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關於陽明未來的一些看法討論

作者: morethanless (欣)   2022-12-11 14:22:54
※ 引述《bear410040 (Kuma股海悠遊)》之銘言:
: 大家好,我是Kuma,偶爾客串回文,分享你的人生。
: 開始之前,先聽首歌吧!
: https://reurl.cc/O4Ek2y
: 不知不覺海運的價格好像慢慢墊高又下來了。
: 電子股漲勢回籠
: 但海運還是利空消息不斷
: 我自己還是有在追蹤scfi和ccfi
: 但我覺得那個和短期股價沒甚麼關係了
: 所以這邊我就用一個猜測來和大家討論一下
: 2023/2024的一個獲利狀況
: 2024之後比較大的風險在於BER(貨櫃航線反壟斷集體豁免)到期,之後的問題就是政

: 了…
: 先不考慮。
: 回到獲利來看好了
: 陽明2020年11月的營收是152.6億,單月稅前獲利是34.24億,稅後是27.05億
: 由於研究海運可能也漸漸了解一些術語
: 像是貨櫃公司看CCFI會比較準,那就看CCFI
: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https://reurl.cc/8p5W4y)
: https://imgur.com/jpz5ZHs
: 那疫情前海運賺賺賠陪的時光中,CCFI和SCFI是幾乎一樣的,都大概800左右。
: 目前世界上幾個比較主流的專家對於運價的預期都是疫情前的1.5倍到2倍會是新常態。
: 也就是CCFI約有機會維持在1200~1600之間為底部
: 目前CCFI是3073.28,因為有長約撐著,明年5月以前應該不太有跳水的下跌
: 就快轉到假設2024的時候,
: 假設CCFI是1200,陽明EPS大約是12塊一年,長榮股本改變加上新增船變多,EPS 35一
年(
: 新股本)
: 假設CCFI是1600,陽明EPS大約是26塊一年,長榮股本改變加上新增船變多,EPS 75一
年(
: 新股本)
: 這是我自己認定它的未來底價,可能因為塞港或是又來一個甚麼有機會爆發。
: 也算樂觀的假設大家互砍不太出現的話
: SCFI/CCFI衰退是肯定的…不衰退應該就直接急速漲停了…
: 重點就是斜率&底部猜測。
: 底部猜測我預估在1200~1600,也就是還有5~6成跌幅空間,斜率我則是猜測會在2023年

: 甚至2024年初才落得到底,又或著說當SCFI回落到CCFI重疊價格趨之後兩者會一起緩跌

: 以上是目前的看法。
: https://imgur.com/drpFgJM
: 以上算起來好像都還是太便宜了…
: 所以我就在思考市場到底是多考慮了甚麼…
: 然後就發現,應該是高油價。
: 根據不靠普分析,陽明2020年的時候說,燃油成本約是營收的10%,所以抓11月的時候

: 收152.6億,燃油成本是15.26億,但是現在燃油成本大概是那時候的兩倍,約30.5億,

: 以獲利會變成稅前19億,稅後15.28億,用這樣的邏輯來看,陽明的獲利可能再下降變

: 一年6~7元。
: 所以風險就變成油價是否也會隨著運價下跌而下跌。
: 取一個中間值。
: 我認為應該都還是有很長一段時間EPS會有10以上的(陽明)
: 既然這樣,加上幾次配息,單以回本為訴求,我不覺得此時的價格有風險啦…
: 以上給大家參考囉…
: 以下是整理Sea Intelligence報告內容,有興趣可自行查閱
: https://reurl.cc/GEXbpG
: 節錄重點+不負責任GOOGLE翻譯
: SPOT rates may have fallen by one third from their extreme peaks, but
: shippers should not expect rates to return to pre-pandemic levels for at
: least another year.
: 即期運費可能已經從之前的水平下降了三分之一極端高峰,但托運人不應期望費率至少

: 復到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年。
: Analysis of previous declines recorded by the China Containerised Freight
: Index by Sea-Intelligence shows that while rates have come down, there is
: still a larger fall that will be required to bring them anywhere near the
: previous averages, if indeed they do return to those levels.
: 對中國以往下跌的分析 Sea-Intelligence 的集裝箱貨運指數 表明雖然利率下降了,

: 仍有 將需要帶來更大的下降 接近之前的平均水平,如果確實如此的話 回到那些水平

: “If the freight rate index is to return to the level seen in 2019 as an
: average, the CCFI rate index needs to decline an additional 80% from the
: level it has today,” said Sea-Intelligence chief executive Alan Murphy.
: “如果運價指數要回到看到的水平 2019 年平均而言,CCFI 費率指數需要 從現有水平

: 下降 80% 今天,”Sea-Intelligence 首席執行官艾倫說 墨菲。
: By comparing two previous periods that saw sharp declines in rates — the
: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 2008-2009 and price war of 2014-2016 — it was possible to ascertain a time
: range in which the
: current peak to trough trajectory could play out.
: 通過比較前兩個急劇增長的時期 利率下降——全球金融危機 2008-2009 年和
: 2014-2016 年的價格戰—— 可以確定一個時間範圍,其中 當前的高峰到低谷的軌跡可

: 會出現。
: “For both the Asia-Europe and transpacific trades, we can calculate what th
e
: average percentage drop has been over the time it took to go from peak to
: trough,” he said. “We can use this to compare to the 80% drop needed for
: Asia-northern Europe and the 72% drop needed for Asia-USWC.”
: “對於亞歐和跨太平洋貿易, 我們可以計算出平均下降百分比是多少 已經過了從高峰
: 到 低谷,”他說。 “我們可以用它來比較 亞洲-北歐和歐洲需要下降 80% Asia-USWC
: 需要下降 72%。”
: Based on these historical trends, it would take between 17 and 33 months for
: rates to fall to their
: previous levels on the Asia-Europe trade lane, and 23-26 months on the
: transpacific.
: 根據這些歷史趨勢,需要 在 17 到 33 個月之間,利率下降到他們的 亞歐貿易航線的

: 前水平,以及 跨太平洋 23-26 個月。
: “This means that if the market is to revert fully back to the pre-pandemic
: level in 2019, this is
: unlikely to be completed until we are into 2024,” said Mr Murphy, who warne
d
: that a complete
: reversion to pre-pandemic rates was unlikely.
: “這意味著如果市場要完全恢復 回到2019年大流行前的水平,這是 在我們進入 2024

: 之前不太可能完成,” 墨菲先生說,他警告說,一個完整的 恢復到大流行前的利率是

: 可能的。
: “We may be in a situation where the new normal in the market are rate level
s
: which are consistently higher than what we have seen pre- pandemic.”
: “我們可能處於新常態 市場上的利率水平是 始終高於我們所看到的 大流行前。”
: In a scenario in which rates settled at twice their pre-pandemic averages,
: the time for them to fall to their new baseline would be shorter.
: 在利率以兩倍的價格結算的情況下大流行前的平均值,它們下降到的時間他們的新基線

: 更短。
: “For Asia-northern Europe, such a new higher baseline level would be reache
d
: in 13 months —
: already in September 2023 — if the decline matches what we saw in the
: financial crisis,” he said.
: “對於亞洲-北歐來說,這樣一個新的更高 基線水平將在 13 個月內達到—— 已經在
: 2023 年 9 月——如果下降匹配 我們在金融危機中所看到的,”他說。
: “However, if the decline matches the freight rate war of 2014-16, then this
: new higher level will only be reached in August 2024. For the transpacific,
: this new higher baseline will be reached some time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 2023, depending on whether we look at the financial crisis decline or the
: price war period.”
: “但是,如果下跌與運費戰相匹配 2014-16 年,那麼這個新的更高級別只會 於 2024
: 年 8 月達到。對於跨太平洋,這新的更高基線將在一段時間內達到 2023 年第三季度

: 取決於我們是否會看到金融危機下滑還是價格戰時期。”
: 最後是可能有人關心的
: 我還在船上
: 1. https://imgur.com/kuiVM6q
: 2. https://imgur.com/CrkLzh0
https://i.imgur.com/UetWBCW.jpg
淨值有多少公司即使下市也不會拿到這麼多資產要重而且淨值不是現金怎麼可能保證每年
都配40 好像公司也不用其他的支出 要確保往後的每年都一定賺錢,賺得錢一定有一個平
均值,不能太低
以目前這種運價的跌幅,跌勢,如果連農曆年前後都不能止跌 四月份和五月份 就非常有
可能在損益兩平的邊緣了 把我的話記下來,明年四月份你再看看 是不是運價可能在損益
兩平的邊緣
12月的營收大概就是落在290到310之間 長榮要不是有長約護體 現在早就落塞了 別忘了
歐洲簽的三成價位是很高的 12月快結束了 重簽的部分雖然不會賠錢 但價格已經完全回
落了
明年一月份你們會先看到第一個就是營收會在大降一次
二三月會開始平緩
一旦這個長約保護不見
六月公布五月營收的時候
會非常淒慘
我現在講的東西你們自己去想想看是不是這樣子,以合約依時間去推敲
作者: Peterborough (Peterborough)   2022-12-11 14:39:00
我不知道QQ
作者: cheetahspeed (respectmustbetaught)   2022-12-11 16:00:00
8塊收
作者: lolpklol0975 (鬼邢)   2022-12-11 16:14:00
30、40差不多個位數不太可能,把面板三雄放哪裡
作者: cityhunter04 (無聊的乖小孩 )   2022-12-11 17:18:00
之前跌那麼多了,你是太早放空還在被嘎嗎?
作者: luckystrike5 (霸王鮮果汁)   2022-12-11 19:08:00
目前帳上現金可以賠48年 賠到張國華兒子可能掛了都還沒倒閉
作者: MacBookAir12 (New Mac Water)   2022-12-11 19:43:00
有人會跟你說環保法規XXD
作者: dontcryforme (......)   2022-12-11 20:18:00
你是晴大嗎? 你這段話是不是抄襲別人的
作者: MacBookAir12 (New Mac Water)   2022-12-11 21:38:00
以為歐美消費旺季真的是旺季啊..XD運力減少10% 但是需求減少更多...不是一樣慘
作者: allenJr (阿肥及小豆奶的阿爸)   2022-12-12 01:12:00
直接算長榮150好了,三年零成本這種投報率比台灣房地產還噴,基金經理人不大量買到上限,大戶有錢人不買個上億真的是低能兒…只有持有套住的水手最機靈,知道三年就可以賺這麼一大波還好心到處報給大家知道XD
作者: rexlin (Some like it hot!!)   2022-12-12 01:19:00
看到水手這麼鐵其實也不忍再說些什麼了...
作者: krux (ﰠ)   2022-12-12 01:39:00
放空比較好賺,但最多也只賺 100%,還是蠻難賺的...
作者: Tevye (魯酸肥宅)   2022-12-12 06:14:00
三年零成本是啥意思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風)   2022-12-12 06:51:00
顛倒吧 期望只有航運去死 結果是百業蕭條把航運拉下去變成大家一起死了
作者: sweetalex (alex)   2022-12-12 07:41:00
過去已經賺的錢不是錢,未來可能賠的錢放大恐慌,股市真簡單
作者: windid (tea)   2022-12-12 07:42:00
講的一副是只有航運在慘 現在是景氣不好大家一起慘 可不是只有航運衰退欸 而且俄烏戰爭結束 升息結束經濟復甦這些利多 航運就受惠了不是?這兩個利多你認為還要很久才來嗎?等著看吧
作者: joy159357 (RTing)   2022-12-12 07:55:00
推 明年下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