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海運歐洲線長約 喊出高價
原文連結:https://udn.com/news/amp/story/7241/6887496
發布時間:2023-01-05 03:22
記者署名: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原文內容:
貨櫃海運2023年長約價怎麼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昨(4)日業界傳出,歐洲線長約
價談判比預期中還好,船公司喊出「亞洲-歐洲年約合約價」比現貨價格高出一倍的高價
,備受各方矚目。
全球貨櫃輪運輸在2022年下半年出現斷崖式下跌,北美線簽訂的長約出現毀約潮,歐洲線
每年都是在年初換約,雖然歐洲線的長約比重沒有北美線來的多,然而,歐洲線年度長約
簽訂的情況,成為全球運價走勢的關鍵。
開春以來,亞洲-歐洲線運價開始談判,物流業者指出,船公司普遍表態不願意簽低於現
貨價的合約價,主要是考量新年度IMO開始實施新環保法規,船舶會陸續排隊加裝脫硫器
及減速,間接降低船舶供給量,市場供需變動大,歐洲線長約沒有再降價理由,所以喊出
高於現貨價的合約價。
物流業者表示,主要是2020年運價開始大漲,所以簽訂長約的客戶都享受到運價大漲的高
價差,當時船公司為了遵守合約精神,都依合約履行承諾,在全球市場都還在變動之際,
不願再出現運價反彈無法享受到運價反彈的利益,所以寧可不簽,不然是要簽合理的合約
運價。
海運的現貨價格每20呎櫃(TEU)只有1千多美元,這個價格在業界來說實在跌的太多,市
場也出現拉高合約價的這樣氛圍,所以今年初亞洲-歐洲的合約長約談判出現二大詭譎的
趨勢,今年要簽年約的客戶,船公司開出的價格比現在市場現貨運價高出一倍,現貨歐洲
線20呎櫃約1,000多美元,合約年約則是開出2,000美元以上;第二大變化,避免過去運價
高漲,還要繼續履約低運價的事件再現,今年歐洲線運價出現逐季簽約的情況。
物流業者進一步表示,現在長約價的簽訂進入多、空交戰,有業者想要低價簽約,但是也
有業者堅持不簽約,但大家目前的共識,現在亞洲-歐洲線的運價已經跌到谷底了,不可
能再低了,所以才會出現船公司與客戶之間的拉鋸戰情況。
心得/評論:
隨環保法規正式生效,船舶運能有效調節下,市場已有共識目前歐洲線運價為底部,長約
協議價格也高於現貨價ㄧ倍,珍惜上船機會,實現財富自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