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環球時報: 台灣增購大豆討好美國 可憐又

作者: lon0623 (broaden)   2018-09-30 21:47:50
看環球時報的思維 怎麼有讓我覺得回到清朝時代的感覺?
好像在說我們天朝上國地大物博 買你們東西是恩賜
爾等番邦還不快三跪九叩感謝皇恩
這些記者看自己寫的文章不會想笑嗎?
要搞清楚 農業才佔美國GDP1%而已
抵制美國他們又不會痛 頂多再補貼就好了
反而中國人能沒大豆嗎?
農業這種東西並不是要賺大錢的 而是攸關國本
美國就是有遠見把國本顧得很好
中國顧不好怪誰?
台灣喜歡買美國大豆又怎樣? 怎麼好像小朋友在吵架
嗆啥我跟誰誰誰不好 你就不可以跟他好
作者: downya (喝一杯吧!朋友)   2018-09-30 21:53:00
台灣有顧國本嗎?都台灣跟中國,差不多一樣的思維
作者: songyy2003   2018-09-30 21:54:00
支那賤畜高高在上其實就是個廢渣
作者: lon0623 (broaden)   2018-09-30 21:54:00
但是台灣不會去跟美國對抗
作者: tangolosss (蛋疼)   2018-09-30 21:54:00
台灣顧好半導體 就是國本 這東西支那拿不走 會很森77
作者: lon0623 (broaden)   2018-09-30 21:55:00
台灣本來就小了 不能什麼都發展中國自己想對抗就要有本錢 不然就屈服
作者: leouni (雷歐優逆)   2018-09-30 21:56:00
還好鬼島有自知之明.就是趴著舔大國 只大國換來換去而已
作者: lon0623 (broaden)   2018-09-30 21:58:00
日本二戰選擇對抗 打了半天得到了什麼?反而是投降美國得到了所有戰前想要的東西
作者: tangolosss (蛋疼)   2018-09-30 21:59:00
要舔就舔商人 頂多給人賺錢 別去舔共匪 殺你祖宗18代
作者: lon0623 (broaden)   2018-09-30 22:01:00
要對抗 中國高層自己還把資產偷藏在美國哩
作者: meaa3   2018-09-30 22:05:00
不止,9.25毛會連你子孫十八代都賣出賣掉,世世代代為人奴隸
作者: Coffeewater (淡淡的咖啡)   2018-09-30 22:05:00
中國一直都這種態度啊,好像都別人欠他們的
作者: zwy (瑞士刀)   2018-09-30 22:08:00
島內9.2的模式:把台灣賣給中國,再把賣的錢拿來移民去美國
作者: houseguy   2018-09-30 22:09:00
中國人: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
作者: zwy (瑞士刀)   2018-09-30 22:09:00
然後一堆被賣的還在傻傻替人喊燒數鈔票
作者: peter080808 (peter)   2018-09-30 22:10:00
台灣地就這麼小 要自產大豆會不會想太多了
作者: paleomort   2018-09-30 22:13:00
五毛又來了,跟美國買大豆就說台灣趴著舔。
作者: leon99 (李奧)   2018-09-30 22:26:00
現在的中國邏輯真怪,當初是中共搶了國民黨的政權,盜竊
作者: tutuan (沈潛)   2018-09-30 22:26:00
中國都沒意識到現在的天朝是美國,中國才是野蠻番邦
作者: leon99 (李奧)   2018-09-30 22:27:00
中國的政權,現在卻在指責台灣政府背叛,邏輯真的好棒棒
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8-09-30 22:30:00
別說了,跟他們對話本身就是上國給予的恩賜了如果擬人化,就一個不知道在秋山小的朋友
作者: asole (澇塞輸球超爽的)   2018-09-30 22:32:00
就算是討好又怎樣 美國現在是國際上實質最支持台灣的國家中國就是平常威脅台灣 然後現在看到台灣跟別國要好就氣噗噗國際貿易就是拿自己的強項去換別人的強項 一樓別說不懂國際貿易 連基本經濟學都不懂 在股市裡就是別人的肥料而已
作者: joecychang (big ear)   2018-09-30 22:36:00
人治社會的人彘,黃豆被台灣買了,牠們就沒豆粕得吃了.大豆
作者: leouni (雷歐優逆)   2018-09-30 22:40:00
原來大豆跟黃豆是不一樣的阿~
作者: lon0623 (broaden)   2018-09-30 22:42:00
黃豆是大豆的一種
作者: ededws1 (ATMJin)   2018-09-30 22:43:00
一般不會去細分吧
作者: lon0623 (broaden)   2018-09-30 22:47:00
是沒錯 大豆營養價值太高了 東亞人才可以不喝牛奶而且養生風氣下只怕需求越來越高
作者: OpenGoodHate (什麼東西什麼東西)   2018-09-30 22:52:00
台灣有國產大豆,佔用量0.1%主要是美國澳洲買便宜加上美澳跟台灣關係良好跟美援歷史又沒有其它{
作者: TAKEZOU (真難人~)   2018-09-30 23:06:00
有基改和非基改的 大家都標非基改 但是進口都基改的~進口黃豆逾97%都是基改 大概都飼料吧 ㄏㄏㄏ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8-09-30 23:12:00
中國的邏輯:要賺咱們的錢,就得聽咱們的。但美國人拿這套邏輯要求中國時,就變成美帝霸凌了。科科!
作者: beagle2001 (邁向財務自由之路)   2018-09-30 23:24:00
樓上精準 XDDD
作者: ichch (渡船人)   2018-09-30 23:32:00
其實美國的黃豆量大主要是基因改造
作者: wangts (ram)   2018-09-30 23:39:00
古時的漢人 感覺還更有禮儀 現在越來越怪了
作者: nightwing (內觀自心)   2018-09-30 23:41:00
文化大革命 好人都死光了 存活下來的都有狼性
作者: tangolosss (蛋疼)   2018-09-30 23:48:00
文革連孔子廟都給你燒了 哪有什麼禮儀...只有鬥爭活命
作者: twolight (兩兩兩兩光)   2018-09-30 23:49:00
現代的中國政府真的很噁心又很怪
作者: spirit119 (精神分裂)   2018-09-30 23:50:00
孔子也不是好東西,提倡完全順從
作者: nightwing (內觀自心)   2018-09-30 23:52:00
中國是去除自己本身的文化 完全接納蘇聯的馬列主義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10-01 00:08:00
農業是國本無誤 但問問自己願不願意從農 農業賺錢慢提供一個數據 一甲土地做稻 無天災正常收成 淨賺17萬上下稻子算好種的 因為有SOP出來了(整地插秧收成一條龍)美國企業化管理 掌握糧食的遠見 不得不佩服之 聽國外分析貿易戰打大豆 農場主都有其他工作的 打大豆痛的農夫很少
作者: calase (萬難地天紀柳)   2018-10-01 00:22:00
孔子那個年代還是多國爭霸...扭曲他想法的是後來的專制政權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10-01 00:24:00
如果耶穌是中國人推崇的至聖先賢 今天罵的人就是耶穌了
作者: eemail (eemail)   2018-10-01 00:35:00
阿呆時報根本證明兩邊不同國
作者: GanKer (蘇胡)   2018-10-01 01:02:00
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顯然的與美國當朋友比較有利,中國還是去旁邊玩沙子吧
作者: nalthax (書蟲一枚)   2018-10-01 02:26:00
美國有農業部,對農業相關的流程、法規跟管理是很認真的;日本也有農林水產省,但我們農業就農委會,很多事情都停留在30幾年前的認知,有一些別的國家三十幾年前就已經列為農業型態的農產品,他們卻還不知道也管。這類農產主後來都跑到美國去發展了。所以農業跟食安為什麼一直是問題,缺乏好的領導,預設農民跟農業是一個沒落、技術跟知識低門檻、無關緊要的夕陽產業,殊不知每個產業間的關係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跟農業相關的消費產業沒少過。他們不知道要列入管理,相關的勞動與職業保險等也缺乏統整,能跑的也是早就都跑了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10-01 03:04:00
台灣多數行業如上述那樣 要跟美日比 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像美國人.日本人一樣 跟美日比全世界沒幾個國家比得贏的沒道理國民素質差人家幾十年 要求該素質的人選出的政府看到美.日車尾燈
作者: bragollach   2018-10-01 03:30:00
噗 福島除染土日本打算用到農地上喔XDDDDDD國民素質 你是指躺下配合的姿勢嗎?
作者: amaranth5566 (Amaranth)   2018-10-01 06:13:00
總書記小學程度,你期待牠長腦嗎?
作者: a9509028 (光頭)   2018-10-01 06:58:00
中國賤畜啊
作者: freshmints (只求早點休息)   2018-10-01 10:09:00
孔孟沒有提倡完全服從喔 外儒內法才開始提倡的
作者: calase (萬難地天紀柳)   2018-10-01 16:33:00
日本一樣面臨年輕人不願意務農的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