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星港拖累,國銀海外業務大跳水

作者: boards (GOLD)   2020-09-03 20:35:34
信用風險升高 放款、聯貸案幾近停擺...星港拖累,國銀海外業務大跳水
財訊雙週刊
發布於 5小時前
過去本國銀行每賺5元,就有1元是海外業務貢獻;但受到疫情封境,海外信用風險升溫,
國際放款與聯貸案幾近停擺,展望到明年初,海外業務拓展都不見樂觀。
文/洪綾襄
一家離台灣超過3000公里外的石油交易商倒閉,卻燒出國銀今年海外曝險大洞,也燒出後
疫情時代本國銀行海外據點管理的警訊。
3月底,新加坡石油交易巨擘興隆集團(Hin Leong Trading)因油價一夕崩跌,財務操作
不及而發生巨額虧損,銀根用罄只能聲請破產。除了8億美元的期貨虧損之外,興隆還積
欠銀行團1155億元新台幣的債務,其中台灣中國信託因參與興隆的國際聯貸案,對興隆的
曝險金額達27億元新台幣。中信金在第2季法說會時表示,已在6月提足呆帳損失。
無獨有偶,玉山銀新加坡分行發生規模約1000萬美元的違約案,逾放金額也因此較上季增
加1億元台幣。而國泰金雖未爆發授信踩雷情事,但旗下國泰人壽持股4成的印尼Mayapada
銀行,卻因客戶涉嫌詐保而遭印尼檢調起訴,造成該行大幅虧損;儘管後續稍有回穩,但
考量到弊案衝擊商譽及當地景氣衰退,國壽仍在第2季一次認足140億元台幣的海外投資損
失。
海外業務原為台灣金融業重要獲利來源,已因全球各國封境,導致資訊、物流、資金斷鏈
,大增國銀海外業務的管理風險。
海外管理風險大增 獲利金雞母6月變虧損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今年上半年本國銀行稅前盈餘共1644億元,比去年同期
衰退14.69%,原為金融業金雞母的海外業務,今年上半年僅貢獻了252.3億元台幣獲利,
較去年同期衰退34.18%;6月更因各家銀行陸續認列海外虧損,驚見單月虧損5000萬元,
是除了兆豐銀遭紐約州金融服務署(DFS)裁罰案外,12年來的首次虧損。
今年伊始,疫情肆虐全球,身處相對安全的台灣很難想像,海外據點至今仍須遠距辦公或
分批上班,銀行無法做實地查核(due diligence)就無法了解客戶真實狀況,後果就是
放款、國際聯貸業務無法承作,信用風險也大幅攀升。玉山銀行總經理陳茂欽表示,海外
放款業務都只能很保守地做,一定要有擔保品,聯貸案則是幾近停擺。
從衰退幅度來看,今年上半年,香港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26%,幅度不是最大,但絕對金
額最多,較去年同期減54億元台幣;虧損的市場則以新加坡最嚴重,上半年虧損14.2億元
台幣,菲律賓、巴拿馬、澳門市場也面臨虧損。
新加坡虧最大 賠14億 香港跌最慘 少賺54億
公股行庫的香港分行在第2季獲利雖仍為正貢獻,但衰退更明顯。據統計,兆豐銀香港分
行稅前獲利衰退約4成,一銀與合庫銀香港分行上半年獲利則僅3億到5億元台幣。
有鑑於疫情與低利環境仍將持續,海外獲利恐還會再創新低。本國銀行中,海外業務量最
大者為中信銀,外幣放款量逾千億元台幣,占全行放款餘額超過4成,中信金財務最高主
管暨發言人邱雅玲坦言,目前中信銀海外據點除了中國市場已恢復之外,其他海外據點的
日常營運仍受到疫情限制,加上各國央行大幅降息,美國聯準會更大降6碼,因此不管利
差收益或是放款動能都會受到衝擊,從5、6月該行的放款餘額來看,的確有放款減緩的趨
勢。
所幸本國銀行體質仍堅強,逾放比、備抵呆帳覆蓋率等財務指標仍維持在低檔。但為嚴控
風險,金管會也將國銀海外業務列為上半年金檢重點,8月27日公告查出海外分行3大缺失
:包括未將重要政治性人物列為反洗錢高風險客戶、法遵作業自評不確實,及反洗錢的可
疑交易監控措施不佳。
看來,至少到明年上半年,國銀海外業務都得要有度小月的心理準備,投資人對於海外業
務占比較大的民營銀行與公股行庫,獲利展望也只能保守以對。…(本文節自財訊615期,
詳全文)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NGrm7G?utm_source=copyshare
最近的金融股很不好,海外疫情及低利率影響,國銀海外營收都受影響。
作者: sluttervagen   2020-09-03 20:39:00
危機入市,歐印兆豐金
作者: fallinlove15   2020-09-03 22:23:00
看起來還好吧?
作者: parkerwester (pw)   2020-09-03 22:56:00
爆了....還搶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