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名片上沒有職稱、長榮四兄弟中最低調的大

作者: Kingjames66 (Lebron)   2022-12-14 13:11:04
原文標題:
名片上沒有職稱、長榮四兄弟中最低調的大阿哥張國華:曾遁走16年最終接掌大位「其實
我喜歡自由」
原文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6839/6837899
發布時間:2022-12-14 12:57
記者署名:聯合新聞網/今周刊 【撰文‧黃阡阡】
原文內容:
在這場相爭中,張國華低調沉穩的個性也許是最後能穩定軍心的關鍵。他的名片上沒有職
稱,也不習慣人家稱他為董事長,長榮集團從上到下都稱他「KH」,這個簡稱源自「國華
」的英文拼音縮寫,就連記者訪問時,他見面的第一句話也是:「叫我KH就好。」
四兄弟長年相爭不下 大哥提議分家 盼徹底解決紛爭
謹言慎行的張國華不隨便開玩笑,面對尖銳話題也不輕易顯露情緒,總是思考片刻後,才
用一口流利的台語娓娓道出想法。這回在弟弟派聯手想搶下經營權時,張國華被問到解決
辦法,他想了幾秒鐘,慢條斯理吐出:「解散長榮兩大控股公司。」
這兩家公司主要股東皆為張家四兄弟,牽制著長榮旗下各公司的經營權。張國華受訪時指
出,集團內這兩大重要的核心公司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每位兄弟持股差不多,只
要彼此稍有意見不同就會陷入紛爭,沒有人能真正主導。
因此,為了真正解決經營權問題,張國華提議:將兩公司解散,四兄弟把錢分一分拿回去
,大家拿到錢之後,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加碼投資長榮海運或是長榮航空等各子公司,「
協商大門永遠開啟,我不願意也不希望進入法律戰,沒完沒了。」
在兄弟連番上演法律攻防戰後,又經歷今年6月的長榮鋼鐵董事會改選,雖然張國華第一
戰就守住長榮鋼,但當時兄弟互鬥情節愈演愈烈,家族內鬥的難堪愈加浮上枱面,甚至可
能延燒到2023年長榮航空、長榮海運的改選。沒想到這一席「解散說」適時發揮效用,知
情人士也稱:「經營權打了這麼久,兄弟們也累了。」
原來,在爭奪長榮鋼失利後,老三張國政有意願支持大哥,這讓開始有雜音的弟弟派出現
嚴重裂痕;加上大家冷靜下來,慢慢認知到解散、分家確實是眼下有效的解決辦法,因此
四兄弟開始願意協商,首要任務是讓長榮國際停止公開發行,知情人士表示:「現在就往
這個方向走,停止公開發行對往後的資產處理會比較有彈性。」
在外界的印象中,張國華有著說一不二的固執性格,但事實上,他有一顆嚮往自由的心。
他在40多歲時不願與體制抗爭,主動請辭離開長榮,一走就是人生最精華的16年。直到20
14年,他再次回任長榮海運董事名單,重回大眾視野;2016年才正式接掌長榮集團。
鍾情海運 趨勢判斷精準 推進集團邁向專業經理人制度
為了守護父親張榮發一手打造的長榮集團,張國華對長榮集團上下相當堅持原則,開啟了
至今6年的「張國華時代」。
「張國華時代」代表什麼?長榮高層透露,「KH(張國華)這幾年在人事上做了一些調整
,包括長榮海運、長榮航空都進入專業經理人制度,他自認往後扮演的就是單純大股東的
角色。」
以張國華鍾情的長榮海運來說,他將董事長一職交由船長出身的張衍義,總經理謝惠全則
熟稔業務,首席副總經理吳光輝具財務專業。在專業團隊分工下,他相信長榮海運的發展
絕對能夠比自己擔任董事長更加穩定。那麼張國華要做什麼?長榮高層指出,與其說扮演
好的大股東角色,他更像是在替專業經理人看前顧後。
「(航運巨頭)馬士基提出於2040年達到碳淨零排放目標,比2050年標準再提早10年,我
對馬士基雄大的野心非常佩服。馬士基作為海運業的領導者,帶著全球海運往對的方向航
行。」早在今年初受訪之際,張國華就喊出長榮最新營運策略,規畫於2023年啟動建造十
幾艘雙燃料(dual fuel)環保貨櫃船,甚至斷言今年海運的變數在於通膨及俄烏戰爭。
張國華對海運市場的判斷相當精準,但他只是以董事身分參與討論與決策,實質經營仍尊
重專業經理人,像是在決策時提出趨勢與大方向,從過去汰舊換新的造船策略,到近期的
航運減碳新法規,張國華早早與經營團隊商討對策,未雨綢繆。
而現在首要面對的就是海運業如何減碳?根據海運研究機構Alphaliner統計,全球大型貨
櫃輪有逾80%船齡已經超過10年,為了達到減碳標準,明年開始不得不減速,運能勢必受
到衝擊。
不過,長榮海運早有準備,過去十年穩定汰舊換新,在買船策略上也將減碳法規納入考量
,目前長榮約八成船隻是十年內的新船,明年還將公布新的雙燃料船舶計畫。長榮海運高
層指出:「在減碳議題造成的營運影響,對長榮海運而言,至少在明、後年都不會受影響
。」
不具名海運業者就指出:「這兩年海運雖然迎來超級行情,但長榮的長期獲利保證,其實
是來自慘澹的那幾年勇敢進場造船,回頭來看,正是拉開與同業間競爭力的關鍵。」
穩坐全球運力第六的長榮海運,目前營運船隊計有206艘貨櫃船,總運能161萬TEU(20呎
標準貨櫃),截至目前已簽約的新船還有51艘待交付,運能約47萬TEU,而滾動式更新策
略是長榮海運的日常。
此外,針對油價走勢對營運的影響,年初時張國華就有所掌握,「今年油價將會維持在高
檔,但因運價持續處於高檔,燃油比率占總成本不大,尤其安裝脫硫塔的運能占比已高達
75%,效益更明顯。目前高低硫油價差每桶超過兩百美元,已高於公司內部所估的價格;
今年對長榮而言,高低硫油的價差就可高達四億美元。」他對海運不只有熱情,更具備相
當的專業。
掌舵守護永續經營使命 骨子裡仍嚮往自由
這也是為何第四季本土法人預估長榮明年虧損,一度引發市場擔憂,總經理謝惠全卻強調
並不悲觀,甚至信手拈來海運展望七言詩:「春去秋來又逢冬,運價漲跌永無終,是高是
低看供需,供增需降價走低,待通膨緩戰事息,止跌反轉才可期。」
在長榮海運的法說會上,從運力、供需到全球環境的挑戰,謝惠全對市場的全面剖析,總
能吸引一票法人定期參與,從長榮海運團隊的專業,不難想見為什麼張國華縱然對海運有
熱情,卻仍堅持長榮集團要進入專業經理人制,張國華曾向友人透露:「我們(張家人)
都不適合當董事長,除非我們非常專業。」
關於他的行事風格,外界知之甚微,他卻如此自述,「人家都以為我很刻板、很古板,他
們都錯估了,我其實不喜歡被綁住,我喜歡自由。」這位骨子裡熱愛旅行、嚮往自由的長
榮大阿哥,在2016年接下掌舵者的使命後,為了確保長榮集團能永續經營,一改愛好自由
的作風,成為所有專業經理人的堅強後盾;但若有一天公司營運讓他可以完全放手了,難
保他不會重啟旅程,回到往日那段自由自在的人生。
心得/評論:
觀察近期前段主要航商高層的談話,後疫情時代的觀戰重點,皆著墨於明年將生效的IMO
環保法規,在法規逐年更趨嚴格,運力能有效控管節制的情況下,新航運元年將就此展開
作者: BlueBird5566 (生日56)   2022-12-14 13:14:00
財產都給我 你就自由了
作者: cityhunter04 (無聊的乖小孩 )   2022-12-14 13:32:00
兄弟係強,越弄越難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