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2000多萬人失業、3大股市卻齊聲上漲,為什

作者: ilqgray (counting stars)   2020-05-12 01:35:59
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cup89tf
2.原文內容:
美國時間5月8日,勞工部公佈4月份失業率高達14.7%,總計有2050萬人失業,是1930年代
大蕭條時期以來最高,遠超過二戰後1982年11月的10.8%以及2009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
)的10%。
但是,當天美國3大股市卻是同步收高:道瓊工業指數上漲455.43點,漲幅為1.9%;納斯
達克上漲141.66點,漲幅為1.6%;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48.61點,漲幅為1.7%。
為什麼美國股票市場走勢與經濟現實出現嚴重脫節?
部分原因是美國聯準會祭出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大手筆買進債券,如今的聯準會成了美國
企業的「大金主」。
4月中,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已達到6.42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過去6星期,美國新
發行的公司債總金額高達5600億美元,是正常時期的兩倍,即便是受創慘重的郵輪公司,
也不愁拿不到現金。
另一方面,對於投資人而言,除了股市之外,手上的現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去處。美國政
府公債殖利率跌破1%,日本和歐洲則已跌至負值。如果持有債券至到期,必定會面臨虧
損,假設通膨持續上漲,虧損將會進一步擴大。
相較之下,股市自然是比較好的投資選擇。更何況,歷經3月的大跌之後,股價處於相對
低點,更增加了投資人買進的意願。
但是,這一波股市反彈並非是所有產業都能雨露均霑,主要仍集中於因為疫情而業績大好
的科技業和醫療產業。
至於歐洲股市,反彈力道則顯得疲弱許多,原因在於歐洲股票指數以週期性產業為主,例
如金融、汽車和能源公司;至於美國股市,科技業佔較高。
不過有專家指出,這波漲勢可能不會持續太久,未來仍有回跌風險。
風險之一,在各州政府逐步解封之後,美國很可能會引發第二波疫情。
風險之二,先前經濟活動停擺所造成的後續影響也將逐漸浮現,特別是短期間內需求端很
難回覆到正常水準,經濟學家預估美國第二季GDP將下滑10%,這將使得此次的股市漲幅
難以獲得長期支撐。
風險之三,許多未曾被發現的金融地雷,隨著疫情爆發、資金出現缺口而一一引爆,瑞幸
咖啡的跨國金融騙局、新加坡石油貿易公司興隆集團隱匿8億美元虧損案,不過是冰山一
角。接下來很可能會出現更多大型企業醜聞或倒閉案。
最後一個不可知的風險是政治因素。儘管政府已通過上兆美元的紓困案,但是多半有利於
資源相對豐富、又有政治遊說能力的大型企業,許多中小企業仍是看得到吃不到,這對於
未來的經濟發展恐怕會造成負面影響。
3.心得/評論:
此文出自經濟學人
下方還有紐時關於總統大選的分析
但就不貼了
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讀XD
作者: airwaves0612 (改變是為了更好)   2020-05-12 06:17:00
彰源周休三日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