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不給習近平面子?市場憂心共同富裕來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畫下去呀)   2022-10-25 10:02:37
※ 引述《kuosos520 (kkk)》之銘言:
: ”共產”黨
: 黨名不就寫的很清楚了
: 包子完全是撥亂反正阿
: 把前三代國家領導人走錯的路給帶回來
: 讚讚讚
: 我維尼包子習最高
: 只要兩岸不打仗
: 怎麼看都是台灣超級大利多
: 那些巨無霸中企逐步被黨蠶食
: 競爭力肯定大幅下降
: 中國現在怎樣也是全球前二消費市場
: 肉多的是
: 作為同文同種又有大量人力駐紮在中國的台灣
: 近水樓台先得月
: 退一萬步說
: 就算在中國沒撈到好處
: 中國這批廉價勞動轉移到越南印尼東南亞
: 台灣這種低端工廠管理的經驗應該也還是很領先
: 台灣錢淹腳底的時代又要來了
: All in 0050, now!!!
:
如果中國肉還很多的話,那些外資也不會想逃出中國了,中國經濟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他有
2.7兆美金的外債,其中86%是美元債,而且短期外債就有1.4兆美金,所謂的短期外債為1
年或是1年以下的,也就是說假設那些短期外債,債主不展延且中國按期償還,那大概到
明年3月時,中國的3兆外匯存底會噴個1.4兆出去,然後再考慮到中國需要用美元進口的
物資,他們的外匯會管的非常緊,也就是說台商就算賺了錢也匯不出來了,至於台商賺了
滿手人民幣想是幹嘛就再看看了
注意這個是今年3月的數據
資料來源:
https://reurl.cc/eO0QGb
外匯新聞
索 引 號:
000014453-2022-00539
分 類:
統計數據 資本項目管理 各類社會公眾
來 源:
國家外匯管理局
發布日期:
2022-06-24
名 稱: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2年3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
文 號: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2年3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
截至2022年3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為172049億元人民幣(等值27102億
美元,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區、中國澳門特區和中國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餘額為81340億元人民幣(等值12813億美元),占47%;短期
外債餘額為90709億元人民幣(等值14289億美元),占53%。短期外債餘額中,與貿易有
關的信貸占38%。
從機構部門看,廣義政府外債餘額為31410億元人民幣(等值4948億美元),占18%;中央
銀行外債餘額為5170億元人民幣(等值814億美元),占3%;銀行外債餘額為73549億元人
民幣(等值11586億美元),占43%;其他部門(含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外債餘額為61
920億元人民幣(等值9754億美元),占36%。
從債務工具看,貸款餘額為27798億元人民幣(等值4378億美元),占16%;貿易信貸與預
付款餘額為24466億元人民幣(等值3854億美元),占14%;貨幣與存款餘額為37009億元
人民幣(等值5829億美元),占21%;債務證券餘額為
54733億元人民幣(等值8622億美元),占32%;特別提款權(SDR)分配為3177億元人民
幣(等值501億美元),占2%;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債務餘額為19945億元人民幣(等值
3142億美元),占12%;其他債務負債餘額為4921億元人民幣(等值776億美元),占3%。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餘額為76788億元人民幣(等值12096億美元),占45%;外幣外
債餘額(含SDR分配)為95261億元人民幣(等值15006億美元),占55%。在外幣登記外債
餘額中,美元債務占86%,歐元債務占7%,港幣債務占3%,日元債務占1%,特別提款權和
其他外幣外債合計佔比為3%。
我國外債主要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名詞解釋及相關說明
關於外債期限結構分類。按照期限結構對外債進行分類,有兩種分類方法。一是按照簽約
期限劃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債為中長期外債,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
債為短期外債;二是按照剩餘期限劃分,即在簽約期限劃分的基礎上,將未來一年內到期
的中長期外債納入到短期外債中。本新聞稿按簽約期限劃分中長期外債和短期外債。
與貿易有關的信貸是一個較廣義的概念,除貿易信貸與預付款外,它還包括為貿易活動提
供的其他信貸。從定義上看,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包括貿易信貸與預付款、銀行貿易融資、
與貿易有關的短期票據等。其中,貿易信貸與預付款是指發生在中國大陸居民與境外(含
港、澳、台地區)非居民之間,由貨物交易的賣方和買方之間直接提供信貸而產生對外負
債,即由於商品的資金支付時間與貨物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時間不同而形成的債務。具體包
括供應商(如境外出口商)為商品交易和服務直接提供信貸,以及購買者(如境外進口商
)為商品和服務以及進行中(或準備承擔)的工作預先付款;銀行貿易融資是指第三方(
如銀行)向出口商或進口商提供的與貿易有關的貸款,如外國金融機構或出口信貸機構向
買方提供的貸款。
作者: encoreg57985 (@@)   2022-10-25 12:24:00
先擔心東歐南歐拉美外債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