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標的] Zoom 空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20-06-03 14:26:49
愈看發現台灣人似乎是普遍內建硬體思維+政治正確思維
想到以前有一群台大的天真小子,覺得104人力銀行很爛,功能很差
找了一團菁英團隊,做出了功能強大的商職網,spec真的很強比104強很多
下廣告誇下豪語說「104我九個月內要打敗你」
結果三個月後就倒了
什麼叫工業思維,就是過度聚焦於「看得見的硬體」以及圍繞在他身上的產品規格
實際上消費者買單的心理學根本不是這樣
Christensen言簡意賅把消費動機歸納為 "jobs to be done theory" (完成什麼事定律)
消費者買單的核心都是具有「完成什麼事」的明確動機
比如以麥當勞來說,為什麼要買奶昔,是因為司機
「想買個可以長時間一邊開車一邊單手吃又有飽足感的東西」 <- 這是他的真正任務
你不把客戶到底什麼 jobs to be done 明確的挖掘定義出來
在那邊憑空加大奶昔 或是降低價格 對奶昔的硬體規格胡亂改進 對於銷量都沒有用
後來Christensen幫麥當勞顧問,他發掘出了司機買奶昔真正的jobs是這個之後
就把奶昔的黏稠度弄得更高(可以吃更久),加入小果粒(提高引用驚喜)
並且把流程改進的友善於車輛駕駛 果然馬上爆款
回到視訊軟體
客戶用視訊軟體的jobs to be done就是我要用來辦公,這是用來降低成本的通訊工具
分析他的競爭優勢的時候 第一個要剔除的因素就是政治正確
什麼中國滲透 資安問題 他媽的干我屁事
而且都是某些政治腦的外行和競業嘴上亂講 事實根本也不是如此
如果A軟體的使用成本是10,有人放話說他有中國資安問題
但B軟體的使用成本是100,所有人都會用A,然後把特別機密的事自己約定暗語就好了
政治正確沒有那麼值錢
在商業世界搞政治腦是對自己的腦設下障壁,遲早害死自己
這是台灣的公頻常識裡愈來愈有障礙、愈來愈不利的傾向
再來就是硬體思維的人很容易只看得到有形的事物,例如以為成本就是價格
免費就沒有成本
實際上成本的涵蓋非常龐大 隱形成本才是佔最大宗的部分
當你的辦公團隊或教學團隊已經習慣zoom之後,亂換軟體有非常高的遷移成本
之前Zoom之亂時,台灣的公頻裡有很多公知說「學新的是有多難」「恐懼於學習新事物」
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根本沒有理解到那個遷移成本有多大
教師要全部重新備課,學生要重新訓練,會計單位要重新買新軟體重新跑流程
還有其他競品的UX做得很爛,ZOOM是因為UX很好,才能結成現在這麼大的網絡
形成網絡效應之後,護城河的門檻會變得很高
第二就是Zoom的超多人連線,影像是業界最穩畫質最好,沒一家有能力跟他比
台灣人大部分人是與世界脫節,根本就沒有用過
台灣人列的競品,都是自己和朋友一對一自己試個30秒,覺得好像「差不多啊」
這種東西「應該沒什麼門檻」
講這種話前最好記住那個嗆聲九個月要打敗104的井底之蛙 現在人不知道去哪
再來就是軟體企業的供應鏈如何研究他的生產力是一件很謎的事
他的評估方法和硬體工業天差地遠
好的程式設計師,生產力可以是平庸設計師的一萬倍
好的軟體企業組織,生產力可以是官僚軟體企業的十萬倍
IBM在幾十年前早就發現這個現象
這也是微軟之前在2010年代為何逐漸沒落
袁征帶的ZOOM,員工滿意度是史上最高,超過90%,不知道怎麼辦到的
但所有的線索都顯示出他領導能力很強,這種領導與組織你最好不要小看他
另外他就是一個華裔美國人,很多台灣的政治腦說他是中國人,這根本就是種族歧視
我討論整串看下來,再次很有感想
感想就是
第一:台灣人不要去買軟體企業的任何股票,科技業買硬體企業的就好
因為台灣這個工業國家,瀰漫的常識裡真的完全缺乏軟體與服務業的sense
你不管買多,或是買空,就算剛好買對,大部分人也都是運氣,根本沒有看懂
台灣有工業的sense,你去買美國製造業,那是可以同感搞懂的
但你去買軟體,你會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第二:台灣人不要出於政治理由買股票
比如因為貿易戰或科技戰,多或空華為概念股
台灣的公頻裡充斥太多政宣的平行世界資訊了,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吃進一點
比如說大紀元當初每天在黑ZOOM 說ZOOM被什麼機關什麼機關禁用
但ZOOM遭受到基層強烈抗議 解禁之後 大紀元是不會反向再把你洗一次的
於是一堆人就活在ZOOM被禁的平行世界裡
真正去現實世界對帳,又有幾個人能理得清楚
作者: floatbear227 (what love is)   2020-06-03 14:41:00
我在美國的科技公司,之前zoom報資安問題後,IT發信要求更新但還是沒有禁用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20-06-03 15:14:00
樓上真的太可笑了 你乾脆說Facebook很簡單 社群網站的技術一點都不fancy 早晚有其他大廠追上分食硬體思維就是這樣子ZOOM的問題只有一個:地球這個環境 這個文明到底需不需要 是不是真正需要遠距視訊辦公教學其他競品根本不是一個問題line就是典型的網絡效應 當你朋友用 你就會必須用跟什麼spec一點關係都沒有 只要他jobs有滿足就夠了當網絡形成之後 那是一整個生態系 大廠要怎麼追有很大遷移成本的東西是很難隨意換的其他各家在疫情裡抹黑ZM中資其實算是驚恐的垂死掙扎因為很多人發現再不抹黑他就永遠追不上了 今天財報出來根本是壓倒性的台灣普通人在這裡就是投資人 以投資人角度你把自己眼睛戳瞎 根本有病 去滿足你那虛無飄渺的政治妄想如果他真的是中資中國滲透就算了 馬的根本就不是他就沒有中資啊幹你媽的 要是這是美國就告死你看到愈來愈智缺的國家就不爽跟義和團一樣每天對謠言朗朗上口 智力低下的表現樓上就標準平行世界我在好幾個月前就嗆了你有種就空他啦屁話一堆當時那群人吠很大聲最後連嘴上空也沒人敢你看資訊正不正確是看文筆好不好修養好不好 你是白痴嗎?有的人口氣很好的跟你說1+1=3你就信了喔 北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