元的上漲能緩解相應的虧損
2.若美元下跌,則貴金屬上漲、直債也上漲(常見於美元降息)、其他主流外幣也上漲
如此一來這些子產本身的上漲也能填補掉美元下跌的損失
如此一來我就能在長期投資裡透過這兩的原理維持資產價值的穩定,並穩穩的賺直債利息
和長期貴金屬對購買力的保存(保值)
不過前幾天台幣於短時間內驟升4%確實讓的狀況有些尷尬
因為這不是美元貶值而是台幣對各國貨幣升值
所以直債及貴金屬本身的價格還有澳洲幣的價格並無相對美元上漲
因此前述平衡的作用並不適用這個狀態
不過好在近幾個月貴金屬的上漲外加利息的收入,因此長期來看這個理論仍能適用
我現在的總資產(不含不動產及台幣)與一月時並無變化
可惜的是僅在一天前,我的資產總和比一月時高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