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電池變金礦!電動車最強概念股出列

作者: nbfong (目標21公里)   2017-10-22 15:23:28
1.原文連結:
https://goo.gl/hnNsU6
2.原文內容:
電池變金礦!新飆股聚落,電動車最強概念股出列
電動車顛覆了全世界,形成一場鋪天蓋地的革命。目前全球電動車佔新車銷售不到 1%,
2040 年,電動車滲透率將達到新車銷售的 35% 至 47%。
現在沒有石油,大多數汽車都得罷工, 30 年後要是沒有電池,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每一個打造電池的公司,都有可能是未來的能源帝國。
2006 年,當時還並不出名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帶著技術長來到台灣拜訪廠商,
負責接待的有量科技總經理程敬義回憶,身高 190 公分的馬斯克,
拿出一顆 18650 電池迫切地問,台灣有沒有廠商可以幫我做電池周邊散熱的安全裝置
程敬義帶著馬斯克在台灣走透透,不少廠商都因這顆電池要放在電動車上,
考慮到安全而拒絕了。馬斯克當年就是憑著 18650 電池安全裝置的專利技術起家,
那時候的特斯拉根本沒有電動車的技術,後來向美國洛杉磯一家中國公司
買了動力總成技術,再請 Lotus(蓮花跑車)製造車殼,
如今特斯拉已經成為撼動世界、引領潮流的電動車帝國。
大趨勢》
電動車未來 13 年成長 25 倍
電動車顛覆了全世界,形成一場鋪天蓋地的革命。
即使目前全球純電動車佔新車銷量不到 1%,
但繼英國、法國宣布將在 2040 年全面禁賣燃油車後,
中國也正著手擬定禁止燃油車生產時刻表。
去年全球電動車整體市場銷售量突破 70 萬輛大關,
若加計油電混合車則接近 200 萬輛;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預估,至 2030 年,電動車銷售將由目前的 77 萬輛
成長至超過 2 千萬輛;至 2040 年,電動車滲透率更將達到新車銷售的 35% 至 47%。
電動車,已是大勢所趨。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技術長潘金平表示,大家都認為發展電動車與環保有關,
事實上,數位化轉換更是催生電動車產業的一大關鍵。
未來是雲端、大數據、物聯網、自動駕駛的時代,以前汽車靠引擎驅動,
現在電動車的馬達靠數位化(0101)控制,「汽車唯有電動化才能與 0101 結合,
透過儲能控制與管理能源,數位化降低成本,讓所有人享受更好、更便宜的科技。
科學早就證明,相較於燃油車,把能源拿來發電給電動車使用,更有效率多了!」
主戰場》
鋰電池用量驚人 兵家必爭
鑽研電池領域超過 30 年的程敬義說,各項電動車技術已經被市場接受,
實用性沒有爭議,也沒有科學上需要突破的技術。
剩下的只是:電動車什麼時候會百分之百取代燃油車?各大國際車廠近年也都有認知。
即使很多國家已經訂出補貼的落日條款,「但是有沒有補貼,已經沒有什麼差別了
大家已經逐漸接受這個事實。」
電動車的核心技術,自然就是電池。但電池一路走來的發展軌跡,並不算輕鬆。
鋰電池以高能量密度取勝,1990 年 Sony 首次將鋰電池商業化、用在錄影機 V8,
隨後應用在筆記型電腦、手機,開啟 3C 產品新紀元。
程敬義說,從 1990 年至今,約 27 年時間,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增加 4 倍,
若相較於鉛酸電池 200 年以來能量密度只增加 2 倍,進步已經快很多。
「但若是半導體產業,早就不知道進步到哪裡去了!」這是因為化學產品有其局限性,
化學反應受到原始材料限制之故。
程敬義說,1970 年石油危機,當時美國政府就想做電動車,
不少大型石油公司紛紛投入巨資做電池。
但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當時的電池能量密度不夠、又重,根本無法使用在車子上。
「車子應該承載人員的重量,結果都在承載電池的重量。」
2003 年特斯拉成立之初,當時的電動車動力主流為鎳氫電池,
由於預見了鋰電池的蓄電效能,特斯拉花了 3 年的時間,
研發出全世界第一輛使用鋰電池的電動車 Roadster,於 2008 年上市。
特斯拉電動車發展至今,能夠擁有不遜於傳統燃油車的性能表現,
就是靠著馬斯克自豪的電池技術。
以 Model S 為例,電池板總重高達 900 公斤,由超過 7 千顆 18650 鋰電池所組成。
說電池就是電動車的命根子,一點也不為過。
據傳特斯拉目前出貨速度慢,與電池供應不足有關。
從松下與特斯拉合資50億美元,在美國內華達州建造全球最大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
於今年初投產,可以看出電動車產業對鋰電池需求孔急。
馬斯克要賣的並不是車子,而是電池、是能源;
在馬斯克心中,特斯拉不只是一家電動車公司,而且是一家做汽車的能源公司。
今年 2 月分,特斯拉的名字從「Tesla Motors」改成「Tesla Inc. 」,
弱化車廠、強化能源的企圖,再明顯不過。
改名字傳遞出公司雄心,正如同賈伯斯在 2007 年初發表第一支 iPhone,
同時將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更名為蘋果公司(Apple Inc.),
宣示走出原本的電腦領域,進軍其他數位產業的雄心。
BNEF(彭博新能源財經)估計,去年出廠的電動車中,
電池佔其整車售價的比重高達 48%,但隨著更多電池產能開出,
鋰電池價格下滑的幅度將相當驚人;
預估到了 2030 年,電池佔電動車整車售價的比重將只剩下 18%,
可見電動車電池將是技術不斷進步的一門大生意。
3.心得/評論:
目前全球電動車出貨前2大廠,美國Tesla跟中國比亞迪都是做電池起家的,
所以電動車關鍵技術應該是鋰電池,
鋰電池用在電動車上,難是難在要裝7000顆鋰電池,
現在手機最多用2-3顆鋰電池就有爆炸起火的風險,
何況電動車要用到這麼多顆鋰電池。
電動車的乘客是坐在7000顆鋰電池上方,如果會爆炸應該就沒人敢開了,
就像汽車的汽油桶在人的後方,如果汽油桶會爆炸應該也沒人敢開是一樣的,
所以電動車難是難在鋰電池技術,怎麼控制穩定度,
如果南韓做電動車電池又像手機一樣發生爆炸,應該就沒人敢用他們的電池了,
何況車子這麼多電池,又車子這麼貴,
而且車子是不停的震動,車子內部環境比手機惡劣很多,跟手機比起來等級差很多。
所以做電池材料的品質很重要,
某個供應鏈環節出錯,電動車鋰電池都有爆炸的風險,
只要電動車有爆炸起火肯定會上熱門新聞,
做電池的大廠應該都有把這個風險考慮進去,
對供應電池材料的廠商品管應該會很有要求。
作者: soaringwings (星)   2017-10-22 16:15:00
康普或成最大贏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