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為記者蠻親楊金龍的,不過這不是重點,只是這篇的說法恕我難認同。
如果把資金比喻成失火,定期存單就像是消防隊救火的次數。我們看到定期存單餘額減少,
有可能是火災變少,也有可能是消防隊不想救火。
364天、2年期的利率是市場標售決定的,央行在標售前先說好預計發行多少量,通常都會完
全賣出,所以看得標利率就好。但今年一度利率太高央行不想賣那麼多,後來就減少標售量
了。
如果真的有意緊縮收回資金,央行大可繼續維持本來的標售量,讓利率上升。這本來就是緊
縮的意義。可是央行沒有。
7月為什麼定期存單減少,本人在此前的文章提過:因為開始調升存款準備率。銀行放錢在
央行有2種途徑,一是準備金,一是定期存單。準備金多放一點,定期存單就少標一點。這
可能就是新聞裡央行官員說的「資金有其他用途」。
https://i.imgur.com/32nLybx.jpg
我本來放100元在準備、200元在存單,升準之後我可能放110元在準備、190元在存單,放這
央行的錢還是一樣多啊。
(也有可能是央行刻意少發一點存單引導銀行自然把細節放到準備金,自然就達成新的準備
率要求。)
回到火災的比喻,定期存單餘額減少不一定是資金變少,也可能是央行不想收那麼多。
另外一個可能的因素是央行或許有在阻貶,至少阻升購匯勢必有縮小,所以央行自己釋出的
資金變少了,透過存單回收就不用那麼多。
※ 引述《gothmog (上海極司非爾路76號)》之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