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市場就像個聚寶盆,
 讓手上有多餘資金的投資人透過投資績優公司來賺取公司的市值成長
 常常看到有一些投資達人或是選股冠軍自己投資到一個規模後就開始開設公司
 再用幫人代操或收會費的方式去賺取更多的收入
 有些實業家則會用公司的力量去做業外投資投入股票市場
 但大多數成功的企業頂多就是因營運或實施庫藏股之必要而持有子公司股份,
 或在公開市場上買進自家公司股票,
 反而不會為了幫公司多賺點錢來冒險透過買賣股票的方式來增加業外收益
 請問個人的台股投資大概到達多少金額後就會趨向保守,
 減少使用投資台股的市值波動或領取股利來獲取投資收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