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巴隆評論:Fed升息對亞洲利大於弊 免驚!

作者: crocus (哪來的)   2016-09-13 22:33:06
巴隆評論:Fed升息對亞洲利大於弊 免驚!
2016-09-13 21:07 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即時報導
每回傳出美國聯準會 (Fed)可能升息的消息,亞洲和其他新興市場就陷入一陣
恐慌。但道瓊社巴隆亞洲 (Barron'sAsia)專欄作家皮塞克(William Pesek)
撰文指出,亞洲不必擔驚受怕,因為長遠來看, Fed貨幣政策正常化可能對亞洲
利大於弊。
皮塞克認為亞洲具有優勢,可挺得住 Fed 升息或歐洲央行(ECB)縮減量化寬鬆
(QE)措施的衝擊。但他不諱言,短期內亞洲可能面臨震痛期。隨著 Fed主席葉
倫決心讓 Fed貨幣政策與零利率漸行漸遠,亞洲資產市場不免受到衝擊,導致亞
幣對美元走軟。如同2013年Fed縮減 QE的計畫首次傳出時一般,一、兩個脆弱的
經濟體將首當其衝。
但皮塞克列舉四大原因,認為相對而言,亞洲可望因Fed升息循環而受益。
一,亞洲具有優勢。亞洲早已走出1997年金融風暴的黑暗時代,當年泰銖劇貶掀
起骨牌效應,直到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引發全球金融海嘯時仍餘波盪漾。
但亞洲各國這些年來已強化金融體系、提升企業和政府透明度、重建外匯存底並
擴大投資人力資本,使今日亞洲成為最不惹人嫌棄的經濟地區。例如,泰國第2
季經濟成長率達3.5%,泰國股市今年來漲幅將近11%。
二,戳破自滿泡沫。亞洲1997年最大的問題在於企業債務泡沫爆破,拖垮泰國、
印尼和南韓的經濟,也使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瀕臨危險境地。另一問題是過度倚賴
以低成本製造產品、然後銷往西方市場的經濟模式。亞洲因應2008年金融海嘯的
解決辦法,是把出口市場從西方國家轉向中國大陸,但如今這個轉移過程已完成

Fed 在市場大量挹注便宜資金,讓亞洲變得怠惰、自滿。南韓停止遏制家族企業
集團;馬來西亞不再努力強化市場競爭;泰國延緩提升人力資本;印尼打擊貪腐
的行動縮手;菲律賓停下改善基礎建設的腳步;印度懶得減少官僚繁文縟節;新
加坡推動創新的動力減弱;日本也推托對外開放國內經濟。 Fed升息意味著拖延
改革不再是個選項。
三,給中國一記警鐘。從香港股市可察覺,市場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改革計畫
的信心日益薄弱。北京當局讓官方成長率維持在6%以上,確實是不小的成就;但
產能過剩拖慢全球經濟成長,國營企業宰制市場且資訊不透明,加上巨大的信用
泡沫愈脹愈大,都比2012年習近平上台時的問題嚴重。
Fed 提供流動性,讓習近平能延緩落實改革承諾。市場對中國大陸經濟平穩著陸
的希望,主要寄託於相信北京當局會在幕後努力遏止地方政府、國營企業和不動
產開發商的債台繼續高築。同時,日本銀行(央行)若再度促貶日圓,只會打擊
中國的貿易地位。習近平愈是捲起袖子著手改革,亞洲愈是能寄望於中國的長期
展望。
四,吸引更多實質投資。理論上,隨著貨幣政策藥效近年來已減退,Fed 升息會
擴大風險胃納。這意味歐洲人和美國人將減少囤積現金不用,也顯示將回歸經濟
常態,或接近常態。亞洲挾著經濟成長快速和總人口大致增加的條件,可望是長
期投資的主要受益者,而這些長期投資資金可望超過過去八年湧入的熱錢。流入
亞洲股票的錢潮會減少,但更多資金會注入區內各地的基礎建設、新創企業、教
育以及能提升生產力的技術。
長遠觀之,這些資本流入會提供一個緩衝,以強化亞洲的成長引擎、穩定政府的
資產負債表、創造非出口型的工作,並協助產業升級。
皮塞克的結論是, Fed若是鎖緊貨幣政策螺絲,對亞洲而言雖非樂事一樁,但若
是有決心整頓國內經濟,到頭來可能發現Fed升息對亞洲的利大於弊。
4.完整新聞連結:http://udn.com/news/story/5/1959625
現在的風向好亂...理論上我可以相信是短空長多了吧
不過亞洲市場真的很建全嗎?
作者: liassassinil (JUST DO IT)   2016-09-13 23:08:00
黑臉 白臉 一進一出是在演動作片嗎 請問片長多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