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以前曾經是上市櫃建商營造的中階管理,之前分享過建商和營造的心得
我是沒有買過中鼎這檔股票,但工程建物在"台灣"正常情況
你2個月沒計到價,基本上工程就會停工了,養工程師和分包商都要錢的
依照我的經驗,30億預計4年工期的案子,大概要15到24個月初期"收支平衡"
規模稍微小一點,10億預計2年工期的案子,至少也要8個月才"收支平衡"
很常要蓋到最後1年才開始賺錢,其實工程公司營運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這案子蓋到花了那麼多成本卻一直沒領到錢,內部風控明顯是有問題的
這種體量的公司,照理說應該是層層把關,但可能因為是國外子公司
管理制度扁平化過頭,上頭的權力大但又沒時間或心力親力親為管理
如果中鼎還在作國外工程衝營收又不大裁員重整,那我覺得不太適合當存股標的
公司連續10年營業利益率低於5%,我也想不通會想存這隻的用戶在想什
台灣工程公司,"一案"的毛利率大多是12%-15%之間,營業利益率5%~7%
中鼎跑去國外接案子,結果賺得比國內還少,這我看起來覺得就是
因為員工太多,勉強地去接一些國外的案子來養員工
不過去查了國外多數的工程公司,營業利益率也是多半5%~7%之間
工程公司在各國看來都是一個低毛的藍領產業。
總的來說,中鼎不管有沒有發生這案,我都不覺得是個適合的存股標的...
※ 引述《lintsungyi (胖胖)》之銘言:
: 我倒是覺得法說會說得很有問題 因為工程建物這東西 就像學校圍牆一樣
: 說是有價值 但其實就是等逐年攤提到0的東西 有這東西的抵押權
: 根本沒用啊?除非又找到下家(因為這家基本上應該是要倒了)
: 還可以打折賣他 至於土地價值更不用說 基本上都蓋在土地便宜的地方
: 變賣根本沒價 可以說那196億的建物 其實就是沉沒成本了
: 至於又借一億鎂幫助該公司營運 反而是不得不的作法
: 不然完全玩不下去 真的只能兩手一攤 但這個地方要注意
: 如果小弟沒有理解錯誤的話 美國似乎到現在 還沒有純搞生質能源
: 現金流有正過的公司(至少上市公司沒看過 有的還請介紹一下)
: 所以大致上就是這一億鎂讓他慢慢玩到沒有這樣 至少看能不能爭取掛在應收帳上?
: 至於說獲利回沖變成profit...乾五摳玲~~~
: : 你看過他最近那個法說會的影片
: : 只覺得還抱著這股票的人
: : 我只能說有勇氣唷
: : 國外廠商沒付錢
: : 他還給人家追加工程
: : 導致實際工程款項大於原本的合約
: : 這合理嗎??
: : 債主欠錢不還
: : 然後說再借你一點沒關係
: : 最後對方直接宣告破產......
: : 然後要凹會計師
: : 不要把這個沒收到的款項算作虧損
: : 因為他們覺得錢可以拿的回來
: : 到時候又要算盈餘
: : 對股東不好
: : 我快笑死 是怕股票吃五根跌停吧???
: : 這能凹到會計師敢作這種帳我也是佩服啦....
: : 看板上大談這公司多有前景的一堆
: : 你們看過那個影片之後
: : 還敢接刀也是富貴險中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