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淺談股利政策

作者: eric199199 (Eric)   2016-11-16 11:02:22
大家好,小弟從大一到現在,在股板看著前輩們的文章學習也七個年頭了,
想說潛水這麼久還沒畢業就來發個心得文聊聊對股利政策的小小心得。
無廣告音樂網誌版:http://eric199199.blogspot.tw/2016/10/blog-post_25.html
剛開始接觸投資的時候,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公司分配完股息後,
會從價格中扣除相等金額,如此參與除權息的股東賺到了什麼? 扣抵稅額嗎?!
而如果不從價格中扣除,那大家參與除權息就夠啦,何必持有一年!
後來漸漸理解市場運作後,換個想法就比較能理解,
假設今天A和B各出50萬經營雜貨店,經過一年,淨利為30萬,兩人開會決議
將其中20萬均分,留下10萬做為擴大營運的資金,其中這均分的20萬就是股息,
而10萬為保留盈餘,如果這家公司有上市的話,經過一年,"理論上"市場價格會反映
其30萬的淨利,故分配完股息後,公司淨值自然減少20萬,即從價格中扣除。
這大概是價格與價值兩者關係最接近的一刻,但並不代表市場價格反映了公司價值。
過了一段時間,A和B希望擴大營運規模,但礙於資金不足,於是開始公開募集資金,
這也就是上市櫃公司的目的,但A和B真的會乖乖的把募來的資金擴大營運嗎?
又或者藉由募資來抽離自身的資金做更大的槓桿操作,市場上流傳著一句話:
"印股票換鈔票"即是此意,投資人交出現金,卻無經營管理的權力(奈米股東),
而經營者得到資金運用的權力,若無適當的監督機制,只怕投資人血本無歸。
若把現金視為一種權力的象徵,那麼分配股息即可視為權力的分配。
倘若一家公司年年高獲利,但股息分配率低,可以想見市場會給予較低估值,
當然有些高成長性的企業例外,那是因為其股東為了未來的成長性而寧願犧牲
現金的權力,這部分又會牽扯到公司是否真正有資金上的需求,還是因為想要
擁有權力不想分配盈利,所以用擴大營運為由留住盈餘。而即使擴大營運,這樣
的盈餘使用是否有發揮其價值,還是胡亂投資燒錢,如果未仔細探究,可能會使
讓自己身陷險境而不自知,然而市場上許多事情是說不準的,
即使仔細研究,事情也未必能如您所願地發展,這也是股票市場最大的風險。
而事情的反面就是,不少公司知道市場希望看到穩定的股利發放,因為權力返回
投資人會使其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於是就算公司沒有足夠現金流入,
也要打腫臉充胖子
作者: transistopia   2016-11-16 11:43:00
3回答樓上: 股價會成長的。前面的"3"不小心多打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