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逛PTT都在潛水,2021年發過一次存股心得,今年景氣大好再來分享一次
雖然是真‧奈米戶,但也想看看小小的錢長期存股下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1. 現有標的:
2024/6/30的資產紀錄,成本皆已扣除配息 (富邦系統計算方式)
名稱          成本      現價     損益率    比例    備註
台泥         32.16     34.20      5.88%      3%    純領紀念品
生達         35.56     74.20    107.73%     11%    本來只為存股卻超乎預期的好
正隆         13.65     28.55    108.29%      2%    純領紀念品
敦陽科       71.12    118.00     65.19%     10%    高現金股利資安股
富邦金       25.79     79.30    206.14%      7%    獲利滿高的金融股委屈了
元大金        6.07     32.05    425.53%      5%    莊家賺錢是不手軟的
永豐金       10.16     25.40    148.85%      2%    消費金控的績優股
信邦(新)    290.71    292.00      0.00%     23%    過去打敗大盤趁低買起來放
零壹         32.86     94.80    187.24%      8%    最近爆發力很強資安股
中租-KY(新) 152.22    153.50      0.40%     11%    低點買一波等降息漲回去
信實(新)     51.47     52.00      0.58%      4%    打掃阿姨穩定股
宏全         49.41    171.50    245.54%     14%    不用多說的極績優傳產股
https://i.imgur.com/n9OsC02.png
以上比例不含ETF與美債
含台股ETF+二十年美債+上述個股總報酬率:42.23%
2. 出脫標的
標的     成本價格   賣出價格    報酬率     賣出理由
台積電     593.00     776.00    30.80%     跟自己握的ETF成分股重疊性太高
邦特       102.60     110.00     7.21%     實在死魚太久就賣了
聯強        47.80      62.00    29.70%     想說一次性獲利應該沒了
微星       135.50     145.00     7.00%     好不容易解套就賣了
開發金      12.90      13.15     1.94%     看起來沒什麼前途
3. 心得
現在重心主要轉往指數性投資跟資產配置,所以慢慢地比較少在關注個股了
所以主要是之前抱得比較安心的持股通常就續抱,享受公司的獲利與成長
不過交易個股可以帶來樂趣,所以也還是有一點小操作
但也可以發現賣出的股票其實後來大部分都有漲一大段,放著其實賺更多
更能體認到要擇時真的很不容易
至於擇股方面,這幾年熱錢都往科技業跑,生活選股報酬率其實大多不理想
而科技業的產品、市場非行內人其實很難真的理解,不懂的股票不要碰,偏偏賺錢的股票
又大多在這些不容易懂得公司
所以直接買入市值型ETF還是最快的,一起跟著經濟跟科技的成長就好了
大家有什麼意見或看法也可以一起良性討論
p.s.扣除股息算成本的方式會有些問題前幾篇文章已經很多人討論了,不過富邦系統就是
    這樣我也懶得自己再額外紀錄,總之只要專注在投資時長與最後的總報酬率就夠了
4. 補充
補充一下帳面報酬率不如大盤的原因
(1)持有大概1/4的美債,近期美債報酬率低拖累績效
(2)因為生涯規劃與購屋,有賣掉一些早期低成本的ETF與個股換現金
(3)最近購入的個股佔比例較大,像信邦跟中租,而這些個股最近表現不佳
(4)持續定期定額投入,偶而直接單筆加碼,較貴的成本會平均掉之前的成本
其中影響報酬率最大的應該是(1),再來是(2)+(3)
若只看個股報酬率不算太差,較早買的個股累積報酬應該有超過大盤,但也相差不遠,在
台積飆飆的時候加上時間成本顯得cp值很低,所以還是乖乖指數投資比較划算,之後個股
的部位大概不會再大幅變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