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宇瞻高飛 攻工業物聯車聯

作者: lossit (失去)   2018-03-26 11:10:59
1.原文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3050541
2.原文內容:
記憶體模組廠宇瞻(8271)去年合併營收重回百億元之上,達近三年高點,EPS更創該公
司上市以來新高。展望未來,宇瞻採取穩紮穩打策略,在既有業務之外,也寄望智慧應用
業務能帶來更多成長動能,搶占包括工業物聯網與車聯網等商機。
宇瞻成立至今已超過二十年,一開始只做DRAM生意,面對市場價格大起大落,曾經一年賺
進超過兩個股本,但也曾經一年每股淨損超過3元,彷彿洗三溫暖。宇瞻總經理張家騉說
,後來該公司決定分散風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開始發展NAND Flash業務。
發展工控業務 笑著收割
宇瞻目前在工控領域表現亮眼,最初先是與控制晶片廠商共同合作,切入工控相關領域,
但在剛開始的三年並沒做出成績。不過該公司持續開發嵌入式工控產品,市場大環境方面
剛好遇到快閃記憶體降價降得兇,有助於相關產品普及,也讓宇瞻找到了重要客戶,並帶
進大筆訂單,現在該公司已是全球工控固態硬碟(SSD)的第一大廠。
張家騉提到,發展工控產品的過程,初期相當辛苦及掙扎,開發及導入時間長且量又不大
,但有時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有些耐心,這可能是未來成功的基礎,但也可能功敗垂成
,主事者必須多聆聽意見再做決策。目前這項業務占該公司營收的比重超過三成,毛利貢
獻度也高。
一路走來,張家騉說,看過很多人進來工控產品市場,但也很多人出去,經營相關業務,
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且必須長久經營,建立客戶的信賴感,培養長期夥伴。有時市場或許
會出現價格破壞者,但其缺乏核心競爭力,不能提供永續經營的技術支援。尤其是嵌入式
工控產品,走少量多樣路線,隨著技術進展,客戶在很多時候需要宇瞻進行客製化或幫忙
細部調整,以彌補其產品設計方面的不足。
宇瞻發展工控產品的過程中有很多辛酸,張家騉提到,拿到訂單只是開始,當公司與客戶
進入大量出貨階段後,才是真正的挑戰。有時產品會在實際應用後出現意料之外的異常情
況,這時就必須與客戶共同負擔,等於墊高成本,如果毛利率不夠,就會很吃力。
所幸在耕耘多年之後,宇瞻相關費用已經逐漸降低,過去其工控產品線曾經一年有高達千
萬元的隱藏成本,但透過經驗學習,以及與客戶技術分享,到現在已降至相當低的可控範
圍。
在消費性產品方面,宇瞻陸續開發如MP3、隨身碟、記憶卡等產品,後來也開發出電競產
品線。不過該公司也曾有過失敗的經驗,產品因與整體趨勢違背而終告失敗。多年前在快
閃記憶體價格仍高時,其隨身燒產品讓用戶可把儲存在快閃記憶體內的資料燒成CD,透過
重複使用,減少快閃記憶體的用量,但後來這項產品就被快閃記憶體的跌價所打敗。
學習教訓 建構長期藍圖
有了上述教訓,宇瞻學到,跟隨市場趨勢與評估發展的時機很重要,公司一定要先建構長
期營運藍圖,不要因為掌握獨特的先進技術就去發展某項產品或業務。
張家騉指出,消費性產品是可彰顯品牌的表徵,讓潛在客戶在選擇工控產品供應商時,也
把其具備品牌納入考慮。而公司對於品牌與工控業務的發展,也一直保持平衡的配比。
張家騉強調,宇瞻把大部分的資源放在加值產品,努力創造更多利益,以建立核心競爭力
,相關占比約達八成以上,而不只是負責貨品的進出買賣,所以過去10年來該公司都沒有
出現虧損。
掌握趨勢 攻智慧應用
基於產業特性,記憶體價格總是會跟著市場供需或景氣循環起落,但不管面臨漲價或跌價
情況,憑藉著建立的核心競爭力,張家騉的目標是讓公司維持營收與獲利穩定成長,在降
低風險與提高獲利上不斷地尋找平衡點。
宇瞻原先的三大業務,包括工業用嵌入式產品、PC相關與行動周邊業務,因應營運發展,
公司在兩年前成立智慧應用處,逐步布局智慧應用相關業務,且預期有助其提高毛利表現
。張家騉說,該公司瞄準工業物聯網領域,未來可把產品提供給工控客戶。
目前宇瞻的營收來源主要著重於工控產品及消費性產品,合計占比約達99%,而智慧應用
相關業務現階段占其業績比重仍低,不過今年應該可以見到更多相關成長,張家騉期待到
明年時的相關占比可達到3%左右。
展望未來,有鑑於邊緣儲存發展趨勢,張家騉認為,在「雲」之外,在「端」方面,相關
儲存設備本來就是宇瞻所擅長的部份,也是其後續可切入的領域。
張家騉也提到,設想宇瞻將來10年或20年的發展方向時,物聯網與自駕車都是大勢所趨,
該公司希望切入工業物聯網、車聯網與人工智慧等。往後裝置的數據傳輸與儲存都要求更
快的速度,也會持續需要DRAM與NAND Flash等關鍵零組件。
培養關鍵人才「打群架」
為因應公司發展,除了對外覓才,張家騉在內部也積極培養關鍵人才,透過辦理薪傳班,
讓員工表述,觀察其潛力與未來發展空間。他認為,公司眾多人員各司其職,再分工合作
,管理者則要尊重每個人的專業。
由於宇瞻未來還要擴展更多面向的業務,對於占20%的關鍵人才需求更多,張家騉表示,
公司組織在高階管理委員會之外,下面就是處或部的主管,會更加強培養相關人員的主動
積極與專業度,並可透過輪調方式來訓練。
張家騉提到,高階人才要在聽取更多意見後仔細思考,才能做出決策,開會的時候,如果
在場有10個人,前面9個人都持一致意見,那麼第10個人就一定要提出不同的意見,讓決
策更為周延。
除了靠公司本身的努力,宇瞻也持續尋求合縱連橫,張家騉說,「打群架」的成功率高很
多,該公司有足夠資源,可以迅速把外面比較小的資源整合起來,成為大聯盟,不但具整
合技術,也擁有很多合作夥伴,以其品牌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3.心得/評論:
1、去年合併營收重回百億元之上,達近三年高點,EPS更創該公
司上市以來新高。
2、看起來好像是一家不錯的公司,請問大家有瞭解這家公司的嗎?
作者: hijacker (懶人一枚)   2018-03-26 11:1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