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貫徹「能耗雙控」政策 製造業憂心限

作者: zxcvxx (zxcvxx)   2021-09-30 10:01:35
原文標題:
中國貫徹「能耗雙控」政策 製造業憂心限電成為常態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bit.ly/3kTjffx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1年9月29日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近期,中國爆發「能耗雙控」全面工業限電事件而進入停產期,這促使原本就因為疫情封
鎖、航運海運物流擁塞、全球原物料價格大漲而陷入亂局的供應鏈,同時影響全球經濟貿
易的穩定。這無疑是一場能源轉型從『能源政改』演變成『能源政變』的危機。
國家發改委「能耗雙控」政策
所謂國家發改委「能耗雙控」政策,實行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再下放到各
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設定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控制目標,對各級地方政府進行監
督考核;把節能指標納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地方實行限制高耗能企業用電總量、提高電
價、限制用電時段等措施。
實施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十三五』時期明確要求到2020年單位GDP能耗比
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提出重
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2025年單位GDP能耗和碳排放比2020年分別降低13.5%、18%,國務
院將全國“雙控”目標分散到了各地區,對“雙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能耗雙控」政策頻出。8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
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顯示目前不及半數省(區)能耗強度降低進展總體順利。在能
源消費總量控制方面,仍有8個省(區)為一級預警(形勢十分嚴峻),5個省(區)為二
級預警(形勢比較嚴峻)。國家發改委要求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特別是能耗強度
降低目標,因此上半年一二級預警地區在下半年有壓力。
9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提出嚴格
製定各省能源雙控指標,國家層面預留一定指標;推行用能指標市場化交易;以及完善管
理考核制度等方面。
二十個省份受到限電影響
限電風暴橫掃至少二十個省份,從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安徽、一路到雲南、廣西,
都傳出各省市政府大規模工業限電的通知,被歸類為高耗能、高汙染產業的工廠,因為停
電而全面停產。但是,有些受政府重視的太陽能、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也同樣收到「開一
停六」、「開二停五」等限電通知而被迫停產。同時,各省限電的通知,要求客戶「提早
做好減負、停氣生產準備」。
煤炭價格飆漲也是幫兇
中國大規模限電,導因於國家發改委貫徹「能耗雙控」政策,也與煤炭價格飆漲有深度關
聯。由於,去年中國與澳洲爆發貿易糾紛,中國拒買澳洲煤炭而造成中國煤炭短缺而價格
暴漲,雖然中國從他國進口代替煤炭,然而品質不如澳洲乾淨煤,也因而造成中國境內空
汙更加嚴重。同時,每噸煤炭價格從今年3月的每公噸人民幣580元,漲到1079元,漲幅高
達86%。所以,這一波中國大規模限電,也貫徹「能耗雙控」政策及抑制煤炭價格飆漲。
台商受影響概況
其中,台商群聚的蘇州與昆山也受到波及,當地管理當局也陸續通知停電,要廠商自行停
工至9月底,10月1日之後才能開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包括限電在內,中國一連串
政策呈現出不確定性、與不可預測性,「好像要讓企業皮都繃緊一點」,如果大家被嚇到
想要逃也不意外。擔憂限電變成常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若中國持續限電,
預料原物料供給將受到衝擊,這是產業界更加擔心的事,且擔憂未來會變成常態。
珠三角地區廣東等台商聚集之地被要求「開一停六」,導致訂單交貨期拉長至少一倍。目
前工廠交貨期已從30天,延長超過一倍至60天到90天。目前已發布重大訊息或停工通知的
企業包括:PCB、被動元件及零組件廠,還有,汽車零組件廠。但實際影響企業,可能不
少。
結語
中國是全球最大製造及消費國,全球產業無法不受中國製造供應鏈衝擊,當大限電而示警
可能影響供應鏈,台廠宜更謹慎面對因應,以免成為調控下的受害者。另一反噬效應擴散
,就是限電缺電危機將加速外國企業撤離中國。
習近平曾於9月22日在聯合國大會的視訊演說,公開承諾「中國不再新建海外煤電項目」
,宣示中國告別煤炭發電的決心。到底這一波中國大規模限電,究竟僅因應短暫調整,或
是長期的緊縮,就等待十一長假後開工的恢復狀況才能判定。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中國政府才承諾將停止投資海外燃煤發電計畫,卻傳出中國各地陸續出現停電情況,影響
工廠運作和日常生活。
作者: johnny1125bo (ppboy)   2021-09-30 10:12:00
再不轉移陣地就一直循環吧
作者: gracefeather   2021-09-30 10:58:00
台灣停電就不排除出走,中國停電就來跟台灣要補助三星 東芝 索尼都早早準備離開中國,剩呆丸廠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