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股沒量 券商這樣撙節成本度寒冬

作者: PPLong889 (屁屁龍泡泡)   2016-11-02 22:15:06
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
https://goo.gl/L9hZU1
2.原文內容: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016年11月2日電)
台股量能頻頻創低,上市櫃5日均量僅約新台幣750億元左右,
低於券商損益平衡點,如何降低成本度過寒冬,成為券商經營顯學。
台股的冷清,券商最有感,
根據券商內部評估,在雙北市的營業據點,
不算人事費用,每年至少要賺500萬元以上才能打平,
相當於台股日均量必須站上800億元,若長期業績未達標,
裁撤據點就成為選項之一。
光是10月,國內券商就裁撤超過10個據點,
包括元大證券裁撤5個據點、群益金鼎證券裁撤2個據點、
華南永昌證券裁撤2個據點、統一證券裁撤3個據點、
玉山證券裁撤1個據點,這還不算因據點整併而減少的數字。
除了直接撤點外,券商也把能省的費用砍得一毛不剩,
例如占成本大宗的資訊費用,過去一排看盤單機縮到剩下個位數,
有需要的投資人再去用,專供下單大戶的VIP室也關光,
因為「根本沒有大戶」。
為了省每坪約2000元的租金,原本使用兩層樓的券商現在將辦公空間擠在一層樓,
過去在營業大廳看到的一整面看盤電視牆也已經逐漸絕跡,
業者笑說,電視牆現在最大的作用是「供媒體拍攝」。
券商主管表示,外資成交量占大盤比重超過3成,
這塊市場本土券商根本吃不到,台股面臨「大戶退場、散戶跑光」的泥沼,
經紀業務大幅縮水,連過去賺錢的金雞母自營業務也因為外資操盤,
中小型股本益比下調,操作難度大增。
他說,市場上盛傳一個笑話:唯一自營部賺錢的券商,
是因為操盤手束手無策,老闆氣得丟下一句「去買台積電 (2330) 好了」,
才逃過虧損命運。
在台灣市場賺不到錢,券商除了積極輔導營業員取得保險、
財富管理相關證照,擴大業務範圍之外,也積極開拓複委託業務賺海外財,
像第一金控 (2892) 旗下第一金證券更有意利用香港子公司握有和昇9號牌的優勢,
與馬來西亞、越南當地的投資公司合作,
在香港募大眾私募基金到東南亞投資具潛力的未上市公司,另闢獲利蹊徑。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滿20字):
從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
台股還曾經出現過六次單日成交量超過2000億的情況,
相較之下,現在的成交量簡直慘不忍睹,我的券商朋友個個唉聲嘆氣
誰能告訴我何時才能再看到超過3000億的歷史天量?
作者: johnnywanwan (下雨會地震)   2016-11-02 23:03:00
那些長官的腦換一換可能比較有幫助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6-11-03 02:50:00
拉那麼高當然沒人要買,下去吸就得救惹一股交易單位不錯,取消零股另外交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