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nren (滑了黑歐)
2018-09-14 15:08:191.原文連結:
https://goo.gl/AEjkiz
2.原文內容:
彭博:蘋果新機壓低製造成本、分散代工 台供應商恐笑不出來
隨著新一代iPhone發布以及市值持續向上突破,蘋果(Apple)讓不少投資人眉開眼笑,但對多家台灣供應商來說,出貨成長停滯卻讓他們笑不太出來。
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蘋果專攻高階裝置、內容及配件市場的策略成功推動該公司的營收及獲利,即便整體出貨量不高也沒差。但對台灣的硬體供應商而言卻是苦不堪言,因為他們完全分不到蘋果其它業務的收入,純粹以裝置出貨量來賺錢,因此在裝置銷售停滯的情況下,出貨量銳減也意謂著營收減少。
就2017年MSCI台灣指數(MSCI Taiwan Index)來看,業成控股有限公司(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Holding Ltd.)表現最差,跌了58%之多;另外兩家蘋果iPhone主要組裝代工廠鴻海精密工業(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及和碩聯合科技(Pegatron Corp.)也跌逾3分之1。
有分析指出,因出貨數據停滯、技術突破有限等因素影響,蘋果供應商對投資人而言已逐漸缺乏吸引力,尤其是像鴻海或和碩都主要仰賴大規模出貨來拉抬營收;而當工廠產能利用率過低時,也將直接影響這些供應商的利潤率。
此外,蘋果為確保自身利潤率,持續透過分散代工來壓迫供應商降低生產成本。相對之下,供應商卻須自行承擔零組件及勞動力成本上揚而造成的利潤萎縮,同時iPhone銷售趨緩,導致這些供應商的股價持續低迷。
報導指出,儘管台灣供應商在技術上仍是蘋果合作首選對象,但近來大陸競爭對手透過大規模投資已逐漸迎頭趕上,如大陸歐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O-film Tech Co.)便已開始分食業成控股以及宸鴻科技集團(TPK Holding Co.)的既有市場。分析師認為,就長期來看,大陸供應商的競爭對台灣業者而言是嚴峻威脅,因此預估包括業成控股及宸鴻科技本年度的獲利表現將不甚理想。
據彭博調查分析師們平均預測業成控股在2018年的淨利將下滑23%;另鴻海獲利預期年減12%,宸鴻科技年度盈利恐跌逾40%。
有分析認為,對台灣供應商而言,好消息是蘋果新一代iPhone售價降低可望有助於提振銷售量。不過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分析師Manish Nigam認為,即便蘋果iPhone銷售量有所提升,也救不了所有的台灣供應商,主要仍在於來自大陸業者的競爭,因為若蘋果增加2到4家供應商,就將稀釋所有增加的銷售量,同樣無助於供應商提升獲利。
3.心得/評論:
售價越賣越高成本卻越壓越低,
沒關係只要信仰夠都能捏著~
供應商股價繼續跌~
作者: lavenderelf (薰衣草小精靈) 2018-09-14 15:13:00
售價一直拉高,成本一直壓低,良率越來越低。
作者:
tonyd (天生平凡)
2018-09-14 15:14:00庫克時代 代工廠自求多福
作者:
z70126 (財富自由)
2018-09-14 15:17:00GIS,TPK利空出盡的感覺(這次上市發表是利空消息)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8-09-14 15:27:00我若是老闆 把在中國的生產線砍了 錢拿去買蘋果股票部份資金買原先的競爭廠商股票 省得大家每年被蘋果砍價
作者: billionaire 2018-09-14 15:34:00
還不去印度嗎?
作者:
joyca (joyca)
2018-09-14 15:56:00鴻海表示
作者: chewthelife8 (咀嚼生活) 2018-09-14 15:57:00
嗯嗯收到全力做多
作者: jay0108 (jayjay) 2018-09-14 16:33:00
gis跌到媽都不認識了
作者:
luche (luche)
2018-09-14 16:43:00笨員工不得已 老闆賺爽爽
作者: allenleo (老師有講你都沒在聽) 2018-09-14 16:47:00
只有頎邦笑呵呵
作者:
rodney92 (rodney)
2018-09-14 16:51:00代工工頭永遠還是工頭!海公公工頭
作者: vincentpon (Comingboy) 2018-09-14 16:59:00
庫克:我就是要賺這麼多,你們自己想辦法
作者:
cates (鍵盤萬事通)
2018-09-14 17:31:00就是吃定台商不敢罷工啊
作者:
sohopro (sohopro)
2018-09-14 19:07:00說好賺的話,員工就找老闆吵加薪了
作者:
furnaceh (furnaceh)
2018-09-14 20:19:00就大家搶著做,要蘋果這光環,怪誰
利潤都是APPLE拿走了這些代工廠也是很北七,不會聯合起來要漲價,不然就不要幫APPLE做啊再會設計,東西做不出來是有屁用
作者:
tsgd 2018-09-14 21:30:00所以說不要買概念股就是這樣
作者:
changmary (changmary)
2018-09-14 21:39:00成本低,良率差,形象差,股價跌,APPLE可參考HTC
作者: paphian (金太郎) 2018-09-15 10:43:00
感覺蘋果在玩火,就看什麼時候會燒到自己
作者:
soar625 (未來的路)
2018-09-15 18:38:00非蘋陣營手機成本跟蘋果手機成本應該是差沒多少的。只是蘋果敢開5萬,非蘋只敢3萬。說壓榨供應商也太瞎,非蘋供應商的毛利有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